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1

探讨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徐华

徐华(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广东深圳518001)

摘要: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在逐步发展,而作为职业学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却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发展。那么应如何进行教学,才能既突出职校的职业性,又能体现体育教学的个性,这是从事职校体育教学工作者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专业定向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在一定文化知识和一定专业水平的基础上进行职业技术和技能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定工艺水平的劳动者。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在现阶段职业技术教育是他们就业前的教育,体育教育在整个职业教育过程乃至学生今后的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研究职业教育诸方面的特点,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改革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使其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是我们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性

1.体育教学改革是体育教育与学生专业技能实践相结合的迫切需要

一般情况下,职业技术学校的体育教学是职业技术学生最后一次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机会,这就要求在职业技术体育教学时要结合未来发展培养目标,使职业技术学生发展方向与体育培养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只有彻底转变教师的体育教学观念,才能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为将来更好地参加工作提供有力的身体素质保障。

2.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是职业技术学生发展终身体育的必然要求

随着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普及,终身体育已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断革新,同时引导学生创新体育教育方法,为将来解决在终身体育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3.体育教学改革是培养学生高质量的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职业技术学生主要是学习培养劳动技能,毕业后面临的工作环境可能较为复杂、艰辛。这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没有强健的体魄,就不能担当工作重任,就会错过发展机遇。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生理条件进行教学。

二、新时期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内容

1.转变教育理念,明确培养目标

(1)体育教学应该强化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显而易见体育课程的改革更要从体育课程的特点和优势出发,拓展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发展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就业的本领。

(2)体育教学应从阶段性向终身性发展转变。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学生在掌握锻炼身体、卫生保健的常识和锻炼身体的技能,养成自觉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人们的需求正在从物质需求转向精神需求,更加追求生活质量和身体全面健康,因此,对学生进行终生体育的教育就成为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和重要内容。于是,体育教学计划、大纲及教学模式都应围绕这一中心制定和开展。只有这样,才能跟上体育教育改革的步伐,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3)体育教学改革应拓展体育课程的功能。体育教学要把提高学生的体质,发展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基本身体素质放在突出位置,这是体育教学的“根”;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意志品质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体育教师要自觉地把思想、道德、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学要帮助学生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这是时代赋予体育教学新的社会使命。

2.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时间应多样化

(1)教学内容、方法应多元和多样化。在体育教学的安排上,应打破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学习一项内容的模式,学校除了根据体育教学大纲和本校的场地器材等情况规定开设的体育项目并规定学生在校期间的必选项目和任选项目之外,要由体育教师根据自己的项目特长确定开课内容和时间。同时,每个教师也可以开设另外一个或几个项目的体育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选定教师和上课项目内容。

(2)体育教学过程要渗入必要的心理技能训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尽可能地让他们独立进行体育活动,并给予充分的信任、尊重、支持和指导,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自由支配活动的时间,并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技能施加影响,使学生身心状态达到最适宜的程度,以满足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增进身心健康的需要。

总之,学校体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通过增强健康的能力,形成增进健康的意识和习惯。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以育人为最高目标,以终身体育为主线,把育体育心、社会需要与学生主体需要、增强体质与终身受益紧密结合起来,推进体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梁赋职业技术学院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初探[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7),67—91。

[2]黄煜熙树立新时代体育教学的新观念[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3),78—80。

[3]王志东高职学院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之我见[J].高校学科研究,2007,(11),100一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