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对日本审美意识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禅宗对日本审美意识的影响

邹珂

邹珂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大多数日本人既信神道教又信佛教,有的还信多种宗教,在信教者当中,信神道教的人占96%,信佛教的占76%,信基督教的占1.4%,其他占12%。佛教中禅宗对日本人的审美意识有重要的影响。

一:禅宗在日本的发展

二:禅宗

关于禅宗

“禅”,亦称“禅那”(Dhyana),原为古印度婆罗门教修行梵境的两种方法(瑜珈Yoga)之一,目的是通过苦修达到“梵我合一”的理想境界。在中国、日本发展的佛教诸派中,有一个僧人集团,它主张直接从佛教创始人那里接受的精髓与精神。它主张不依靠任何秘密文字,也没有任何神秘仪式。学术上称它为佛心宗,通称为禅。

在佛教中,禅定被看作认知佛教般若智慧的方法,即用冥想和感悟来体验佛性。

传说西土二十八祖菩提达摩运用禅法开宗立教,创立了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禅宗。

就其精神实质而言,禅宗蔑视权威,屏弃烦琐的逻辑思辨和深奥难懂的复杂教义,主张自我修炼达到解脱境界。

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日本禅源于中国南禅,但又与其不同。其区别在于,淡化了南禅的思辨性更多的注重实践性,弱化了南禅的严肃而突出了追求智慧的机巧性。

1.禅是什么

禅要求人心不受任何拘束,没有任何烦恼,甚至连全一的思想也会成为威胁精神本来的自由的障碍。

禅是知觉和感觉,而不是抽象或冥想。

禅的基本思想是与我们内心的活动接触,它不依靠任何外部的附加物,尽可能选择最直接的道路。禅除了在要求自己与他人沟通时之外,不需要任何中介。禅要抓住的,只是活生生的生命的中心事实,而且要以最直接、最认真的方法来抓住它。禅只是认识日常生活本身的事实,因此阿嚏就能在最平凡、最平稳的普通人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禅的中心事实是生活。

2.“一即多,多即一”、“万法归一,一归何所?”

“一即多,多即一”是直观,是体验。

“一”指“非一之一”而“多”则指“非多之多”。“多”是“一个永远变多的多”,而不是一个封闭的“多”。这里的意思是说,一是一个绝对的一,一即是多,而多即是一,由此以进,“万法”就会化为一种绝对空的一种绝对一。

3.“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科学和哲学需要语言而语言却是禅的障碍。禅完全依靠个人的体验,而不诉诸于理智作用系统的学说。因为后者拘泥于技术性细节,常是肤浅的,根本触及不到事物的核心。

禅厌恶中介物,连知的中介也厌恶。它是始终一贯的训练和经验。它不需要任何说明,因为说明只是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我们从中得到的只是对于物的误解和偏见。对于我们来说,禅就好象砂糖的甜味,只有亲口去尝,除此之外是语言是没有用的。

禅是要抛开人何媒体物通过直接的体验来把握的事物。

4.非逻辑的禅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善慧大士(497~569)所作的偈语

禅的教训语言常被当作不合理的,胡言乱语的东西,但正是这种不可思议表明,人类语言对于表达禅的深刻真理是不合适的工具,而且禅并不是应由逻辑来解释的问题。禅是要用直觉的方法才能领悟的。因为只有在人的内心深处经验到它时,禅才开始被理解。

禅所达到的结论,是用普通的逻辑推理始终无法得到的、在最深层的精神要求中的最后的满足。我们通常把“A是A”当作绝对的,而把“A非A”或“A是B”的命题当作难以想象的。我们不能突破这类理解条件。它太难摆脱了。但是现在禅以为,语言就是语言,在它之外没有什么其他东西。在这里我们可以类比为“能指”和“所指”的关系,他们的关系是一种随意性关系,除了历史的、文化的、民族的约定成俗外,没有任何内在的原因。禅的非逻辑性,就是要抛弃这些“约定成俗”的束缚。

语言与事实不相符时,也就是舍弃语言回归事实之时。逻辑在有使用价值时,它可以利用;而当利用它不灵时,或者超出它自己的范围时,我们就必须命令它停止。当语言对于表达这种精神的最深苦恼已经无能为力时,突如其来,我们在完全的实在之上(即时直接的体验)迎来了黎明,这就是禅的来临。我们开始知道“A”不等于“A”,知道逻辑是偏颇的,而所谓逻辑的东西其结果并不是非逻辑的。(“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可以不是约定成俗的)当我们视逻辑为根本时,我们被约束,丧失认清事实的能力,当我们是实在的主人时,语言失去了支配我们的权利。如果我们不想把锄称为锄,那锄永远不是锄。只要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就能使物拒绝名目的纠缠,更为精确地展示它本来的面目。断切这种名目和逻辑的束缚,同时也是精神上的解放。

禅对待的是事实,不是逻辑上和语言上的偏颇的、不完整的表现。直接简明是禅的精神。科学和哲学需要语言而语言却是禅的障碍。禅是要抛开人何媒体物通过直接的体验来把握的事物。在禅中,事实就是事实,语言就是语言,此外别无其他东西。

禅要求人们必须象鸟在空中飞、鱼在水里游那样生活。禅的的目的是人的生命和本来的无拘无束的自由,特别是原来的完全。即是说,禅要求发自内心的生活,要求不受规范的束缚,各自创造自己啊规范。

禅是非逻辑性的,是超逻辑性的。这也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原因。

三:禅宗的影响下产生的日本美学的一些特点

1.“一角”式、贫困性、单纯性、“空寂”“闲静”“孤远”

“一角”式、贫困性、单纯性、“空寂”“闲静”“孤远”的这些美学特点是由“一即多,多即一”、“有限即是无限”的观念影响下形成的。以“不全”表现“全”,以“一角”表现全体,“不全之全”的手法特点给欣赏者以绵绵悠悠的想象空间,是符合禅的“一即多,多即一”观点的。

另外老子在《道德经》里曾说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而禅也是要求我们要透过表象用心直接体验把握事物的真实,“五色”“五音”“五味”这些都是扰乱我们心绪的障碍,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贫困性、单纯性、“空寂”“闲静”“孤远”这些美学特点也是禅的影响下产生的。

2.非逻辑性、非平衡性、非对称性

之前说过禅的非逻辑性,我们就不难理解一些非逻辑性、非平衡性、非对称性的美学特点了。

禅对待的是事实,不是逻辑上和语言上的偏颇的、不完整的表现。禅是通过直接的体验来把握的事物。所以禅认为,不完整的形式和有缺陷的事实都更能表达精神。因为太完美的形式容易使人将注意力转向形式本身而忽视内部的真实。这和“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目的一样,就是不使人要不被习惯逻辑、表象所误导,要直接把握事物。因为太完美的形式容易使人将注意力转向形式本身而忽视内部的真实。所以可以说非逻辑性、非平衡性、非对称性的美学特点由禅的非逻辑性、“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反映。

四:茶道

“茶禅一味”茶道从另一方面讲,可以说是体悟禅的一种方式。

禅与茶道的相通之处就在于对事物的纯化。禅的目的是要剥掉人类为了自己的所谓神圣而制造的一切伪装而直到达对真朴世界本源的透悟.同样,在茶道中,人们也可以坐在松荫茅舍之下,手持简朴的木纹茶碗,口,品新鲜、清爽的香茗,在秋风吹到松叶的沙沙声响中,体味着自然界的永恒和人生的归宿。贯穿于整个茶道之中的理念,铃木大拙把它们归纳为“和、敬、清、寂”四个字。

“和”,即宁静、和悦,这同禅寺中修行的气氛相同。

“敬”,即对自然的崇敬和对茶道中简朴器具的欣赏,这同禅中以诚实心灵去观照自然的实践相通。

“清”,是茶道环境的清洁、整齐,这同禅中清净妄心的主张一致。

“寂”,早茶人独居茶庵时的一种闲寂、孤远之情;而禅也正是离开喧闹的尘世,在寂然观照,独坐冥想十去体悟佛的本性.

茶道其实就是悟禅的一种修行。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曾经说过:“茶室品茗是修行得道的最好办法。打水、取薪、煮水沏茶,供于佛,施于人,自己也渴上一口,室内有花有香,人人都可以从这里寻找到佛祖的胜迹。”茶道其实就是在家悟禅,所以说“茶禅一味,味味一味”。

五:枯山水

13世纪时,在禅宗的影响下,日本园林开始摈弃以往的池泉庭园,而是使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园,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以期达到让修行的僧人从中领悟禅宗的意念的目的。因此,禅宗庭院内,树木、岩石、天空、土地等常常是寥寥数笔即蕴涵着极深寓意,在修行者眼里它们就是海洋、山脉、岛屿、瀑布,一沙一世界,这样的园林无异于一种"精神园林"。后来,这种园林发展臻与及至--乔灌木、小桥、岛屿甚至园林不可缺少的水体等造园惯用要素均被一一剔除,仅留下岩石、耙制的沙砾和自发生长与荫蔽处的一块块苔地。其主要特点,是用山石和白砂为主体,用以象征自然界的各种景观。如白砂可以代表大川、海洋,甚至云雾,石头则可寓意大山、瀑布等等。

“枯水庭院”即是不使用水而仅以岩石、沙子来创造缩小了的大自然,以象征自然的本色。“一即多,多即一”以小显大。

参考书

《禅学入门》铃木大拙

《禅与日本文化》铃木大拙

《禅学与艺境》刘墨

《东方美学史》邱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