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探究性思维教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1

高中历史课堂探究性思维教学分析

王跃峰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王跃峰056600

【摘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思维能力在人的诸多能力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按照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进行思维活动,提高历史思维的品格,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历史教学思维方法培养策略

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学习历史,不仅是要获得历史知识,学会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更重要的是通过学史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学会用历史的视野来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通过历史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一、历史教学首先要达到一定深度

教师的历史知识的教学必须要达到一定深度,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下打基础。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并要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因为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抽象与概括,反映其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规律性,大到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及其特征和规律,小到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如讲世界近代史上册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时,我先向学生指出这个时期的历史的主流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接着介绍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分为三个时期:17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建立;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北美和欧洲进一步建立;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胜利。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途经有三条: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通过资产阶级的改革确立;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确立。这种讲解使学生对资产阶级革命有整体概念,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讲授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形成又是进一步获取知识的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既不能单纯讲知识而不培养能力,也不能单纯培养能力而脱离知识,而应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贯彻能力培养,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获得新知。

二、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前后联系的思维方法

历史上的一切现象和事件本来就是彼此联系、互相制约的。所以我们在看待这些历史现象和事件的时候,应当具体地、全面地、综合的分析与之相联系的诸多方面,以便准确地加以把握和分析。例如,在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一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即国民党亲英派和亲日派的利益,张学良、杨虎城的处境,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在这个问题上的主张等。通过融会贯通地分析,让同学们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了全面的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能够触类旁通,有机地联系思维方法来分析所遇到的历史问题。

三、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法的思维能力

“分析”和“综合”是认识历史现象和形成科学概念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综合,综合必须以分析为基础。例如,在进行《南京条约》的讲解和分析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把中英《南京条约》分析为“割地”、“赔款”、“开商埠”、“协定关税”等项目,再将分析出的各项逐条认识后加以综合地观察理解,得出结论: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四、比较分析法的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中要培养的能力

运用这种方法,对客观事物既能看到它的正面,也能看到它的反面;既看到它的主体,也看到与它相联系的外部条件;既分析现象,也能透过现象看到它的本质;既能认识它的现状,也能比较准确地预见它的未来。比较分析法是一种具体的、实用性的复习方法,在时间安排上没有明确规定,可以与及时复习法、小结复习法、总结复习法交叉使用,形成立体复习网络。

比较分析法是在确定事物之间同异关系的一种思维方法,是矛盾的统一性与对立性的直观运用,比较的思维过程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以确定事物的异同。分析的思维过程就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然后再把事物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分解出来的思维过程。具体地讲,比较分析法就是通过对历史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对比,通过对客观历史事物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能够比较客观、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思维过程和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当然比较并不要求面面俱到,而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选取不同的角度加以比较。比如,“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进行比较,可以从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变革历史背景的不同角度,去分析成败的原因,说明戊戌变法失败、明治维新成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把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并把它作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根本。这些能力将来步出校门后,可以用于实际生活,在这一点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是其他任何学科无法提供的。因此,我们历史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