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龙南医院163453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9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及CT检查后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肿瘤内有囊性和实性结构,实性结构通过CT扫描后呈低密度或等密度分布,造影后门静脉期和动脉期分别呈明显强化和轻度强化,通过增强囊性结构的扫描后均呈低密度分布;有6例患者的肿瘤具有相似的囊实性比例结构,有3例以囊性结构为主,1例以实性结构为主,绝大多数的肿瘤均源于胰腺,其中经术前诊断有7例患者为良性,2例为低度恶性肿瘤。
结论:采用CT扫描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进行诊断,对鉴别与浆液性或黏液性囊腺瘤、胰腺癌囊变、囊腺癌、胰性假性囊肿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胰腺肿瘤;CT诊断;鉴别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andanalyzetheCTdiagnosisanddifferentialdiagnosisofsolidpseudopapillarytumorofpancreas.
Methods:thestudywasconductedtoselect9casesofsolidpseudopapillarytumorofthepancreas.TheclinicaldataandtheresultsofCT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
Results:tumorcysticandsolidstructure,solidstructurethroughtheCTscanwasloworequaldensitydistributionandangiographyofportalvenousandarterialphaseweresignificantlyenhancedandmildenhancement,throughenhancedcysticstructurescanshowedlowdensitydistribution,6patientswithtumorhassimilarratiosofsolidandcysticstructure,thereare3caseswithcysticstructurebased,1casesweremainlysolidstructure,thevastmajorityofthetumorsweresourceinthepancreas,whichbypreoperativediagnosiswas7casesofpatientswithbenignand2casesoflow-grademalignanttumor.
Conclusion:theCTscanningofpancreaticsolid-pseudopapillarytumordiagnosis,foridentificationandserousormucinouscystadenoma,pancreaticcysticchange,cystadenocarcinoma,pancreaticpseudocysthasimportantclinicalvalue.
Keyword:CTdiagnosisanddifferentiationofpancreatictumor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属于一种低度恶性胰腺肿瘤,由于导致的原因还未被定论,所以在临床中比较少见这种病症[1]。近些年来,其已经逐渐被临床、病理科和放射科医师关注。笔者为了研究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和鉴别,选取2009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9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9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已通过手术切除、免疫组织化学和病理学的证实,均为女性患者,你那里17~52岁,平均年龄27.5岁,其中30岁以下的患者共有7例。临床症状包括中上腹部隐痛,在体检中能触及腹部肿块。
1.2方法。
1.2.1CT检查。采用螺旋CT机,层厚、层距、螺距分别为5mm、5mm、1,均给予扫描和增强后扫描,其中4例患者进行了动脉期扫描,动脉期扫描延迟时间控制在20-25s范围内,静脉期扫描延迟时间控制在60-65s范围内。在应用非离子型对比剂,总量和流率分别为90ml和2.5~3.0ml/s。
1.2.2病理学检查和诊断。所有患者在进行常规病理切片之后,使用过碘酸Schiff反应和HE对切片进行染色,根据Envision法将其设为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在切片经过常规脱蜡水洗之后,将切片置入PH=6的柠檬酸缓冲液中,煮沸时间和保温时间均为10min进行抗原修复[2]。选用α1-抗胰蛋白酶(α1-AT)为第一抗体,再准备波形蛋白、α1-抗糜蛋白酶(α1-ACT)、雌激素受体、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增殖细胞核抗体(PCNA)、嗜铬颗粒蛋白(CHG)、胰岛素、低分子角蛋白。DAB显色可按照5%以上的细胞核或细胞膜或细胞浆,若显示黄色染色的患者则表达为阳性。主要的诊断依据为标本大体出现包膜并出血,切面呈囊性区和实性区;肿瘤细胞分布呈假乳头和实体片状结构,细胞部分出现核沟,形体大体一致,但有异型;免疫组化α1-ACT、α1-AT阳性;波形蛋白显示阴性,SYN、NSE等内分泌、神经显示阴性。
2结果
2.1肿瘤部位。发生部位包括头部4例、体部1例、胰尾部3例,其中巨大肿瘤1例,根据病理证实其发生原因主要是胰腺,但发生部位无法确定。
2.2肿瘤形态和大小。本组患者肿瘤直径的最大范围在1.2-15.8cm之间,平均直径为7.0cm,肿瘤呈圆形和类圆形椭圆形分别有7例、2例、1例,其中呈分叶状的患者有2例。
2.3肿瘤密度。按照病理将本组患者的肿瘤情况分为囊性和实质结构。平扫:囊性部分呈低密度影的肿瘤患者有7例,CT值为15.9~}。实质部分呈低密度的肿瘤患者有7例,CT值为22.0~28.0HU,等密度有2例,CT值为33.0~46.8HU,囊性和实质结构分界欠清。通过CT扫描动脉期后,4例肿瘤患者实质部分出现轻度强化,CT值为21.8~41.8HU,囊性和实性结构的分界开始变得清晰。通过CT扫描静脉期后,实质结构部分的肿瘤出现明显强化,CT值为42.7~76.5HU,在动脉期和静脉期的囊性结构均未出现强化。
2.4肿瘤囊性和实性结构的分布。按照病理标本结果显示,有6例患者的肿瘤具有相似的囊实性比例结构,有3例以囊性结构为主,1例以实性结构为主。通常前两者的实质部分呈片状,其与囊性部分呈相间分布。有2例患者在实性和囊性交接处出现液平,1例出现细小纤维分隔。1例患者以实性结构为主,在包膜下囊性部分分布成小圆形。
2.5肿瘤包膜。在本组患者中,其中3例包膜不完整,有侵袭,7例包膜完整。包膜厚度较均匀,约1.8~3.9mm,内外壁光滑,有1例患者有腹壁结节。在平扫时腹壁结节和包膜呈低密度或高密度分布,增强扫描后呈明显强化,其与胰腺的分界比较清楚。
2.6肿瘤钙化。有2例患者出现钙化,其中1例呈环形或斑点状钙化,病灶位于包膜上和实质区。另外1例呈点状钙化,病灶位于实质区。
2.7肿瘤生长方向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在所有患者中有9例均以胰腺为出发点向前或向后生长,在肿瘤周围的血管有8例患者均出现推移、挤压,其中有1例肿瘤巨大的患者已牵连至整个腹腔,均达至肝门和腹壁,胃部已被挤压与腹壁贴近。虽然肿瘤部位在胰体、胰头或尾部均有出现,但在胰管扩大和胆总管均未出现。
2.8免疫组化标记。
3讨论
SPYP是一种少见的胰腺肿瘤,该肿瘤大多为低度恶性和良性,虽然为良性肿瘤,但也肯能发生转移,从生物学上看,这种肿瘤大部分都生长缓慢,若进行有效全切手术治疗预后效果会很好[3]。但若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则会转变为恶性肿瘤甚至转变成转移性癌。据国内外医学家报道,大部分文献都是个例CT表现资料,女性发病几率很大,但偶有男性或老年女性[4]。本组中9例患者均为女性,其中1例患者发病年龄是14~29岁,1例超过50岁,与文献资料相符。肿瘤可能在胰腺任何部位都有发生,但也有报道称,与胰腺无关,主要发生于腹膜后或者肝脏[5]。本次研究中,患者在胰尾、胰头以及胰腺后方也有发现,且CT显示是来源于胰腺,因此可预测其可能来源于异位的胰腺组织。
参考文献:
[1]缪飞,展颖,汪登斌等.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5):417-421
[2]赵玉沛,胡亚,廖泉等.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53-55
[3]陈志奎,张秀娟,柯丽明等.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声像图特征及误诊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2,28(8):745-747
[4]原春辉,修典荣,石雪迎等.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33例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12,50(1):11-14
[5]赵金坤,叶兆祥,白人驹等.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及手术可行性评价[J].中国肿瘤临床,2011,38(22):1392-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