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仕昌(北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广西北海536000)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8-0325-03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机械通气在救治小儿重症手足口病中的作用。方法对11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应用呼吸机治疗,7例脱机后9天痊愈出院,3例昏迷患儿生命体征稳定脱机,2周后出院,死亡1例。提出针对重症手足口病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患儿,护理人员应掌握呼吸机参数设置,严密观察患儿病情的血气分析,及时调整呼吸参数,准确应用治疗药物,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做好呼吸道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呼吸机护理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能通过空气、唾液或粪便传染的疾病。主要病原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EV71型不仅可引起手足口病,而且还引起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瘫痪等疾病[1]。同时可伴有神经源性肺水肿、应激性出血、呼吸抑制、循环紊乱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及时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治疗可控制病情发展,为抢救赢得时机。本文回顾性总结了2010年6-9月份我院手足口病区的11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应用呼吸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手足口病区自2010年6月-9月共收治重症手足口病应用呼吸机11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1.5-4岁,均有不同程度发热(38.5-40.8℃),突发心率增快呼吸急促或不规则,口唇发绀,面色苍白或发绀,惊跳,口吐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气管插管后吸出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
1.2机械通气的指征[2]:手足口病患儿合并下列情况之一者作为使用人工机械通气的指征:①呼吸节律的改变。呼吸频率大于40次/分,或者小于20次/分,并有缺氧表现者;②血氧饱和度低于90%,经吸氧不能改善者;③双肺出现湿啰音或啰音呈进行性,出现粉红色泡沫液;④动脉血气分析符合呼吸衰竭标准;⑤胸片状阴影在短期内呈进行性加重。
2救治措施
2.1常规治疗:立即给予吸氧,快速交替应用甘露醇和速尿以降低颅内压,合理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及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米力农,有效的抗生素防治继发感染,控制体温,减少氧耗,保护脑细胞等,以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并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2.2机械通气治疗:①立即建立人工气道:11例均采用经口气管插管②人工机械通道:机械通气前,用10%水合氯醛灌肠,同时使用简易人工呼吸器进行人工通气,做上机前准备。均使用北京易安520型呼吸机。③机械通气设量:11例应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或(SIMV+压力支持(PSV),气道峰压(PIP)15~30cmH2O,潮气量8-15ml/kg,呼吸频率20-45次/分,吸呼比1.0:1~1.0:1.5,吸入氧浓度40-90%,呼吸未正压通气(PEEP)8-12cmH2O。④脱机:10例患儿在病情好转,血气分析正常,意识清晰,自主呼吸恢复,原发病及并发症得到控制后脱机成功,脱机方式为由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PSV)过渡至PSV,再过渡至PEEP,然后脱机,呼吸机使用了4-7天。⑤拔管:脱机后带管观察30分-2h,脱机时各项指标仍保持稳定时进行拔管。
3护理
3.1病情观察:在进行机械通气期间,护士应时常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血压、脉搏、尿量、胸部体征、体温、皮肤、血气、痰等的变化。
3.1.1意识状态:观察病人是处于清醒、朦胧、浅昏迷或深昏迷状态,有无头痛及惊跳等。
3.1.2呼吸:机械通气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病人自主呼吸的频率、节律与呼吸机是否同步。机械通气后,通气量合适,病人安静;如出现频燥、人机对抗,多由于通气不足或痰堵,应及时清除痰液,增加通气量。
3.1.3胸部体征:机械通气时,注意观察两侧胸廓动度,呼吸音是否对称,否则提示气管插管进入一侧气管或有肺不张,气胸等情况。
3.1.4脉搏:机械通气时气道内压增高,回心血量减少,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反射性增快。
3.1.5体温:体温升高时感染的一种表现,也意味着氧耗量及二氧化碳产量的增多,除采用相应降温措施外,还应适当降低湿化器的温度,调整通气量和吸入氧浓度,改善呼吸道的散热作用;体温下降伴皮肤苍白湿冷,则是休克的表现,应找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3.1.6尿量:由于心输出量减少和血压下降,可引起肾血流灌注减低,血中抗利尿激素、肾素和醛固醛水平升高,使尿液的生成与排出减少。因此,机械通气过程中密切观察尿色、性状、比重及渗透压的变化。
3.1.7皮肤:皮肤潮红,多汗和表浅静脉充盈,提示有二氧化碳滞留;肤色苍白,四肢末梢湿冷,提示有低血压,休克或酸中毒的表现。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如表现表浅静脉充盈怒张,提示周围静脉压增高,循环阻力增加,应及时通知医生,对呼吸机参数进行调节。
3.1.8血气监测:血气分析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判断通气及氧合情况的重要指标,要及时、动态的观察,尤其是在机械通气开始阶段和病情变化时,并根据检查结合及时调节呼吸机参数。动脉血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结果的测定,故正确的采血方法是保证血气检查性的重要环节。
3.1.9痰的观察:根据痰量、颜色及性状的改变,正确判断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2机械通气的护理:用医用胶布稳妥固定导管,防止导管移位或脱出,准确记录气管插管的深度及导管的刻度。注意观察双侧胸廓运动是否对称,对肺部和腋下听诊呼吸音是否相同,胃部是否有气过水声,以正确判断导管的位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3气道湿化护理:启动呼吸机蒸汽湿化装置,湿化液选用无菌注射用水,湿度调节到32-36℃.痰液粘稠者按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或气管内滴药。保病室温度适宜,湿度50%-60%。
3.4适时按需吸痰:利用无菌技术吸痰,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减少肺部感染,维持气道通畅。但吸痰过于频繁又可导致不必要的气道粘膜损伤,加重低氧血症,引起患儿不适。所以应根据床旁听到痰鸣音,氧分压或氧饱和度突然下降,气道压力增高报警等吸痰指征进行适时按需吸痰。机械通气最主要的并发症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而VAP又能加重缺氧和呼吸功能障碍,使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严重影响患儿预后[1]。
3.5做好基础护理:①定时为患儿叩击胸壁,可使分泌物粘液引流至细支气管中,以减少肺内痰液的滞留。方法:手的形状,两手的手指指腹并拢,使掌侧呈杯形,以手腕力量,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律地叩击胸壁,震动气道,叩击力量适中,每次1-3分钟。②口腔护理2-3次/d,减少口腔细菌定植。③眼部护理:用无菌纱布覆盖眼部,或用眼部润滑剂,帮助病人闭眼,以防止并发症。④皮肤护理。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并定时翻身,减少褥疮的发生。⑤预防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时空气消毒,减少陪护,陪护者穿隔离衣或戴口罩,严格无菌操作,正确吸痰,合理使用抗生素。
4结果
11例患儿成功治愈10例,死亡1例,平均上时时间4.5天,平均住院天数13.4天,无1例出现明显后遗症,另1例系入院时即存在呼吸循环衰竭状态,虽经积极抢救治疗后仍死亡。
5讨论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由于病毒侵犯脑组织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出现昏迷。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进展快,短时间内可引起致死性脑病,肺水肿,肺出血,呼吸循环衰竭等[4],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因此早期发现重症患儿是抢救治疗成功的关键,选择适当的插管时机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选择合适的通气分式及机械参数的选定应根据不同年龄而定,因此应严格掌握呼吸机的参数调节,以最小的参数维持血气正常,避免出现氧中毒和过度换气等并发症,同时给予行之有效的护理,可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减少患儿病死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杨智宏,朱启榕,李秀珠等.2002年上海儿童手足口病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9):648-652.
[2]张笃飞.机械通气治疗小儿呼吸衰竭56例分析[J].重庆医学,2007,36(02):166-167.
[3]蒋文,曾群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7,22:21-22.
[4]赵永,刘胜林,郭玉淮等.25例儿童手足口病危重症的抢救治疗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8,15(4):319-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