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红梅(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初级中学陕西省汉中市723400)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106-01
初次接触部编教材是2016年9月,打开课本后,发现里面的新课文有七八篇,单元编排体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部编语文教材创新设计,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的方式组织单元的结构。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既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重视主流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又保证了语文综合素养的基本训练,每课一得,使教学过程有一条大致可以把握的线索,也有层级序列较为清晰的梯度结构,使得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训练更为清晰。
执教《植树的牧羊人》的第二课时,我总感觉压力挺大,部编教材自己未教过,可能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及重难点的把握有些许偏差。于是我再次学习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认真将七年级语文上册书的课文通读了一遍,明白了本册语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发兴趣,关注语文(大语文),立好规矩,打好基础。之后才敢去考虑《植树的牧羊人》的教学设计。
《植树的牧羊人》是法国作家让?乔诺的一篇小说,讲述了一个牧羊人在荒漠中默默无闻种树的故事,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赞美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品质和勤劳执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将这篇小说编入初中的课本,我觉得既有宝贵的文学价值,更有对学生人格上的陶冶滋养。学习中引导学生要抓住作者对人物的细致描写与景物的变化探寻幸福生活的真谛;带领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的情感,领悟文章主旨;使学生掌握默读的方法是我本节课要实现的三个主要教学目标(这一课甚至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的教学目标中很重要的一个是默读)。同时考虑到七年级孩子的实际学情,他们刚入初中不到一个月,对记叙文以外的其他文体比较生疏。但此节课又不允许我花更多的时间讲小说有关的知识。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紧扣“变化”,聚焦目标,以一线串珠的方式巧妙地组织教学活动,扎实训练,引导学生在默读中品词析句,掌握阅读策略,领悟主旨,解读文本,进行灵动对话。
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对那些篇幅较长,但情节简单、条理清晰的文章,在教学中总是紧扣文章中某个能统揽全文内容的词或句,使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一方面能有效地简化教学头绪,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富,于明析之中透露出细腻,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活动,让学生迅速找到对话文本的关键点,另一方面能带领学生围绕主问题展开与文本进行积极有效的对话,从而抓住“关键点”,深入地解读文本。
整堂课围绕着“变化”的主线依次展开。在教学中,我设置了以下问题:种树前,这里荒芜一片。种树后,这里生机勃勃,土地发生着变化。可发生变化的只有土地吗?还有什么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下面,请同学们默默课文,圈点勾画关键语段,找到你们所发现的变化,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研讨。
我以“变化”这一主问题为教学的突破口、切入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撷取相关的句段,在课本上进行圈点批注,讨论交流,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推测、品悟,探寻牧羊人最初种树的目的,探究他在种树过程中的环境的变化、生活的变化、心理的变化。围绕“变化”,聚焦故事情节梳理、语言的运用、默读方法的掌握分析等多重目标。学生小组合作,展开研讨。
明确板书:
关于小说的主旨部分和人物形象分析,我继续紧扣“变化”(牧羊人的心理的变化:痛苦到幸福,绝望到希望)继续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用圈点勾画的方式,在默读思考中,在交流碰撞中,学生对这位牧羊人的人认识也慢慢清晰起来,自然而然文章的主旨也就清晰明确。为了避免贴标签似的架空分析,我提醒学生一定要注意紧扣文本,为自己答案的呈现提供具体的依据,同时指导学生在默读时要有速度、要动笔、需过滤、求深度,得出个性化的感悟。
四十分钟的课结束了,回头想想自己的教学环节,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紧扣“变化”循序渐进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掌握了默读的方法,貌似教学效果不错。但说内心话,我觉得这节课有点“灌输”的成分。因为四十分钟的课堂,我老感觉学生是在被我拉着、拽着、推着往前走,缺乏那种自然而就的流畅圆润之感。也许是我对授课班级学生的学情估计分析不够,也许是我对部编教材的编写意图还未能完全掌握,也许因为是教学要力求环节的完整性……总之,不管出于何种的原因,授课后我都会及时总结,深入反思,力求有所点滴收获。比如紧扣“变化”,一线串珠,领悟主旨、解读文本的教学方法等;我会思考改进和优化的策略,比如学生课堂讨论的时间偏少,讨论不够充分、深入,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表现力较弱等。
最后,就用浙江省特级语文教师肖培东的话你我共勉:
我喜欢,看着孩子们的眼睛教语文。
浅浅的教语文,和孩子们的眼睛一样清澈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