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发生压疮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重症监护病房发生压疮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夏宏莹梁萍

夏宏莹梁萍(浙江省台州医院路桥院区消化内科浙江路桥318050)

重症监护病房是全院危重病人集中地方,其患者病情重、免疫力低下,是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因此一直也是临床压疮预防护理的重点。为了减少压疮的发生率,我科护理人员在平时护理工作中不断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并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通过一年的努力我科压疮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1年1月到2011年12月,我院综合ICU收治患者550人,通过对院内压疮发生信息的查阅,共发生压疮22例,其中骨隆突部位压疮11例、非骨隆突部位压疮11例,Ⅰ期13例、Ⅱ期9例,女性9例,男性13例,年龄5-92岁。

2压疮原因分析

2.1骨隆突部位压疮

尾骶部、两侧髋部、内外踝部、两足跟及肩部共11例压疮。其中,尾骶部、两侧髋部和肩部压疮是由于患者体位超过30°,病人消瘦营养不良,没有及时使用气垫床、翻身垫,使用冰毯机不当及护士翻身不及时而引起皮肤受压所致;内外踝和两足跟部压疮与患者使用石膏、没有及时使用脚圈使脚脱离床面有关。

2.2非骨隆突部位压疮

2.2.1头面部压疮

头面部压疮4例,主要分布在上下唇、舌头、鼻翼、鼻梁、面部、耳廓及后枕部。上下唇、舌头压疮与患者气管插管牙垫固定或使用插管外固定器时间过长有关;鼻翼、鼻梁、面部压疮与使用无创呼吸机时鼻罩或面罩过紧致局部皮肤受压引起;耳廓及后枕部压疮,是由于脑外伤患者行两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平卧位过久,或颈椎骨折患者行颅骨四头带牵引而引起的局部皮肤受压所致。

2.2.2上下肢压疮

上肢压疮4例。1例与护士在测血压的间歇期未及时取下袖带有关,由于血压袖带过紧,测量血压过于频繁,以及没有及时更换肢体而导致局部皮肤受压。另1例由于病人意识障碍,肢体不自主的活动,加上该病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汗液分泌旺盛,且袖带为尼龙制品,质地较硬,导致局部皮肤损伤。其他2例手指压疮,与血氧饱和度指套使用不当有关;而下肢压疮1例,与石膏托使用不当有关。

2.2.3背部、臀部压疮

臀部压疮1例,与使用冰毯机时相关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有关,背部压疮1例是因心电监护导联线压在身下而引起。

3护理对策

3.1压疮的危险评估

危险评估是压疮护理的重要环节,利于发现高危人群,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预防措施。压疮的危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营养、感知觉、活动度、活动方式、摩擦和剪切力、皮肤潮湿程度等。对压疮危险因素评分少于12分的要积极上报院内压疮管理小组,科内压疮管理小组要指导落实预防措施,对确认的高危人群应进行持续评估,找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

3.2压疮的预防措施

3.2.1骨隆突部位的预防措施

定时翻身是缓解局部受压的主要预防措施,翻身频率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舒适需要而决定,一般间隔2h或更短。对下肢不能活动的患者及早使用脚圈,将足跟抬离床面。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鼓励患者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及早使用气垫床、水垫、翻身垫,对不能平卧位的患者要间隔2h翻身一次或托起臀部。要保持床单位的平整、清洁、干燥,移动身体时动作轻柔,不拖拉,患者平卧位时,床头抬高不应超过30°,因为尾骶部的剪切力和摩擦力可随床头抬高角度增大而增加。

3.2.2非骨隆突部位压疮的预防措施

(1)对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的鼻罩或面罩的患者,应选择合适的鼻面罩,由于一般危重患者呼吸较弱,多用嘴呼吸,故应选用面罩;面部小、颧骨突出较瘦的患者则用鼻罩。在使用前选择合适的鼻面罩,让患者试戴。鼻面罩应与面部吻合良好,四头带或固定带应松紧适宜,以鼻面罩不漏气为准。在易摩擦部位应用凡士林薄涂保护皮肤,避免压伤和擦伤面部、鼻翼、鼻梁处皮肤。所以,可对连续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每隔4h放松1次,每次15至30min,并对局部皮肤进行按摩。

(2)对经口气管插管或使用外固定器的患者,应在患者两侧口角周围粘贴溃疡贴,并套好插管外固定器,松紧适宜,每3天更换一次溃疡贴能有效预防压疮[1]。

(3)对使用心电监护仪的患者,应在测血压的间歇期将袖带及时取下;保持局部皮肤干燥,做到及时擦洗,左右胳膊轮换监测,血压稳定的患者及时调整测压时间,防止因频繁的监测导致皮肤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而发生压疮。一般情况下血氧饱和度指套应每2h更换一次,但对未梢循环差的患者及小儿更换频率应每30min一次,且最好使用一次性指套或橡胶指套,防止皮肤受压。

(4)对使用冰毯的患者,应定时翻身擦背,以每小时翻身1次为宜,在臀部下垫一张棉垫,避免在低温下皮肤受压,血流循环速度减慢,局部循环不良,产生压疮。我科采取30°侧卧位更换体位法,翻身顺序是:平卧位→→右侧倾30°卧位→左侧倾30°卧位→平卧位→右侧倾30°卧位→左侧倾30°卧位,如此循环,避免尾骶部和背部发生压疮[2]。

3.3加强对护士压疮防治相关知识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为了提高护士的压疮知识水平,医院应创造各种条件为护士提供压疮知识的教育,护士也应积极通过阅读杂志、网络、会议获得有关压疮知识的信息和经验,注重临床实践研究,以便更好地应用临床,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4小结

为了降低科内压疮的发生率,护士不仅要重视对骨隆突部位的压疮的预防,还要对患者起着各种治疗作用、监护病情的管道更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免引起对非骨隆突部位的压疮[3]。此外,护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骨隆突部位和非骨隆突部位压疮形成的原因,及其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建立和完善临床各类压疮护理标准和管理规范。医院压疮管理小组也应定期对ICU患者压疮的预防和护理进行访视和反馈,确保压疮预防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覃仕英,谢莉,王煊,等.康惠尔溃疡贴预防褥疮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0,14(6):244.

[2]朱文芳,胡克,范湘鸿,等.30°侧卧位更换体位预防压疮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7,22(22):48-49.

[3]朱文芳,范湘鸿,陈秋香,刘春英,郑小茹.重症监护病房非骨隆突部位压疮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0):91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