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个性心理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关注个性心理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

李莉

李莉江苏省泗洪县孙园镇中心小学223900

摘要:怎样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首先需要了解孩子心理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借鉴临床心理学和心理咨询上的理论与方法对其进行转化和教育。

关键词:问题学生个性心理问题转化方法

六年级,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都无形地增加了一层压力,班级里的空气也似乎有些紧张起来。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这样一个女孩:一副嬉皮笑脸的模样,毫无一点走进陌生环境的怯懦、羞涩与不安,和周围的环境显得很不协调。她是刚刚转进我班的学生王静。看起来这是个“不一般”的孩子。

开学一周,每个教师都忙忙碌碌的。但每天只要一走进教室,总有学生报告:王静不做值日,上课吃零食,借同学钱不归还,威逼同学帮她做作业……不厌其烦,办公室成了她经常光顾的地方。每次苦口婆心的劝诫,收效甚微,这真是一个“问题学生”。

一、关注问题学生,探究个性心理

于是我着手从她的家庭背景开始了解。这是一个不幸的“留守孩子”,一周岁左右时外出打工的父母离异后,她就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父亲母亲从此就只在她的梦里出现。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我又用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T)为孩子做了一次心理测量。测量结果如下:

测量总分:75分。

结合对孩子的观察,以及孩子心理测量表现,这个孩子在心理方面主要存在这样的几个问题:

1.自尊,又极度的自卑。王静与一般孩子相比,从小寄人篱下养成了她察言观色的行为习惯,一方面希望自己得到尊重,另一方面特殊的家庭和贫困的生活也让其自卑心理不断地增长。

2.认知失调,导致行为偏离。王静从小生活的环境,使她接受了过多的错误信息,加上缺乏正确指导,王静建立了对事物不正确的认知态度,在与社会的碰撞之中,按自己的态度指导自己的行为。如,她认为武力第一,于是与同学只要有一点不愉快,她就会竖起拳头。

3.意志力薄弱,惰性心理严重。王静先天智力水平不弱,一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同龄孩子,但在目标和困难面前更多地表现出意志力薄弱。更换新环境后她也表现出努力做事和学习,但不长时间后就对所做事情缺少热情,处于应付状态或直接放弃。

二、借助心理咨询方法,做好孩子的转化

针对王静的情况,我借鉴心理咨询中的一些理论和策略,开始了对她的转化之旅。

1.从沟通开始。由于童年期没有建立安全的母婴依恋,王静缺少对他人的信任。为了突破这道戒备的心理防线,首先必须和她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沟通开始:每天看到她的时候,我会对她绽放一个笑脸;课堂上当看到她的进步,我会亲切地拍拍她的肩膀;课余我们总会用拉家常的形式进行交谈。拉家常的方法一方面让孩子感觉自己是个成人,可以和老师平等对话;另一方面从老师那里获得了学习以外的情感,拉近了孩子与老师之间的心理距离。

2.改变思维和行为。一段时间的沟通后,我们的谈话内容变得顺畅,孩子开始主动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当我发现孩子错误的认知方式时,我会给予纠正;发现孩子错误的思维方式时,我会建议孩子换一种积极的思考方法,引导推想结果。这样帮她认识到了怎样才能减少不必要的烦恼,更愉快地生活。

3.适时强化。针对王静意志力薄弱、惰性心理严重的情况,还需要对她的学习习惯、学习的勤奋点进行强化,让她把课堂上认真坐得住、作业完成得了变成一个习惯的行为。我为王静建立了一个任务完成记录本,记录内容如下:

注:其他栏主要用于记录王静作业完成中的闪光点。

每天对她完成的作业及时记录,一周一总结。这样的方式把孩子每天的学习清楚地呈现在她的面前。

两个月后,经过和王静商量,我又把这个表格里记录的内容进行了扩充,从作业完成到课堂习惯、生活习惯、与人相处等多方面,并且每周、每个月都有阶段性的目标。

在与王静接触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我看到王静在一点点地进步:和同学争执少了,可以抬头挺胸地走路了,学习成绩从不及格变成了良好,做事变得有条理了……但我也知道对这样孩子的教育不是三五个月就能够成功,我会继续尽我所能地帮助她,让这个从小因“爱的缺失”,过多地接受错误信息的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国忠著《教师最需要的心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2.王登辉著《临床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

3.《后进生的转化策略》.网络百度文库,2010年10月。

4.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编写《心理咨询师三级》.民族出版社,200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