水工程与水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水工程与水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1敖小玲2池思杙

1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梅江大灌区管理处;2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平乡人民政府

摘要:古有大禹治水,今有三峡大坝、南水北调工程,历朝历代治水工作一直备受执政者的关注与重视。而人类在从事水利活动的过程中,也逐步形成节水、爱水、护水的水文化。中华水文化具有历史性、多元性和主导性特点,属于我国水工程的特色文化。如今,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水工程文化建设的需求也随之攀升。

关键词:水工程;水文化;融合与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和生活都离不开水,文明的出现和兴盛也离不开水的孕育和滋养。人类最初从事水利工程和治水活动的初衷是为了应对或者预防各种水害,而后在水利工程逐渐发展成熟时,人们才开始对水文化引起重视,产生了对水利工程的文化需求。

一、水工程与水文化的概念界定

(一)水工程概念的界定

水工程泛指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形成的与水体、水利建筑物等有关的劳动成果,主要目的是“除水害,兴水利”,造福一方百姓。狭义角度来看,水工程包括除涝、围垦、湿地、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工程及其附属工程,兼具多种功能,比如可用于水利发电、航道运输、供给生活用水、灌溉农田等。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基本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发起并进行投融资,属于社会公共建设项目,有助于带动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水文化”概念的界定

上世纪80年代,我国首次明确提出将水文化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并倡导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与探索。随后,当时的中国学术界掀起一番水工程文化研究热潮,通过历届学者的努力探索,水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且在实际应用的研究也日趋成熟。水文化是一种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文化现象,在人类与水接触的实践过程中产生,是人类与自然环境长期和谐共处的结果,水文化的本质是透过人与水之间的紧密联系反映人类社会关系的文化。

二、我国水工程文化发展现状

(一)重视力度不够,管理意识淡薄

水工程文化保护与发展必须建立在人们群众对水文化的重视和全社会广泛认同的基础上,然而我国的水文化宣传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社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导致如今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首先,水文化建设是一项投资金额高、覆盖面广、工作量大的公共事业,而且还要求当地的文化、文物部门参与进来配合相应的工作,往往导致资金供给、专业人才、行业配合等客观条件难以满足,使后续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建设工作未得到明显进展。其次,近几年全国各地大力提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利项目的建设力度也随之加大。虽然,很多地方政府口头上提出将水文化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新方向和突破口,但实际工作中却常常过于强调水工程的功能性,而忽视了水文化建设的融合。

(二)相关体制仍有待建立或健全

水工程文化建设具有特殊性,与水密切相关,其建设工作必须经由多方协调合作完成,一方面需要文化部门的参与配合,另一方面需要水利部门进行专业的科学判定,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性。目前,我国水利部门尚未建立水工程文化的科学评价体系及相关配套政策,而且与水文化相关的宣传推广工作体制也处于缺失状态,十分不利于水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别的,我国在水文化研究与保护工作方面,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迫切需要得到全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和理解,稳步推进各项建设工作,促进形成良好的水文化发展环境。

(三)保护工作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目前,国内有关水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法律责任未清晰界定,为水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诸多障碍,地方政府虽然提出了相应的水文化建设保护规划,但是落实情况不理想,监督工作不到位。另外,部分规划中涉及的水文化的内容往往比较片面,理解不到位,层次较低,而且实务中涉及的具体要求和工作措施未能在水工程文化建设规划以及其它建设项目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建设工作无法有效推进。

三、促进水工程与水文化融合发展的措施

(一)完善水工程文化规划与目标管理

一是增加文化品味指标。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增加文化品位的指标,利用指标衡量水工程文化工作的建设成果,并通过具体的水利设计管理手段来促进水工程文化品位的提升。在水工程文化规划过程中,必须结合本土文化的特性,突出地方的文化特色,避免出现“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现象,将建设目标定位为提升文化品位,旨在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二是创建水工程文化发展目标。除引进专业的设计人才外,水工程文化内涵与品位提升的开展还需要把握时机,同时在制定发展规划过程中及时拟定水工程文化品位提升的具体目标和落实措施,运用目标管理方式将水工程文化品位提升工作逐步展开落实。三是制定水工程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目前,我国大多数水利工程项目均为单项水利项目,所以存在诸多不规范现象,比如未确立工程文化内容的建设项目与资金,极大地制约了水工程文化内涵的提升。

(二)拉动水工程文化消费,形成产业链

一是扩大水工程文化消费。水工程文化消费主要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方面它所满足的是消费主体的精神需要,能够在物质享受外使消费者感到充实、快乐和满足;另一方面水工程文化消费产物主要为精神文化产品或文化活动。所以,水工程文化产品与服务也必须相应地不断实时跟踪消费者偏好与需求变化,积极创新水程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二是打通水工程文化产业链。培育文化产业,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是全面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水工程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培育具有地区特色文化产业,打造独一无二的文化品牌,注重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观念创新,打通水工程文化产业链。

(三)注重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文化保护意识属于我国三大重要战略体系中提出的要点,关乎未来国家和民族的核心利益。所以,加强水文化的宣传推广工作已经刻不容缓,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迫在眉睫,必须让老百姓深刻认识到我国水文化的价值。二是完善相关政策与体制。目前,我国关于水文化遗产的政策尚未完善,极大地制约了水文化工作的开展和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国家和地方必须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制订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制,为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创造有利外部条件,水利部门也需要相应地完善水文化政策制度。

结语

我国的水文化源远流长、多彩多样、内涵丰富,具备历史、人文、艺术、经济和水利研究价值。如今,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正处于繁荣阶段,我们更应该把握政策东风,大力建设水工程文化项目,创建更美、更新、更具文化品位的创新产业,以水工程为载体,水文化为内核,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特有文化特色和璀璨历史,不断促进我国水工程与水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宗新.以文为魂提升水工程的文化品位[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23).

[2]刘怀玉,苏迎春,栾虹.扬州水文化产业规划及其产业形态创新[J].江苏商论,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