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名师发展名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2

培育名师发展名校

费源汀

兴化市戴南中心小学费源汀

兴化市戴南中心小学创建于1913年,现有班级38个,学生2670名。全校96名教师全部达规定学历,64人已获大专学历,11人获得本科学历,有中级职称的31人。图书室藏书4万多册,班班配有三机一幕。

作为这所百年老校的校长,我在教育领域里奋斗了大半辈子。

1981年,我从兴化师范毕业走上教育岗位,一直奋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任教过高中数学、物理、小学语文等学科。1985年,因教学工作出色,调入镇中心小学工作,一年后任教导主任,1997年被推到校长岗位,主持学校全面工作。13年来,我围绕“坚持一个中心、狠抓两个主体、加强团队建设”的工作主线,坚持外塑形象、内抓质量、适度规模、提高效益的工作原则,带领全校师生奋力拼搏,真抓实干,学校工作井然有序,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办学水平不断攀升,社会声誉逐日高涨,实现了规模、效益、质量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学校进入良性循环、高位运转、持续发展阶段,先后获得“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省教育学会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先进集体”、“泰州市绿色学校”、“泰州市体育名校”、“兴化市平安学校”等荣誉称号。

首先,整合各种资源,为学校谋求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我在主持工作过程中倡导开拓精神,勇于解决矛盾,克服困难,逆流而上,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团结协作的作风,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着力打造一流品牌学校。连续十年,我校教育教学各工作稳居全市前列。一是有效地实现了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近几年,我校与戴南中学、天路双语两校在办学上实现了互补,赢得了市局、镇政府、领导的政策支持,我们狠抓学校内部管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竞争实力,最终成功地解决了三校之间的平台互换与对话。二是极大了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2001年,学校从只有8亩地的老校区迁到戴南高级中学校区,我千方百计争取政府和社会支持,发倡议,跑捐款,筹集资金,建成了高标准学生餐厅,建成了三百米环道的标准跑道,使学校的硬件设施达到了泰州市一流水平。与此同时,我和我的同仁们积极组织实施“校校通”工程、“三新一亮”工程、“六有”工程、“四配套”工程的建设,内部设施不断充实和完善。三是有效地扼制了生源外流的严峻形势。在全镇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下,我积极发挥舆论宣传优势,立体式宣传学校办学成果,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赢得了学生及家长对我校的信任,彻底扭转了生源外流的形势。四是全面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我和老师们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质量的科学评估体系,注重因材施教,培优与补差并重,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避免“高耗低效”的重复训练,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积极组织指导开设第二课堂,成立了校文学社和田径、篮球、音乐、美术等兴趣小组,丰富学生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几年来,我校先后在法律、环保、安全等各类知识竞赛中获全国全国优秀组织奖。校男子篮球队多次获兴化市冠军。

其次,调动各方面因素,为教师创设竞争、合作、创新的工作环境。

“科研兴校、质量强校”,是我始终坚持的办学理念,严格实施科学管理,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全力打造优质教师群体,办学活力不断增强。一是提高自身素质,当好教师表率。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兴化市校长研修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质与业务能力;严于律己,勤政廉政,当好教师表率,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办事公道,不徇私情,任人唯贤,用人所长,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带头担任主科教学,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亲自指导教师上课。二是密切联系群众,加强民主管理。紧密团结学校一班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目标一致,扎实工作,形成很强的凝聚力,我校领导层,分线分块,责任明确,关系协调,工作有力。同时,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尊重老同志,爱护青年教师,有事多与大家商量,增强工作的透明度。三是坚持科研兴师,培育优师名师。学校正常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互听课互评课活动、优质课评比活动、师徒帮教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到外地听课,组织部分教师到省市内外名校听课。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青年教师得到迅速成长,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和教学骨干。30多名老师在国家、省、市优质课评比中获奖,其中,2006年刘正芹老师代表我校参加江苏省语文优质课评比,获省二等奖;潘红梅老师代表我校参加江苏省语文优质课评比,获省三等奖。5人分获泰州市、兴化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2人分别获省先进工作者和兴化市“十佳班主任”,在2007年全市小学教学工作会议上,我校作了专题介绍,同时,被列为“十一五”综合性省级重点教科研课题《生成•导学》的实验基地。四是强化制度建设,创新激励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了广大教师的主人翁作用,想方设法从精神与物质两个方面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形成了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教学质量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充分体现了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原则。克服了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目前,我校全体教师,爱岗敬业,爱生乐教,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第三,采取切实措施,为学生构建安全、文明、和谐的成长环境。

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我不畏艰难,团结同志,不断拓宽工作思路,丰富教育载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卓有成效。一是整治周边环境,创建平安校园。与各部门密切配合,特别加强警校联系,进一步加大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清除了学校周围的不法小商贩、食品摊点、网吧、游戏室、社会闲散青年。我校的《与文明牵手与安全同行》的管理经验一文曾在《江苏科技报》公开发表。《以安全为中心构建和谐校园办让人民满意教育》一文在兴化市教育局年度工作会议上交流。二是开展德育活动,改进教育方法。学校通过开展读书、征文、主题班会、手抄报评比等一系列德育活动,拓宽教育渠道,形成教育合力,营造和谐氛围。通过定期召开班主任会、生活管理员会,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水平。确保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多来年,我校都成功了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校文艺舞蹈队多次参加市、镇文艺汇演,受到广泛好评。三是强化学生管理,营造优良校风。

在加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上,他努力探索学校新形势下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优化工作思路,完善实施方案,带领全校上下实施“全员育人工程”,强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大力推行全封闭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做到“师不离生,生不离师”,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如今的戴南中心小学,教育教学硕果累累,捷报频传,学校美誉度进一步提升,知名度进一步放大,成为打造兴化优质教育品牌的重要窗口。13年来,我就是这样将自己的生命融入教育事业,使自己的理想与教育的未来一齐腾飞。

学校资料连接

戴南中心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学校,从1913年创建至今,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近十年来,围绕“上规模、创特色、争一流”的办学目标,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实施科学管理,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以“不断强化教师素质”和“深入开展教研活动”为切入点,努力探索科教兴校之路,一步步创立起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被评为省科技先进学校,国家西部教育顾问先进学校,泰州市绿色学校,泰州市先进家长学校,并多次受到兴化市政府、教育局的嘉奖,2004年更荣获“江苏省实验小学”称号。教师中也有5人获省级表彰。

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学校连续几年在兴化市教育教学考核中名列前茅。在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举办的教学比赛中,有2名同志分获省小学语文教科研优质课二、三等奖,10多名教师获市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优质课一、二等奖,2名同志获泰州市多媒体课件制作一、二等奖。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也有近百人获省级或大市级奖。学校小篮球队在兴化市小学生篮球比赛中多次荣获冠军,在泰州市也获第二名;学校舞蹈队参加兴化市小学生艺术节又获一等奖。

学校多次为市教育局成功举办各学科的教学观摩活动,在全市赢得了较高的声誉。近年来,先后邀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上海大学教授、中国青少年写作学会副会长李白坚、省教育学会原秘书长姚文蔚来校上课示范、讲学指导,进入新世纪,学校承担了多项国家、省、市级的科研课题。其中省教育学会的重点课题项目《小学生自我体验作文教学研究》,历时三年,已于2005年12月结题;经省教育学会专家组鉴定,总体上获较高评价,并有阶段成果获省一等奖。目前学校申报立项并组织实施的科研项目有: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注重体验—开放性读写结合作文教学研究》,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教学评价的现状与思考》,兴化市教育学会小数教学课题《关注生成,因势利导》,等等。学校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有多篇获省级奖,多篇在省级报刊上发表。学生习作也有多篇在大市级以上的报刊上发表。

回首百年,弥珍优良传统;展望新世,更期开拓创新。戴南中心小学全体员工,正秉承“求真、求实、求是、求新”的传统精神,顽强拼搏,不断进取;力争再上台阶,再创佳绩,为基础教育尽力,为戴南名镇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