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职学校招生与就业因素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影响中职学校招生与就业因素的思考

曾浩

(贵州省贸易经济学校贵州贵阳5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社会对技能人才的渴求给职业学校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但大多数中职学校的生源与学生就业仍很不理想。

【关键词】招生就业经费改革吸引力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11-0080-02

影响中职招生与就业的因素很多,有政策因素、社会因素、学校自身因素、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问题。如何使招生与就业形成良性循环,是大多数中职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单靠某个学校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这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舆论的正确引导、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学校的积极探索。下面我就自己三十多年来从事中职教育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劳动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实施

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是国家劳动部门大力推行的一项劳动就业制度。1996年9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从1996年开始,劳动保障部在部分城市开展劳动预备制度的试点;1997年劳动部制订《关于进一步推行职业资格证书有关问题的通知》;1999年4月,李岚清同志曾作出批示,要求"由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联名发一个通知,各用人单位不得招收高、初中毕业生就业,必须经过规范的培训才能录用就业。为贯彻这一精神,1999年国务院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关于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意见》。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执法队伍、执法力度不够等原因,劳动准入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实施,一些用人单位特别是私营企业继续招聘大量未经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低素质劳动力,致使大量未考上普通高中的初三毕业生在没有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情况下,就直接进入到企业工作,占用了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也为安全生产带来很大隐患。

二、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亟待改善

经费的严重不足,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多数职校办学条件改善步伐缓慢。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最显著不同的特点就是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而动手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实践训练。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各种行业技术设备更新换代加快,大多数学校还在使用陈旧的设备对学生进行实训,使学生具备的动手能力不适应用人单位需要;另一方面我国目前中职校经费来源一般由两个渠道,一是政府投资,这一部分资金一般只能满足人员工资费用及办公费用(有些学校这些基本费用都不能满足),二是向学生收取的学费、住宿费,但是由于中职招生竞争激烈,学校之间为争取生源尽量都在降低收费标准,有偿招生,甚至还出现零学费现象。这两方面的原因直接造成许多学校办学经费的严重不足,致使办学条件改善步伐缓慢,学校实训基地和设备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使毕业生质量得不到保障,影响就业率的提高。

三、课堂教学改革滞后

我国目前中职学校数量众多,来源主要有三种情况,一部分是过去普通高中,一部分是过去分属不同行业的中专、技校,还有一部分是个人筹资成立的。这三种类型的职业学校都有先天不足的成分。普通中学基础上成立的学校,缺乏懂专业技术的教师,实验实训设备严重不足;原来中专、技校带有明显的行业特征,现在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许多教师所学专业与现在所教课程完全是南辕北辙;就拿我所在的学校举例,我们过去属于粮食行业,大多数教师所学的是粮食方面的专业,现在我们学校与粮食有关的专业已经没有了,为适应需要许多教师只能重新转换专业,出现热炒热卖的现象,教学水平自然有限;社会办学师资大都采用聘用形式,有的学校为了节约经费,聘请的教师水平往往有限,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更是少得可怜。这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许多职业学校教学水平不高,又由于中职学校分属教育、劳动两个行政主管部门,学校与学校的交流少,学校间的教研活动更少,使课堂教学改革滞后成为必然。

四、课程设置不合理

从课程设置上来看,求大、求全,没有突出技能的培训。二是课程教材内容的更新,赶不上生产技术的更新。学生好象能学到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但对其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行为来说,却是不完整的。这就导致学生毕业上岗后,虽有一定理论知识,但职业行为能力却较差,企业不得不重新进行上岗培训,使职业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我们的毕业生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要求,自然影响了就业率。

目前我们应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对初、中、高级实用人才的特殊要求,进一步端正办学方向、调整课程设置、突出实用性、在与专业相关的技能培养上下功夫。在专业教学中,不再追求专业教学的系统性,应以职业岗位必须、够用的原则设置课程,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实行课程项目化、综合化,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围绕国家职业资格证的应知应会组织教学。这样的职业教育既区别于短期培训,又不同于过去中专的学历教育,毕业学生自然会受用人单位欢迎。

五、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差

说实话,目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但社会上还是有许多人对职业教育是有偏见。我们的国情、我们的文化传统、社会的人才观念,使得许多人还是把读普通高中、

考大学作为正路,而上职业学校被很多人认为是不得已的行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低人一等,是没有水平和能力的表现。另外还有很多因素在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包括企业用人用工制度、生产一线工人收入待遇偏低、就业缺乏保障等。德国的青年为什么安于上中职、当工人?因为在那里当工人地位不低,待遇不错。我国历史上有一段时期的中专、技校为什么有吸引力?因为能解决户口,有干部身份、毕业后国家包分配工作,而现在这些都没有了。吸引力自然也就没有了。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支持和引导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综上所述,只有政府相关部门、职业学校及社会各方齐心协力,才能逐步改变以上现状,中职学校的招生和学生就业才会迎来真正的春天。

参考文献

1付芊《浅谈近阶段职业教育发展思路》

2张力《职业教育面临六大难题》

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职业教育要立足服务经济》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