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临床用药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1

老年人临床用药的护理体会

王海娥

王海娥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罕台镇卫生院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8)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5-0320-02

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渐呈现。由于老年人机体衰老,抵抗力下降,综合患病几率上升,用药的机会也相对增多。老年人的消化、吸收、代谢功能减退,使其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有所增加。因此合理用药已经成为现代老年医疗、护理中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我们通过多年对老年人用药的观察护理得出以下体会。

1.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对常规用药的影响

1.1消化吸收方面

老年人牙齿脱落,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胆汁、胰腺的分泌功能相对减弱,以及动脉硬化而引起的胃肠道血液循环欠佳,胃肠激素的调节能力和细胞营养作用受到局限,造成消化吸收不良,而影响药物的吸收使疗效降低。

1.2体液与血浆方面

成年期体液总量为58%,老年人相对减少,常规用药时体液中的药物浓度相对提高,毒性作用增加。此外,老年人因消化吸收功能较差,多有营养不良倾向,使血红蛋白降低,对药物的结合能力减弱,游离的、进入组织的药物较多,对药物毒性增大。

1.3肝脏方面

老年人肝脏微粒体酶活性降低,对药物转化能力下降。如老年人服用巴比妥、苯妥英钠这类药物后,血浆中药物浓度增高,半衰期延长20%~50%,由于老年人药物代谢缓慢,转化能力降低,药物在体内存留的时间延长,也导致药物的毒性作用加大。

1.4肾脏方面

老年人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对药物排泄能力明显下降,因此可以使具有治疗意义的药物延长给药时间,而使药物的排泄受到限制。如肌注青霉素40万U,1.5h后药物在老年人体内血浆中的浓度含量为青年人的3倍,3h后则为13倍。老年人如大剂量、间隔时间短地给药,可诱发癫,引起昏迷。另外,主要以原形从肾脏排泄的药物,在老年人血浆中不但半衰期较长,而且排泄减慢,常规用药极易发生蓄积中毒。

2.护理体会

2.1诊断及时,用药准确

与老年患者交谈时,语言要亲切,态度要和蔼。认真仔细地询问病史及药物过敏史,根据病情准确用药。有过敏史的药物,禁止使用。

2.2用药合理,剂量准确

老年人用药要遵守少而精的原则,根据老年人的年龄、肝肾功能以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用药要从最小剂量开始,老年人用药特别强调个体差异,要以科学的态度,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出适合个体情况的药物剂量。

2.3给药方法、时间要准确

目前我国医药市场上的新药非常多,在使用新药前一定要详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各种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严格控制给药时的间隔时间,防止因药物在体内存留的时间延长而使药物的毒性增大。

2.4合理用药,给药途径要准确

给药时要选择效果好、副作用少、见效快的药物。能口服绝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绝不静脉给药、能局部用药绝不全身给药以减少毒性反应。静脉给药时要加强巡视,发现药物外渗或输液反应发生时应妥善处置。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

3.1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注意观察老年人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尤其是使用一些新药时更要请注意,如对使用缓慢,避免因直立性低血压而引起眩晕。静脉给药时要减慢速度和控制液体量,以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过量使用解热镇痛药可以引起虚脱,降糖药物使用不当可以发生低血糖反应等。

3.2注意观察药物的矛盾反应

老年人在用药后易出现药物矛盾反应,即用药后出现与用药治疗效果相反的不良反应,所以要用心观察,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根据医嘱改用其他药物并保留剩药。

3.3减少用药品种,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老年人体弱多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药物之间可发生相互作用(或拮抗作用),致使药物不良反应率增加。据统计同时服用5种药物其不良反应率为18%,而同时服用6种以上药物时其不良反应率为81.1%。这说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随用药品种的增多。因此当一种药物能奏效时,不要用两种以上药物治疗。

总之,在老年人用药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做到耐心解释、细心观察、用心护理。帮助他们消除因疾病带来的恐惧心理,走出大剂量用药可以使疾病早日康复的误区,科学合理用药,不要因工作不当,给他们的身心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和痛苦,使他们有一个健康、愉快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