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外阅读引领学生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2

让课外阅读引领学生成长

孙红飞

孙红飞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中心小学

一阅读,滋养生命——为什么要开展课外阅读

1.学生精神成长的必需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绝不仅仅在知识层面上,更需要的是精神层面。人的一生不仅需要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更需要精神,尤其是童年精神的储备。由于人的生命底色是在童年时代铺就的,所以童年知识并不只是作为一个阶段而存在的,而是覆盖和影响着人的一生。善待童年的根本方式,就是尽可能让孩子们储备自己的童年精神,其最好、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使人飞翔,载人远航;阅读,是一面神奇的镜子,打开了我们的视野,把窗外新鲜的空气和风,吸引进来。

2.世界教育的趋势所向

在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中,都非常重视儿童的阅读问题,认为阅读能力是一切学习能力的基础与核心,因此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2003年初英国教育部发出号召要把儿童阅读进行到底,从电视到网络,到处都看得到政府宣传阅读的信息。日本文部省把2000年定为“儿童阅读年”,资助民间团体举办为儿童说故事的活动;2001年底日本“儿童阅读推进法”颁布,指定4月23日为日本儿童阅读日。国际上还有一个专门推动儿童阅读的组织——国际儿童读物联盟。

3.课改的明确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年级段的课外阅读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并且特别在“实施建议”中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二阅读,循序渐进——课外阅读读什么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每个阶段的儿童其阅读都有侧重点。基于此,一二年级学生的阅读应以绘本为主,辅以大量的儿歌、童谣、儿童诗、经典的儿童电影,这些东西更容易和孩子当下的生命体验相结合。从小学中段开始,随着形象思维向概念思维的过渡,我们在整本书阅读的同时,需要补充大量的天文、地理、历史、科学甚至哲学方面的知识,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浓厚的科学兴趣和探究意识。到了中高段以后还要适当引入人物传记,使之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镜像,让其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这个时候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所看到的东西,将影响他的一生。根据过程教育哲学家怀特海的过程理论,人的学习是按“浪漫——精确——综合”这三个阶段螺旋发展的。相对而言,小学和初中早期属于一个人在校学习的浪漫阶段,在这个阶段,阅读可以依据儿童的特点,强调感性、自由、丰富与随机性,所以以广泛接触为推荐出发点。让学生在其中能够读到自己,看到自己,这样的书籍对于儿童来说就是亲切的、可读的。

三阅读,聚焦班级——怎样开展课外阅读

1.坚持每天大声读

在学校的倡导下,许多老师利用学校每天上午早自习时间在班内开展读书活动,每天让学生大声朗读,方法简单,但意义多重而深远。我在学生升入四年级时便开始为学生读书,先后读过的《窗边的小豆豆》《八十天环游地球》《时代广场的蟋蟀》《魔法师的帽子》《爱的教育》《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中外名著及杨红樱系列丛书。对学生而言,此种做法的益处很多,具体如下:

(1)感受读书魅力。每次读书,学生都听得很认真,有时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这是语言的魅力,是大师们用语言把大家的心连在了一起,让学生和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这种全身心浸润在书中的经历,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次难忘的心灵体验,它会在学生心里播下爱读、乐读的种子。

(2)激发读书兴趣。一般坚持几个月,家长们就开始反映孩子爱读书了,常常见到学生手中拿着各种各样的书,互相交换着看。四年级时是《男生日记》、《女生日记》、《e班e女孩》??五年级学生阅读的书就在范围和深度上有很大提高了;到六年级看的基本上就无所不包了,小说、人物传记、历史类、诗词类等等都有涉及。

(3)培养良好情操。哈佛商学院邀请一位杰出的儿童精神专家开设伦理道德课程,他的教学进度表上列出的竟全部是文学作品,理由是读书对情感发育、完善人格起着重要作用。现代社会的孩子早熟,自我意识形成的都比较早、比较快,我们希望书能安抚他们即将到来的青春期的狂躁,习惯用书籍来慰藉灵魂——用《第三军团》来帮助孩子认识社会的复杂,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来励志,用《活了100万次的猫》来理解生命。实践证明,用文学作品引导比空洞的思想教育要好得多。

(4)提高综合素养。学生因读书而睿智,课堂上的发言、讨论中谈古论今,独特的视角、智慧的火花经常让老师惊喜和感动。学生习作水平也随之有所提升,许多学生的作文发表在全国、省级报刊杂志,多篇征文在省、地市级获奖。

2.持续默读

给孩子们大声读的作用是多元的,但大声读的缺点是受时间和形式所限,读的内容还是少之又少。学生在此基础上每天进行多种形式的持续默读——就是自由阅读,我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最轻松的时间”。

在这个“最轻松的时间”里,老师和学生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吉姆·崔利思在他的《朗读手册》中写道:“在持续默读中,老师扮演着关键性角色,学生会广泛模仿老师的阅读习惯。”“老师因看书而喜悦或哭泣,或形容某本书中令人毛骨悚然的内容时,学生也会立刻跟进,和老师一同体验故事引发的情绪反应,老师这么做就是在教导阅读的态度与技巧,教孩子明白阅读是和作者沟通,对作者的理念产生同步反应。”

在这个“最轻松的时间”里,学生可以看任何内容健康的书,自然科学、历史、地理、天文、哲学??甚至报纸、篮球杂志等等。但也有规定,每个学生挑选要看的图书,但在阅读期间不得变换读物。因为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静下心来阅读,真正沉浸到文字中去。这样随心所欲的阅读,没有考试的压力,让学生可以真正感到阅读是一种快乐。这种状态,是最佳的学习状态,它有可能比上一节课效果都好。

3.班级读书会

班级读书会的活动形式各种各样,可以分为读前推销式的班级读书会;读中跟踪式的班级读书会;读后讨论式的班级读书会。在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以下读书会模式:

(1)读前推销式的班级读书会。介绍书中人物、朗读精彩片段、读目录猜内容、介绍作者参看书评。这种方法我已实践多年,效果很好。

(2)读后交流式的班级读书会。猜猜看、心心相印(人物篇)、真情告白(感悟篇)、精彩回放(朗诵篇)、推而广之(推介篇)等等。读后的交流对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能力作用尤为明显,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才不会仅仅停留在看热闹上,才能使学生的阅读推向深入,从而走得更远。

4.经典诵读

经典诵读,所读所诵的东西都将内化为他自己的精神气质。目前我们的背诵素材为:必背古诗词70首,小学生美文诵读80篇,除此之外根据本班情况还添加了背诵内容,如《三字经》、格言警句。班级定期组织经典诵读经验交流会。一般安排在周五班队活动课中进行。反复抓、抓反复,通过反复诵读,让经典融入学生的生命。

5.配合开展读书活动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活动是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伙伴,需要组织活动使他们读书的热情持续高涨。

(1)轰轰烈烈的校园读书活动。校园广播开辟“书香校园”栏目,向学生推荐名家短篇、美文欣赏、读书指导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书的熏陶;多样化的活动,如,校园读书节、诗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读后感大赛、评选表彰“书香少年”??调动了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努力营造了“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书香校园阅读氛围。

(2)丰富多彩的班级读书活动。班级利用黑板报设计“读书园地”,定期展示“好书推荐”、“书海拾贝”、“读书感悟”等文章,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开展活动,如成立书友队、小组竞赛,争当读书星、竞选图书管理员,读书小报比赛、“我读我思”读后感比赛??

四阅读,师生同行——让教师真正成为读书人

学校把读书活动作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列入学校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读书活动的领导,从方案制定、宣传发动、人员分工、经费支持、展示评比等方面周密组织,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建设书香校园”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督促该项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制定与该活动相配套的各项读书制度及检查考评、表彰奖励制度。

1.好书天天读

读书贵在坚持,重在积累。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天读书时间不少于30分钟,同时做读书笔记,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学期中教导处不定期抽查,每学期末上交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

学校举行读书笔记展,评选出优秀的、有价值的读书笔记,作为教师们学习的样本。

2.好书我推荐

每学期,每位教师根据自己阅读的书籍选择一册向全校教师推荐,并认真填写好“三界镇中心小学教师读书推荐表”。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由各教研组长主持,先在组内交流各自推荐的理由,书籍在组内互换互看,培养阅读氛围。在年级组阅读交流的基础上,学校挑选有代表性的书籍由推荐人向全体教师进行导读。

3.暑期加油站

暑假期间每位教师精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或本学科专业知识书籍,撰写一篇有自己见解的专题式读书心得。班主任老师总结本班上半年班级读书活动经验并拟定下期班级读书活动方案,使其读书活动有序、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