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脑出血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100例脑出血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刘善强

刘善强

(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康复科山东潍坊261200)

【摘要】目的本文探讨对脑出血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法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0例脑出血患者开展回顾性的分析。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有患者50例,试验组常规治疗合并康复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按常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护理措施没有差异。比较临床上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了80%;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了70%。结论采用常规治疗与康复治疗相结合的疗法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出血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3-0145-01

近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鉴于脑卒中的发生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多有偏瘫、失语、生活不能自理等后遗症,所以对于脑卒中,在一级预防尚不是很完善的我国,发生后及时的救治和其后的康复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康复治疗,对于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存在很多争议的脑卒中来说,早期、积极、合理的康复治疗可以降低疾病的致残率、促进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对100例脑出血患者康复治疗的方法和疗效进行了比较研究和评估的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将100例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者50例,其中试验组有男性患者32例,有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在41岁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岁,其中50岁以上的患者有45例(占到90%)。伴随高血压36例(占到72%),有中风史者11例(占到22%),伴有冠心病患者5例(占到10%),伴有糖尿病患者1例(占到2%)。对照组有男性患者34例,有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在40岁至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岁,其中50岁以上的患者有44例(占到88%)。伴随高血压35例(占到70%),有中风史者12例(占到24%),伴有冠心病患者6例(占到12%),伴有糖尿病患者2例(占到4%)。两组患者之间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1治疗方法对照组经过手术或药物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脱水降颅压、抗凝溶栓脑细胞复活剂以及自行锻炼)。实验组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平稳)即开始进行有康复医生指导的训练:①被动体位治疗,包括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的抗痉挛体位、被动关节活动等;②针刺按摩;③利用反射诱发肌张力;④音乐疗法;⑤平衡训练;⑥尽早站立;⑦主动运动;⑧心理暗示。上述治疗共持续30d,出院后转入家庭维持性康复,由家属配合治疗。每日对患者四肢向心性按摩,每次10-15min,促进静脉血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次是保持功能位,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是保证肢体功能顺利康复的前提。仰卧或侧卧位时,头抬高15-30°。下肢膝关节略屈曲,足与小腿保持90°,脚尖向正上。上肢前臂呈半屈曲状态,手上握一布卷或圆形物。再次是功能锻炼,功能锻炼3-4次/d,幅度次数逐渐增加。随着身体的康复,要鼓励病人自行功能锻炼并及时离床活动,应严防跌倒踩空。同时要配合针灸、理疗、按摩加快康复。首先是上肢功能锻炼:护理人员站在病人患侧,一手握住患侧的手腕;另一手置肘关节略上方,将患肢行上、下、左、右、伸曲、旋转运动;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手腕,另一手做各指的运动。其次是下肢功能锻炼。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的踝关节,另一手握住膝关节略下方,使髋膝关节伸、屈、内外旋转、内收外展。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的足弓部,另一手做个趾的活动。

1.2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标准:患肢的肌力为5级,肌张力表现为正常,可生活自理;显效标准;患肢的肌力提高至2级以上;有效标准;患肢的肌力提高至1级以上;无效标准:治疗的前后症状没有明显的改变[1]。

2结果

试验组患者有9例治愈(18%),25例显效(50%),6例有效(12%),4例未愈(8%),死亡6例(12%),总有效率达到了80%;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治愈(6%),22例显效(44%),10例有效(20%),5例未愈(10%),死亡10例(20%),总有效率达到了70%。

3讨论

脑出血是一种很常见的脑血管病,尤其是基底节出血,致残率很高;由于目前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差异不大,指征也很难把握,所以对于它的治疗有很多争议。在这种情况下,康复治疗就成为降低脑出血致残率致死率的重要方法。临床发现,脑出血之后肢体功能的恢复虽然可以持续长达2年,但是在发病后3个月内恢复最快;因此早期康复治疗比治疗持续时间和治疗的强度更为重要。早期康复强调康复应尽量早进行,多数脑出血患者康复可在病后10~14d开始进行[2]。一般认为,脑出血的恢复包括自然恢复和治疗性恢复。早期以自然恢复为主。这个时期辅之以康复治疗,可以明显促进脑出血周围组织的功能重组和运动功能的恢复。对于不同程度的患者进行不同层次和强度的功能锻炼及其他疗法,是降低脑出血致残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即使在脑卒中后数月甚至数年后开始康复治疗,患者仍可出现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的改善。但以脑卒中后最初6个月内进行康复干预的疗效较显著。另外作者的体会是,康复治疗愈早愈好,患者病情基本稳定的时候就可以开始。除了一些基本的维持肌张力、刺激神经恢复等疗法外,心理暗示在临床应用上也十分重要,一些必要的鼓励可以激发患者对疾病恢复的信心,使之在自我治疗中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和主动治疗。所以在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要综合各种治疗手段,以便能够最大限度地减低致残率致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3]。

参考文献

[1]曹续政,姜瀛,郭娜,等.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2,(08):223.

[2]饶明俐.中国脑血管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3.

[3]郑仲乾,刘旭,陈劲梅,等.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ADL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1,17(15):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