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科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1-21
/ 2

北京文科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赵欣

赵欣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摘要】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法,对共计三百多名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运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文科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一般,其中情感策略使用频率较高。此外,本研究还对如何改善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提高英语水平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职学习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11-0013-02

一引言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运用的某些特殊的方法和手段,是学习者获取、储存、提取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步骤。Bialystok指出:“学习者用来提高其目标语能力的各项活动。”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Carton、Oxford、Chamot、Robin、Ellis等人为代表的研究者在该领域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而直到90年代,国内有关学习策略的研究才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并逐渐确立了学习策略研究在外语教学界的一席之地。语言学习策略,是指在语言学习和使用过程中,与某个具体阶段有关的外在行为活动和内在的思想观念。从信息处理角度而言,学习策略是特殊的信息处理方式,它有助于信息的理解、学习和储存。语言学习策略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关键是使用者如何运用这些策略。学习策略的使用对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学习策略目前尚无明确界定,其分类也是各持一词。Stern认为好的语言学习者运用四种策略:积极计划策略、学术学习策略、社会学习策略、情感策略。Robin指出有三种策略对语言学习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学习策略、交际策略和社会策略。O’Malley&Chamot则把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与社会情感策略。Oxford根据策略与学习材料的关系,把学习策略分成直接策略与间接策略两大类,直接策略与间接策略相互支持与补充。直接策略分三类: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间接策略也分为三种: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会策略。这6组策略又被分为19项,整个学习系统包括62个题项。本项研究借鉴Oxford的语言学习策略系统,分析北京某文科高职院校学生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的情况。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主要采用描述性研究,主要讨论以下两个研究问题:

(1)文科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2)学生使用频率较高或较低的学习策略。

本研究于2010年5月对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十个不同专业300多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经严格筛选检查,凡问卷有漏答项或一种答案选到底的问卷,均被视为无效问卷,最后共剔除不符合要求的问卷5份,实际参加问卷的学生总计372人,其中男生101人,女生271人。

调查问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背景情况,包括年级、专业、性别等个人信息;第二部分选用程晓堂、郑敏编著的《英语学习策略》中的调查表,并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对题目进行了删选。总计32个题目,分别从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4个部分得分的平均数为4.5~5的表示总是使用学习策略,3.5~4.4的表示通常使用,2.5~3.4的表示使用情况一般,1.5~2.4的表示通常不使用,1.0~1.4的表示几乎从不使用策略。调查问卷每个子项目采用莱克特量表(LikertScale)按5级计分,即“完全或几乎完全不(1分)”、“通常不(2分)”、“有时(3分)”、“通常(4分)”和“完全或几乎完全(5分)”。

受试对象随机抽取,按照自然教学班进行分组,当场发放试卷,现场答题,即时收回问卷。研究者使用统一指导语,采用无记名方式填答,统一收存。所得数据采用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首先,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以集中描述各个变量变化的特征,结果见表1。

表1学习策略的描述性分析

.

从表1中可以看出,受试者的总体学习策略使用频率较低(M=2.961),其中情感策略使用的平均值(M=3.226)较高,仍属于一般水平,远远高于其他策略的使用,交际策略次之(M=2.938),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最低(M=2.745)。可见,受试者主观上有一定的策略意识,但在实际学习中却不会使用这些策略,特别是元认知策略。

表2学习策略的频率分析

.

表2表明,有时使用学习策略的学生占受访人数的50%多,通常不使用学习策略的约占20%。换言之,不经常使用学习策略的学生约占80%。该结果表明,高职新生虽然进入高等教育的门槛,却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英语学习策略能力自然过渡到了“高级”阶段。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使用英语策略的整体分值偏低,整体策略意识不高,急需在大学阶段增强。

外语学习策略研究发现,外语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的频率和种类都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或多或少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英语学习策略系统的运行,除了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外,还要受到一系列环境和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其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Oxford和Cohen(1992)认为,“影响学习策略获得的因素主要有学习风格、知识背景、信念、态度和动机,其次还有焦虑、性别和民族。”此外,还包括文化因素、教学环境因素、年龄、智力、语言潜能、个性、教师因素等。这些因素是造成学习效果差异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学习策略使用差异的根源。高职学生由于生源、学习任务、学习目的及学习环境的不同,在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方面必然有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生的特质,这些因素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了外语学习策略的选择及其策略使用的成效。这种影响往往互相交织在一起,既可能互相强化,又可能互相抵消。同时它们的影响通常是多层次、多角度的。这就是外语学习策略系统复杂性的原因所在。

四结论及启示

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本研究主要归纳出以下几点:

首先,研究结果发现,受试者学习策略使用频率一般,属“有时使用”程度。整体英语学习策略意识一般,这说明高职学生的策略意识还有待提高。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交际策略意识较低,情感策略意识较高。元认知策略与认知策略意识较低,说明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学习在动机、兴趣、目标、计划、监控、评价以及实践方面存在不足,特别是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情感策略意识较高,说明学生遇到困难时,有意识地克服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但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习效果不佳。

其次,由于策略意识不强,使用频率偏低,因而英语学习成绩较低。这就要求教师注重提高学生的策略意识,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英语学习策略培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加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本研究只是对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总体分析,而对具体影响因素如性别、学习动机、学习风格等方面尚未涉及。高职学生英语策略方面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对高职英语教学势必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BialystokC.Atheoreticalmodelofsecondlanguagelearning[J].LanguageLearning,1978(28):69~84

[2]Cohen,A.D.StrategiesinLearningandUsingaSecondLanguage.AddisonWesleyLongmanLimited,1998

[3]EllisR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UniversityPress,1994

[4]O’Malley,J.Chamot.ALearningStrateg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

[5]Oxford,R.L.LanguageLearningStrategiesWhatEveryTeacherShouldKnow[M].Heinle&HeinlePublishers,1990

[6]Stern,H.H.FundamentalConceptsofLanguageTeaching[M].OxfordUniversityPress,1983

[7]程晓棠、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3

[8]高琼、赵丽.英语学习策略的个案研究与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34)

[9]王栋.语言学习策略,我们了解多少?——一项有关非英语专业学生外语学习策略运用情况的调查报告[J].外语界,2003(5)

[10]温志、肖涌.高职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特征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7(6)

[11]文秋芳、王立非.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2]张庆忠.自我效能与英语学习策略运用的调查研究[J].中国外语,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