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旧工业区块更新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旧工业区块更新思路

陈几力

陈几力

云浮市城市规划设计院527300

摘要:曾经辉煌的旧工业区面临着更新与改造的命运,这是城市新陈代谢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更新和改造关系到城市未来的发展与竞争力的持续,因此本文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旧工业区块更新的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旧工业区块;更新

随着时代发展,原本代表一座城市生产活力的旧车间、旧厂房也变成了衰败和污染的象征。如何对旧工业区块进行更新,关系到城市转型、产业升级和竞争力持续的重大问题[1]。因为旧工业区块更新既要面对传统工业转型引起的镇痛,又要面临城市空间再开发带来的种种挑战。然而在巨大商业利益诱惑下,人们往往采取推倒重来的更新方式,虽然市场效益大,但也存在资源浪费、成本较高、周期较长的弊端。为了探索旧工业区块有效的更新方式,本文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旧工业区块更新思路进行了探讨。

1新型城镇化与旧工业区块的更新机制

1.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针对过去城镇化中强调“量”而忽视“质”的问题提出来的,在城镇化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并体现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集约高效、文化传承的原则,积极推动城市人居环境优化,以提高市民生活品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旧工业区块更新,就是要通过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产业协调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社会关系稳定和谐,并且使城市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环境价值达到均衡、协调、统一的效果。

1.2影响旧工业区块更新的因素

旧工业区块更新的影响因素包括城市环境、物质空间、经济效益、工业文化、社会结构、生态环境等。旧工业区块的更新往往受到来自城市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的影响。物质空间代表了旧工业区块的生产职能,这是与非工业区块区分的重要特征。经济效益是衡量旧工业区块更新成败的主要标准,也是权衡更新方式的重要依据。旧工业区块承载着城市的一段历史,保护工业文化是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方式,也是与城市竞争力、软实力相关的部分。旧工业区块的社会结构形成于旧工业时期,在更新过程中可能打破原有的社会结构,而社会结构的适应性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随着工厂停产,环境污染会有所缓解,但修复受到污染的工业用地却是一个长期过程。旧工业区块更新时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

1.3旧工业区块的更新模式

目前,旧工业区块的更新已由过去的大拆大建转变为保护性利用为主,根据保护程度分为完全保留为主的更新模式、改造为主的保护性更新模式和以新建为主的更新模式。完全保留为主的更新模式也称为博物馆模式,将那些有较高历史价值的工业区或工业建筑,按文物保护要求进行局部或全部保护。例如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被改造为大型工业旅游主题公园,其中梅德里希钢铁厂中的生产设备和场地被完全保留,只做了最小程度的修缮。改造为主的保护性更新模式是在不破坏原有结构框架及工业化特征前提下,对空间进行重新划分和局部改建。例如温哥华格兰维尔工业岛改造模式,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建筑,塑造成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场所——被人们称为城市村庄,目前已发展为温哥华的文化购物中心。以新建为主的更新模式仅保留局部工业建筑及历史构件,并让其点缀新景观,基本上要对原有工业区进行完全的更新。例如东京惠比寿花园广场的前身是札幌啤酒厂,改造时保留了部分历史建筑,现在成为啤酒屋和啤酒博物馆。

1.4旧工业区块的更新内容

根据更新内容划分,旧工业区块更新分为旧工业区用地功能更新、旧工业区产权更新、旧工业区效益更新、旧工业区品质更新等不同类别。旧工业区用地功能更新是指原工业用地功能变为其他用地功能,例如新型产业用地功能、居住用地功能、公共设施用地功能、绿地功能等。旧工业区产权更新是指旧工业区产权发生了变化,例如产权租赁、产权流转、市场收购、政府回购土地、土地置换等。旧工业区效益更新包括社会效益更新和经济效益更新。旧工业区品质更新是指原污染工业搬迁或转型为环境友好型产业,由于减少了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旧工业区的品质得到提升。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旧工业区块的更新策略

2.1明确更新目标,瞄准开发方向

旧工业区块更新应追求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优化、社会效益提升、经济效益增强的目标。污染较严重的旧工业区块更新的首要目标是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围绕生态环境改善这个核心,实现生态可持续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的模式。人居环境优化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社会效益提升是社会发展目标,创造平等、有保障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增强是城市竞争力的直接体现。旧工业区块更新方向有产业升级、商业开发、旅游开发、文化开发等,应结合更新目标瞄准开发方向。

2.2厘清利益关系,优化资源配置

在旧工业区块更新过程中,由于土地权属混杂,尤其是城郊结合部,常伴随着土地利益再分配的冲突。当地政府、村集体、企业和农民等在土地价格上产生博弈现象,影响旧工业区块转型升级和结构调优,所以明确土地权属、厘清各方利益关系是旧工业区块更新的关键。为了规避开发主体多元而形成的土地资源过于零碎、低效的问题,可利用开发权转移技术,引导相关利益主体放弃部分土地收益,将这些收益转移到其他土地开发项目中[3]。同时应建立土地弹性出让制度,集约利用土地,使空间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2.3产业转型升级,功能重构优化

旧工业区块上发展优势产业,并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重组,可激发城市竞争活力。产业转型升级可采取新型产业置换、内部产业升级、非产业功能置换等方式。新型产业置换是用经济价值更高的产业置换原有经济价值较低的产业。内部产业升级即对本身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产业向产业链上端提升,例如由工业经济转为生产服务经济。非产业功能置换即将经济价值较低的工业区块置换为非产业用地,如生活服务功能用地。将区位良好用地优化功能、完善配套、转型重构、提升品质,也是旧工业区块更新的重要途径。

2.4提升城市品质,引导协同发展

城市更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难以一蹴而就,更应在循序渐进过程中抓住重点,逐步推进和改善。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更新更需注重以人为本,改变重规模、爱扩张的老路,以提高旧工业区块品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通过有秩序的更新改造,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也是提升城市品质的一个途径。对于以工业为特征的区块,提供具有工业文化特色的艺术场所、发展新生文化产业和工业文化旅游,是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一些主要做法[4]。在旧工业区块更新过程中,应避免各自为政以及出现同质化的倾向,所以要规划统筹、协同发展,并通过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两种模式协调旧工业区块的更新。

2.5推行复合模式,多措并举提效

对于拥有大规模旧工业区块而又亟待更新的城市来说,仅凭单一更新模式难以取得预期成效,探索复合更新模式有望促进旧工业区块的更新提质增速。复合更新模式就是将综合整治、功能重构、加建扩建、拆除重建等模式综合起来考虑,根据不同区块的适用条件和类型选择适宜的更新方式。例如建筑结构和质量尚可,但缺少配套的区块宜采用综合整治方式;建设年代较早、物质形态明显老化、没有保留价值的建筑应予拆除,只对有价值部分进行修复和改变功能。

3结语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城市迈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随着城市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旧工业区块更新改造成为城市产业升级、功能优化的主战场。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指导,引导旧工业区块有序稳健地更新,不仅可以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而且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因此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更新措施,以促进旧工业区块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并成为激活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

参考文献:

[1]顾皓,高传龙.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旧工业区再发展路径探索[J].现代城市,2016,11(4):16-19.

[2]李如贵,池晓星,林观众.新型城市发展观视角下的旧工业区块更新策略——以温州市城市核心区工业区块改造专项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4,30(S3):208-212.

[3]郜昂,邹兵,刘成明.由“单一”转向“复合”的深圳旧工业区更新模式探索[J].规划师,2017,33(5):114-119.

[4]饶传坤,韩烨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工业型城镇空间规划引导初探——以慈溪市观海卫镇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8,45(3):373-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