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剖宫产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1

中医药治疗剖宫产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效果观察

郭汉敏刘远媛

(新疆阜康市中医医院新疆阜康8315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并发不完全梗阻的产妇30例,对其发病因素、诊治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结果:30例中有15例单用大承气汤灌肠配合足三里穴位针刺治愈,15例持续胃肠减压治愈,总效率100%。结论:针对患者发病因素,早期做出诊断,针对不同情况选择正确保守治疗或适时手术,达到成功治愈的目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术后发生肠粘连和肠麻痹。

【关键词】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持续胃肠减压

【中图分类号】R256.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1-0217-02

1.资料与方法

30例均为我院产科住院病人,平均年龄为28岁,治疗方法:中医中药治疗组[1]:药物组成:大黄、枳实、厚朴各10g,芒硝20g,加水煎至200ml,35℃,直肠注入,保留30分钟以上,配合双侧足三里穴位针刺[2]。常规治疗组:持续胃肠减压。两种方法治疗均需禁食水,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2.结果

30例均为术后第一天出现腹胀痛,均有恶心、呕吐症状,给予对症处理效果欠佳,第二天症状加重,听诊肠鸣音减弱,X线提示:不完全性肠梗阻,血检:电解质正常。给予禁食水、补液、补钾。常规组:15例给予持续胃肠减压;中药组:15例给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一日两次配合双侧足三里穴位针刺,经治疗后均排气排便,腹胀消失。均痊愈出院。两组病例均三天痊愈出院,有效率100%。

中药组方分析: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3],本方证为伤寒邪传阳明化热,肠热津伤,燥屎内结,腑气不通所致。实热内结,腑气不通,故见大便秘结不通,矢气频转,脘腹痞满而硬,疼痛拒按;四肢禀气于阳明,阳明经气旺于申酉时,里热炽盛,蒸腾于外,故日晡潮热,手足溅然汗出;浊气上攻,扰乱神明,则谵语;舌苔焦黄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均为热盛伤津,燥屎内结之象。前人将阳明腑实证归纳为“痞、满、燥、实”四种:“痞”指自觉胸脘有痞塞压重感;“满”指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燥”指肠有燥屎,干结不下;“实”指腹痛拒按,大便不通。综上,本证为热邪与燥屎内结于肠胃,里热炽盛。治宜釜底抽薪,急下存阴。药物组成:大黄、枳实、厚朴各10g,芒硝20g,加水煎至200ml,35℃,直肠注入,保留30分钟以上。方中大黄苦寒通降,泻热通便,荡涤肠胃积滞,且生用并后下,荡涤之力更锐,治“实”而为君药。大黄虽长于荡涤实热,但无软坚之力,故配以芒硝,咸寒润降,软坚润燥,以攻燥结,治“燥”为臣药。二药相须为用,以增峻下热结之力。燥屎内结,腑气不通,故用厚朴宽肠下气,化滞除胀以治“满”;枳实行气消积以治“痞”,二药既可调畅气机而除痞满,以消无形之气滞,又可助硝、黄之荡涤之力,共为佐使药。四药相配,泻下与行气并用,则痞、满、燥、实俱去,起到急下存阴的作用。

常规组:持续胃肠减压,下胃管后,可以将胃内容物引流出来,减轻胃内压力,减轻腹胀的现象,通过补液等治疗情况可好转。但该种方法患者比较痛苦,持续减压依存性差。

3.讨论

剖宫产术后假性肠梗阻综合征多发生于产程延长而剖宫产终止妊娠者,系假性肠梗阻,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假性肠梗阻认为与支配结肠的交感神经功能失调有关,此外还可能与妊娠后体内孕激素大量增加,肠管平滑肌张力下降有关。其临床特点是术后较早出现腹胀,X线拍片显示麻痹性肠梗阻表现,但肠鸣音正常或亢进,电解质正常无低钾表现,如延误治疗可导致严重后果,危及患者生命。按照以往常规使用持续胃肠减压,患者比较痛苦,依从性差;我科用大承气汤保留灌肠配合穴位针刺治疗15例均收到明显疗效,方中大黄清泻热火、通腑行气,芒硝软坚散结,枳实、厚朴理气消账,诸药相伍可使机体六腑通畅,胃气下顺,行气通便而消除胀满,具有刺激肠蠕动,消除肠麻痹,行气散结之功效,中药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药力可直接作用于病位,起到攻补兼施,通里攻下,迅速缓解腹胀的作用。

4.总结

剖宫产术后不全肠梗阻为妊娠期及产褥期多种因素造成,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穴位针刺治疗,该方法不仅无毒副作用且无刺激上消化道引起的呕吐反应,保证了药物的充分吸收,患者痛苦小、疗效明确,肠蠕动恢复快,症状完全消失,不影响母乳喂养,值得临床推广。但是治疗时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避免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曲群段创高庆,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剖宫产术后假性肠梗阻2例;《陕西中医》2002

年第一期57页.

[2]王翠莹陈心符坤,大承气汤并艾灸治疗剖宫产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研究;《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年5月第21卷.

[3]赵国平林轶,《伤寒杂病论》大承气汤方正特征与应用思路讨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年第15卷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