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尤军

尤军郑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研究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各类不合格检验标本236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出现不合格标本现象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并严格监督医院工作人员落实各项改善措施。结果:不合格标本种类:94份血常规标本不合格,结构比为39.83%,51份尿常规标本不合格,结构比为21.61%,38份大便常规不合格,结构比为16.10%,53份凝血常规不合格,结构比为22.46%;标本不合格的原因:57份溶血、凝血,结构比为24.15%,33份标本量不足,结构比为13.98%,66份标本容器错误,结构比为27.97%,32份标本信息不全,结构比为13.56%,31份标本污染,结构比为13.14%,14份标本不新鲜,结构比为5.93%。结论: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较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关键词:川芎嗪;奥扎格雷钠;脑血栓;疗效

在临床医疗诊治过程中,实验室检验是重要的工作环节,其检验结果可以为医生诊断患者疾病提供良好的科学依据,有助于医生选择更加优良的治疗方案。而在检验过程中,检验标本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检验结果[1]。现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各类不合格检验标本236份进行研究,分析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各类不合格检验标本236份作为研究对象,所以检验标本质量均没有达到实验室检验标准,所有不合格检验标本均被退回。

1.2方法

分析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该改善措施的具体内容有:医院相关管理部门制作标本采集指引册,制定标本采集操作标准,规范标本采集程序。医院组织所有与标本采集有关的工作人员参与标本采集规范程序学习,由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讲解相关操作流程,保证所以参与学习的工作人员掌握保证标本质量的方法。医院相关管理部门严格监督各项规范制度的落实情况,及时纠正不符规范的行为,并鼓励实验室工作人员与其他科室积极进行标本采集方法经验交流学习。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软件统计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对收集的数据做线性描述。

2结果

不合格标本种类:94份血常规标本不合格,结构比为39.83%,51份尿常规标本不合格,结构比为21.61%,38份大便常规不合格,结构比为16.10%,53份凝血常规不合格,结构比为22.46%。标本不合格的原因:57份溶血、凝血,结构比为24.15%,33份标本量不足,结构比为13.98%,66份标本容器错误,结构比为27.97%,32份标本信息不全,结构比为13.56%,31份标本污染,结构比为13.14%,14份标本不新鲜,结构比为5.93%。

3讨论

构临床检验结果是临床诊疗的重要科学依据,该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效率和成功率,是医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2]。但是,在临床实践中,部分检验标本的质量不合格,直接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度,不利于医学工作的顺利开展[3]。因此,临床上应加强对检验标本质量的控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标本不合格率,从而保证检验结果准确。

本次研究中,标本不合格的原因:57份溶血、凝血,结构比为24.15%。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消毒液未干而穿刺、采血管负压过大、过度振荡试管等不正确采集血液操作是溶血的主要原因,抗凝剂不足、血液本身质量差等是凝血的主要原因[4]。33份标本量不足,结构比为13.98%,患者血管过细或抽血技术差等是引起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护理人员粗心大意则可能导致标本容器错误、标本信息不全,护理人员或实验室人员工作疏忽、不细致则会导致标本污染或标本不新鲜[5]。由此可见,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和责任感等综合素质是导致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对此,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采集标本工作的管理,保证检验标本质量合格。在医院实施改善检验标本质量的措施中,建立了与标本采集相关的制度,规范标本采集工作流程,如标本采集、运输、存储等操作。规范化的工作流程有助于降低人为因素对标本质量的影响,而医院直接从规章制度层面硬性规定了标本采集工作要求,促使医务工作严格按照程序工作,从而为标本质量的控制提供了保障。标本采集的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直接影响标本采集效率。而在医院实施改善检验标本质量的措施中,医院组织参与标本采集的工作人员参与标本采集质量控制知识培训的方法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标本采集技术。在培训过程中,专业人员向学员讲解控制标本质量的目的和重要性,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的方式讲解标本不合格可能带来的后果,可有效强化标本采集工作人员质量控制意识,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从而促使医务工作者更加谨慎、认真地工作。在技能培训过程中,经验丰富的标本采集护理人员向学员讲解标本采集的操作技术,或又穿刺能手传授穿刺经验,并向学员讲解维持标本质量的方法,可促使医务人员掌握相关技术,从而减少溶血、凝血、标本不足等情况的发生,进而达到控制标本质量的目的。临床检验是一相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工作人员及时配合、协调,护理人员标本采集结束后,应立即与外勤工作人员交接,做好交接确认工作,并尽快送至实验室待检,保证检验标本质量合格,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保证医疗诊治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田桂芹,斯国梅,黎淑君,等.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18(02):153-154.

[2]周原,李洪艳,张云.住院患者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10,21(07):479-481.

[3]周迎端,陈敏,邓茜.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4(10):97-100.

[4]谭江峡.消化内科不合格血液检验标本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02):234-235.

[5]陈鸿文,张丽华,林容.神经外科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0(06):92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