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教学

杨淑芬

〔摘要〕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本身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学的浓缩和精华,是人类生活艺术的文明结晶。我们知道文学首先是人学,具有人的思想意识和个性特征,人文性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挖掘文学作品中的人文性,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创新。

〔关键词〕人文性教学高中语文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发展。语文课程应从教材文本出发,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和实际水平,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人文性应该是语文课程的努力方向。

1发展学生的健康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对教材文本的学习,不断的进行自我反思和实践,以此来提高其自身的语言表达水平、积极乐观的情绪、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要让学生从教材文本中能够感悟其中的人文之美,一方面,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提高;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文本知识的不断内化过程中进行自我发展创新,以发挥文本的外化激励生成作用。教学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并平静接纳别人和自己的良好品质。对于作品和社会中的人和事,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提供评价别人和被人评价的机会。比如,学生的书写、朗读、口述、作文等都可以由学生去评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或组织各种形式的语言竞赛,比如作文、朗读、演讲、辨论等竞赛。平时课堂教学中,可随时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好胜心。除此而外,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也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所积极倡导的教学内容。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彼此协作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以文本为外化生成载体,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不仅是共同完成任务的需要,而且也是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需要,更是学生未来发展创新所必不可少的知识。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也应当且可以承担起培养学生协作精神的任务。比如,齐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演课本剧、互相批改作业、共同讨论问题、共同出板报、分组比赛等,都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

2培养学生主体鲜活个性

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就由知识本身转变为人的发展,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应该教育学生由“知识中心”转变为“课程中心”,课程由“防教师课程”转变为“教师自觉参与开发课程”。教师应该是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促进者和管理者,不断地参与课程开发,与学生对话、与专家对话,“想学生所想”。随着语文选修课程实践的不断深入,“教学文化”、“教师文化”、“对话文化”等正在逐步演变为培养学生人文性的创新之举。语文课程应该为学生个性发展自由的发展空间。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发展。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鲜活个性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种个性将是学生立足于社会,对各种情境和环境刺激做出反应,更是学生未来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教材文本知识本身就是人文性的一种体现。教师用大量时间进行对文本迁移,就是对人文知识的一种升华。这种升华应该是对学生主体个性思想的一种发展。对此,笔者认为,不论怎样划分知识类型,什么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什么客观知识、生成性知识,知识本身都包含着“人文”的特性,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都包含着对人的一种礼赞。这也是我们语文教育者不可忽视的。

3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新课程教材在文本的编排上体现了“以培养学生的正确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为主线的鲜明特征,精选了能够引起学生“与我心有戚戚焉”的美文佳作,更能够激起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可以这么说“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操”始终贯穿语文教学其中,是道德和情感的生成。我们要想使中学生拥有得良好的人文道德,一般可以从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入手。因此,激发学生全心全意的道德情感尤其重要:一方面是因为中学生的情感容易被激活,引起强烈的共鸣;另一方面是因为情感可以成为认知、意志和行为之间的纽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动力。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观,但因自身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不同而各有所异。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价值观也是语文人文教学的必然要求和基本准则。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情感体验来激发学生的美感。中学生的美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们所学习的课文,尤其是文艺作品。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作品中丰富的美的素材,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美感是审美情趣中对美的初始的肤浅的感受。要使美感发展成为审美习惯和审美能力,还须教会学生鉴赏美。对此,我们不妨首先从文章形式上鉴赏。好的作品往往是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形美是神美的基础。

作者单位:河北黄骅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