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烧烫伤油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自制烧烫伤油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刘宗昆1张争强1王娟1周立华2

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450000;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制备自制烧烫伤油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传统制备方法油炸法制备;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该制剂工艺简便易行,疗效稳定,对水火烫伤Ⅰ度、Ⅱ度治疗有效率96.15%。结论:采用传统工艺制备搽剂,质量可控,疗效确切,满足医院临床用药需要。

关键词:自制烧烫伤油;制备;临床应用

自制烧烫伤油是按照烧烫伤的病理机制,通过辩证组方熬制而成,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它对Ⅰ度、Ⅱ度水火烫伤疗效可靠,现将其制备工艺及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1制药设备及材料

不锈钢耐热容器;加热燃气灶具;自制烧烫伤油处方药材(购自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处方与制备

2.1处方:侧柏叶40g黄连20g黄芩20g地榆20g紫草30g白芷20g当归20g玄参20g樟脑6g麻油1200g。

2.2制备:以上8味均放入麻油中浸泡至24小时,然后加热至沸,文火煎炸,不断搅拌,炸至白芷呈黄褐色,玄参变焦枯时,停止加热,过滤去渣,滤液静置12h以上,取上清液,即得。

3质量控制

3.1成品性状:本品为紫红色至红棕色油状液体;具麻油香气。

3.2鉴别:紫草,取本品的乙醇提取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在516±2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1]。

3.3微生物检查: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C的检查方法[1],其结果本品的细菌和霉菌总数应小于10个·g-1。

3.4含量测定:以95%乙醇为溶剂提取本制剂中的紫草素,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其左旋紫草素的含量,其质量分数不可小于0.080%[2]。

4临床应用

4.1临床资料:选择2015年6月~2016年3月高新孙天奎诊所水火烫伤病例26例,年龄28~63岁。病例选择依据[3]:有明确的沸水、火焰等损伤史可查。按三度四级分类法,记录烧伤深度及百分比。①Ⅰ度(红斑):轻度红、肿、热、痛,感觉过敏,不起水泡,表皮干燥。②Ⅱ度(水泡):a浅Ⅱ度:剧痛,感觉过敏,温度增高,有水疱,基底潮湿,呈均匀红色,水疱明显。b深Ⅱ度:痛觉迟钝,水疱或有或无,揭去表皮,基底干燥苍白,有小出血点,水肿明显。③Ⅲ度(焦痂):感觉消失,无弹力,坚硬如皮革样,蜡白,焦黄或炭化,干燥后可见皮下筋脉阻塞如树枝状。

4.2治疗方法:外用,用棉球蘸药油涂擦患处,干后即涂。水泡用一次性注射器刺破放出水分,注意要保留皮痂,让其自然脱落,否则易感染。对Ⅲ度烫伤应配合抗感染药物治疗。

4.3疗效评定标准:水火烫伤的疗效评定标准[3]:①治愈(25例):全身症状消失,创面愈合。②好转(1例):全身症状消失,创面未完全愈合。③未愈(0例):全身症状未见改善,创面感染不能控制。

4.4结果:Ⅰ度、Ⅱ度水火烫伤治疗的有效率为96.15%。

5讨论

烧烫伤是因热毒侵袭皮肤、肌肉,致使皮肤、肌肉受到损伤,腐烂皮肉,严重者可出现火毒内攻而兼见不同脏腑症状,属中医外科“烧烫伤”范畴[4]。中医学认为总属热毒内侵,故治疗上应重视三法:1、解毒:以解除外在热毒之病因;2、外透:以向外透散其热,防其内侵,“其在皮者,汗而发之”;3、活血:以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肌肉皮肤生长,创面血运好是创面愈合快的重要因素[5],从而可明显减少愈后瘢痕的出现。方中侧柏叶、黄连、黄芩[5]大苦大寒,清泄燥湿,泻火解毒,为治湿热火毒之要药,共取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为君药;地榆苦寒泄降,味涩收敛,既善凉血解毒、收敛止血,治血热妄行,又能泻火解毒、敛疮收湿,治烧烫伤及疮疡疼痛;紫草[6]甘寒清解,善凉血活血,清热解毒。共取凉血消肿、收湿敛疮、消肿止痛之功为臣药;白芷辛温燥散,芳香走窜,能燥湿止痛、消肿排脓;当归[7]甘温补润,辛温行散,善活血止痛;玄参苦寒清泄,既善清解营血分之热,又善滋阴清热而生津;共取活血化瘀止痛,养阴清热之功共为佐使药。樟脑治烫火伤,如《品汇精要》:“樟脑合香油研敷,如疮湿,干掺上止痛,火毒不入内也。”辅料麻油既为赋形剂,也具有药理作用,其性凉,具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的功效。综观全方,按君臣佐使组方的配伍原则,包含泻火解毒、消肿止痛、收湿敛疮于一炉,用于小面积Ⅰ度、Ⅱ度水火烫伤治疗效果显著。本方剂疗效确切,制备工艺简便,适用于农村基层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38,附录XIIIC,附录ⅫC.

[2]陈茂霞,张林辉.紫草膏的制备与质量控制[J].中国药业,2008,17(19):42~4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6-147.

[4]顾伯华.实用中医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77

[5]廖运河.黄连解毒膏治疗烧伤3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7,13(8)54-55.

[6]陈九义,赵民生,曹秀虹.十味紫草烫伤膏的制备与临床应用[J].医院药学,2010,8(29):479-480.

[7]张静,冯琴喜,夏清平等.复方紫草油的烫伤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医学综述2012,18(22):3863-3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