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研究的学术范畴和研究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3

当代青年研究的学术范畴和研究方法

孙志强

摘要:通过对我国当代青年研究理论和方法论的实际现状描述,对青年学科建设的艰难程度给予时代警示,揭示出中国青年群体变化速度之快,已经成为科研人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青年学学科体系的严峻挑战。只有从国情和当代青年的现状出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下,继续向青年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拓展,倡导跨学科的多元化联合攻关,才是青年研究的科学方法和必由之路。

关键词:青年研究学术范畴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2)03-0017-03

青年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领域,在中国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诞生到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可以称为诞生与兴旺的辉煌期。这一时期受拨乱反正、思想解放的形势影响,青年问题突出并引起国家和社会层面的关注,以及青年工作空前活跃等因素,使青年研究的大环境形成气候。各级各类青年研究机构纷纷成立,各级各类青年研究刊物相继问世,以青年学学科建设为特色标志的各类著述丰富多彩,与此相呼应的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程度。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可以称为相对平静与稳定的沉寂期。此阶段青年研究的领域日趋扩大,研究人员逐渐分化,一些机构开始走向转型。学科研究取向上注重客观、规范的学术探讨,研究人员能够站在较为宏观和中肯的立场上看待中国当代青年与主流社会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随着一些高等院校开设与青年研究相关学科专业的增加,一批受过良好学术训练的青年学子开始进入当代青年研究领域。第三阶段:21世纪后至今,可以称为开放的多元化争鸣时期。在这个阶段,信息化的全球化和全球的信息化给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巨大变革,身处其中的中国当代青年在面临更多选择和自由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文化心理冲突与生存压力,青年问题层出不穷,青年研究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因此当代青年研究在价值取向上更加注重学术规范,此时由于研究人员的学术基础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其研究范式也更加多元化和系统化。

一、青年研究学科化的建设的始点。

在《青年研究》杂志1983年10月召开的作者座谈会的会议纪要中写道:“新学科得以建立,大约先有一个经验描述的时期,这时还没有真正确立自己的对象和方法,只有自己的‘领域’或‘范围’,如青少年问题。在经验描述足以接触到本质的时候,才进入确立对象和方法的时期,才形成独立科学。当前的青年研究正处于这两个阶段之间。”这是青年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发展规律的论述的起点,对目前国内青年研究现状进行判断,现阶段我们仍然处于一个前学科的探索期,无论是对基本概念和范畴的抽象概括,还是学术理论和分析框架的把握,以及对学科方法论的确立,都远没达到一种成熟学科的要求。从‘经验型’研究范式转变到‘专业化’研究范式,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但是,绝不能因此就对80年代以来,以“青字号”为主体的青年学学科建设的成就给与否定。事实上正是由于80年代青年学学科建设的空前繁荣,才有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才有了青年研究的成果应用于青年工作实践所取得的巨大成效。同时,要从国情和当代青年的现状出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下,通过科学的程序,对收集整理的有关资料进行实证研究,对发现的转型社会青年现象给以合于逻辑的解释,通过新的提炼和新的概括,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青年学学科体系。

二、青年研究的学术内涵与方向。

在我国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中,青年研究归属于社会学一级学科中的青年社会学分支。与以往的青年学建构强调对青年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整体性、综合性、独立性研究不同。青年社会学更注重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来诠释青年现象,更强调学科本质的现实性、实践性和科学性。从研究对象上看,青年社会学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认识青年的整体。以青年为研究对象,注重考察其相关的社会背景和与社会互动的诸多要素,从宏观上把握青年群体的体系特征,分析“一代人”的时代特征。二是研究青年的社会属性。青年的社会属性是青年本质的集中体现,对引导青年的健康成长具有指向性意义。三是重视青年独自的个性。青年不仅是一个整体,具有共同性,而且作为青年的每个成员又具有自己的个性。对青年人进行个体的理论研究是青年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其主要内容包括:关于青年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基本观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研究;关于青年与社会、青年的一般特点、社会地位、社会化以及青年与社会互动研究;关于青年的生活方式和婚姻与家庭研究;青年社会群体和青年社会组织与青年运动研究;关于青年社会问题和青年成长影响因素的研究;关于青年工作和青年政策的研究;关于青年成长主题研究;关于青年素质结构和成分研究;关于青年学学科体系的建构及国外青年研究。此外,还有青年的社会行为、青年人格的确立、青年亚文化、青年需要、青年的职业生活、青年流动、青年成就、社会变革与青年现代化研究等方面。青年研究在以社会科学学科为主体的前提下,还要广泛借鉴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人类学、人才学、生理学、心理学、法学、美学等学科的知识,不断适应对青年群体复杂性和多样性研究的需要。

三、青年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探讨

社会科学理论一般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部分。基础研究是以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探索社会发展过程社会物质和精神现象运动的本质、特征、结构、规律,建立和发展范畴体系的创造性理论研究活动。其目的是追求真理,加深对社会运行的内在矛盾的认识,提高和扩大人类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认识能力。青年研究的基础理论主要围绕“青年是什么”的逻辑起点展开,进行概念、范畴、规律及理论体系架构等基本问题进行探索。通过对青年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青年身心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青年生存的现实性与发展的可能性这些社会矛盾本质角度切入,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的抽象和思辨,通过归纳、分析、扩展、假设、演绎等方法,对青年发生与发展的元理论作出科学的概括和解释,并以此形成独具学科特色的研究体系。

社会科学应用研究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阶段急需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其成果对当前或一个时期的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能产生社会影响和作用的创造性地获取新知识的科研活动。应用研究在社会科学科研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理论到实践的中间环节和桥梁。青年研究的应用理论要对当代青年成长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给予有针对性地解释,把抽象的理论概括转化为可以操作的行动指导。应用理论研究以服务现实为目的,提出或制定具有实施价值的规划、计划、对策、方法、体制、系统、程序等成果,在为党和政府制定青年政策提供依据的同时,也给广大青年和青年工作者正确地把握自己的发展提出了可供借鉴的参考。

具体到青年研究的操作方法可分为三个层面:在宏观上,由党和政府及相关部门针对青年事务和青年发展,制定总体课题研究规划,整合各方面的科研力量,围绕重点领域组织攻关。在中观上,以青年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为依托,采用跟踪调查和实证分析的专业技术,对青年群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问题进行考察。同时吸纳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力量,借鉴各类中层理论的精华,营造兼收并蓄的开放氛围。在微观上,以个体青年研究学者的学术方向为选择,对不同个体目标对象,进行主观——客观、静态——动态、近期——长期的观察,借鉴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展开各类青年群体不同生存状态的描述与分析。将一个个独立个案的突破,为青年研究的学术积累增加厚度,也使科研成果更加接近于真实。

四、与时俱进地建立马克思主义青年历史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当今中国青年群体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发展变化之快,已经使从事青年研究的人员感到力不从心,许多刚刚收集的资料来不及加工完毕就有可能过时。众所周知真正严谨的科学研究,必须从社会实际的事实出发,到生产社会的第一线去调查研究,搜集信息资料,然后进行加工整理,总结出新的规律和结论,可见收集信息加工信息是同等重要的,二者不可偏废。青年研究更不能忽视当代青年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信息,尤其是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青年作为最为敏感、变动最快的群体,这就要求青年研究工作者紧跟时代脉搏,紧跟青年脉络,与时俱进,把青年问题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来研究,从当代中国青年发展和变化的自身规律的特殊性和世界青年发展的共性中寻找突破点,反对研究青年问题的片面性和盲目性。要借助各个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知识,使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完成新时代青年问题。从青年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对政府的各项青年政策进行预测性、战略性和实效性判断研究。如此才能使当代中国青年研究真正具备理论与实际、分析与综合辩证统一的科学架构,成为不断地揭示青年自己运动的客观规律新学科。

从国情和当代青年的现状出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下,通过科学的程序,对收集整理的有关资料进行实证研究,对发现的转型社会青年现象给以合于逻辑的解释,通过新的提炼和新的概括,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青年学学科体系。在现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向青年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拓展,倡导跨学科的多元化联合攻关,要逐渐摒弃过去那种呆板的哲学推理的方式,或政治性口号式罗列问题的青年研究模式。要用社会学的方法,通过收集资料、归纳推理、事实印证来建立符合时代的青年研究。与其相适应,青年研究领域的研究范式、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也必须与时俱进。要主动破除本领域研究范围的“樊篱”,创新研究范式,拓宽研究领域,开展复合研究、交叉研究、横断研究,在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寻找新的增长点。要克服本学科研究工具上的“路径依赖”,主动吸收借鉴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科学化、计量化程度较高的研究工具,实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增强研究成果的信度和效度。要促进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协同发展,加快基础性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直接转化的频率,通过“小切人、大纵深”研究模式的创新运用,强化全局性研究与局部性研究的紧密结合。针对在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中出现的大量仅仅依据细微的共同点而形成的“小众化”群体,应广泛借鉴“全球化”“长尾”“众包”“隐形链接”等新兴网络理论,形成与实际状况紧密相连的新型研究体系和研究模式。

在我国社会科学的分类中,青年研究属于社会学学科的范畴。青年社会学作为社会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尽管还处在一个刚刚起步阶段,但已显示出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深入探寻青年与社会的关系,以及青年社会化中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规律,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进入新世纪,为了适应和指导青年,以及青年工作更好地发展,青年研究领域应该更加重视青年研究的学科建设。我国青年研究大量资料和一些重要的理论成果的长期积累,为青年学科体系建设创造了基础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党中央和社会各界对青年发展问题的高度重视,使青年研究由经验概括向学科化迈进有了保证。青年研究工作者要树立使命感和使命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论探索的勇气,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变化的视角中创新,不断攀登青年研究领域的新高峰。

作者简介:孙志强(1966—),男,辽宁省凌源市人,辽宁省青少年研究所副教授,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会秘书长,研究方向为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潜能开发与训练(辽宁沈阳,110003)

参考文献:

[1]刘春波、江洪.《应用青年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

[2]张华.〈关于青年研究的思考与前瞻〉青年研究,1997,(2).

[3]沈杰.《重视学科基本问题研究之必要性》青年研究,1997,(3)

[4]刘慧晏.《当代青年社会学》青岛出版社,1998年5月.

[5]黄志坚《.青年学在中国的发展.》中国青年研究,2005(3).

[6]谢昌逵.对中国青年研究的反思.当代青年研究,2007,(2).

[7]谷迎春、杨张乔著:《青年学导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出版。

[8]黄志坚著:《青年概论》,海洋出版社1992年1月出版。

[9]王绍玉、李卫中等《跨越转折——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报告》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4月

[10]江洪《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青年发展问题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2010.9

[11]江洪《辽宁青年发展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