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惊厥84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新生儿惊厥84例临床分析

刘玉荣管云

刘玉荣管云(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848000)

【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3-0426-01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厥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急救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68例新生儿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急救治疗措施的有效的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新生儿厥的发病原因依次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36例,颅内出血22例,低钙惊厥9例,此三种病因占全部病例的2/3以上。结论减少新生儿惊厥的关键是做好围生期保健,针对病因及时诊治,快速止惊。

【关键词】新生儿惊厥

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在早产儿中发病率更高。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一个神经系统症状,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病情较危险的一种表现。近年来有研究证明,惊厥对新生儿期后脑的发育有影响,可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1]。因此,早期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对预后是有帮助的。为此,现把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惊厥病例84例,现进行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84例,其中男50例,女34例,足月儿62例,早产儿20例,过期产儿2例,发病时间:≤3d的50例,4~10d的24例,11~28d的10例,<37周52例,37~42周32例,出生体重≤2500g44例,2500~4000g34例,>4000g6例。

1.2临床表现轻微型[1]:表现为双眼凝视,眼睑反复抽动,四肢呈游泳样或踏车样运动。某一肢体震颤或固定在某一姿势,以及呼吸暂停等。共56例。强直型[1]:表现为四肢强直性伸展,有时上肢屈曲,下肢伸展并有头向后仰。共22例。限局性阵挛型:表现为身体某个部位限局性阵挛,常起自一个肢体或一侧面部。共6例。

1.3惊厥病因其中缺氧缺血性脑病36例(42.85%),颅内出血22例(26.19%),低钙血症9例(10.71%),低血糖症2例(2.38%),低镁血症2例(2.38%),感染性因素13例(15.48%),其中新生儿败血症10例(11.90%),破伤风2例(2.38%),化脓性脑膜炎1例(1.19%)。

1.4结果针对不同病因,及时给予镇静止惊、降颅内压,吸氧保证正常通气、建立静脉通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血糖正常,等综合治疗。结果82例痊愈,2例死亡。死亡病例为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各1例。

2讨论

2.1从本组新生儿惊厥病例的综合结果看,3d以内新生儿惊厥的主要病因是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低钙血症及低血糖;4~10d新生儿惊厥的主要原因是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败血症、低钙血症等;非感染性新生儿惊厥(占84.52%)多于感染性惊厥。与围产期窒息及分娩异常有关的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是目前新生儿惊厥最主要的原因,其发病日龄主要在3天以内,生后3天以上主要见于感染和低钙等,故要降低新生儿惊厥的发生,提高儿童的健康体质,必须从围产期的预防和保健工作做起。

2.2晚期新生儿病例则以感染性、低钙血症等为主。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多发生在生后1周以内,目前,一般均认为缺氧性脑及颅内出血与围生期窒息有密切的关系,患儿多有产前或产时窒息缺氧史,据统计宫内窘迫的新生儿发生中、重度窒息者全部有颅脑损伤,发病率为100%[2]。因此,防止围产期窒息是降低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的关键,并且,可以降低新生儿惊厥的发病率。另外,本组病例中感染所致的惊厥也较常见,如: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破伤风等,常因护理不当,如民间的擦“玛牙”、挤乳房、脐部消毒不严等造成感染所致。因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及偏僻地区更应强无菌分娩,严格无菌操作,同时进行新生儿护理常识的宣传,可以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提高新生儿质量。

2.3惊厥发作类型与原发病有关。颅内出血和低钙引起的惊厥多表现为轻微型运动发作:运动轻微不引人注意,如眼斜视、凝视、睁眼、咂嘴、面肌颤动、异常哭叫、四肢呈游泳划动样动作、下肢呈踏车样运动及呼吸暂停;缺氧缺血性脑病和化脓性脑膜炎多数呈多灶性阵挛性发作,各肌肉群有节奏、迅速地抽搐,振幅大,只有破伤风呈强直性惊厥。

2.4惊厥的治疗首先应控制惊厥。首选苯巴比妥钠,负荷量为20mg/kg,若不能控制惊厥,1h后可加用10mg/kg,每日维持量5mg/kg。安定作用时间短,疗效快,在以上药物疗效不明显时可加用,剂量为0.3~0.5mg/kg静脉滴注,两药合用时应注意呼吸抑制的可能性,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尤须慎用。其次给予病因治疗如补钙、钠、镁等,同时给予支持疗法:供氧、保温、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应用能量合剂等。

新生儿惊厥病因复杂,表现不典型,病死率高,且易造成脑细胞损害引起脑发育障碍、智力低下、脑性瘫痪、癫痫等后遗症。近年来新生儿惊厥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后遗症却有所上升,惊厥的治疗目的不仅是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更重要的是减少存活者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因此找出惊厥病因给予及时有效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管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3-94.

[2]韩玉昆,许植之,虞人杰.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