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中医院影像科河南郑州4512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灌注成像对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3例经临床诊断为TIA的患者(观察组),并选取15例同时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患者(对照组),所有患者进行CIP扫描,并记录TIA发作时间,对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并对患者感兴趣区的MTT、CBV、CBF值进行测量,将两组患者的各项测量指标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检查之后,对照组CT平扫没有异常现象,其MTT、CBV、CBF分别为(5.6±0.5)s、(3.8±0.4)ml/100g、(42.6±9.3)ml/(100g·min)。观察组患者CT平扫也没有异常现象,其中25例患者发现和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与对照组相比,MTT延长,CBV和CBF有所降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灌注成像对椎基底动脉TIA的诊断具有非常高的敏感度,在临床诊断椎基底TIA的时候,可以提供有利的影像学资料依据。
【关键词】CT灌注成像;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血缺血发作;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1-0104-02
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比较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对TIA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可以对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长时间以来,针对椎基底动脉TIA的临床诊断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和病程来分析的,影像学对其诊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用CT灌注成像可以对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状态进行检测,能够较早的显示脑血流的变化情况[1]。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椎基底TIA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状态进行评价,研究CT灌注成像对椎基底动脉TIA诊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3例经临床诊断为TIA的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段为43~75岁,平均年龄为(59.34±6.87)岁。其中有2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眩晕,伴有恶心呕吐的有15例,9例共济失调,7例平衡障碍。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超过4分14例,小于4分19例。另外,选取15例同时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段为45~78岁,平均年龄为(61.12±2.36)岁,所有健康体检这均无脑外伤史、脑血管史、炎症史等。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针对观察组患者在症状发作后24小时到6天之内进行CT检查,首先进行平扫,之后开始CTP扫描。CT平扫的参数是以眶耳线为基线,管电压为120KeV,管电流为250~280mAs,层厚和层间距为5mm,扫描的范围为25cm。CTP扫描的时候需要选择脑小脑角层面作为感兴趣层面,并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过肘静脉快速的注入50ml的非离子型碘造影剂,之后以扫描速度为1层/s,进行cine扫描,其管电压120keV,管电流300~330mAs,扫描范围20mm。15名健康体检者的扫描方法和观察组的扫描方式相同。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涉及到的计量数据局采用平均数(±)和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组间单因素方差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通过检查之后,对照组CT平扫没有异常现象,其MTT、CBV、CBF分别为(5.6±0.5)s、(3.8±0.4)ml/100g、(42.6±9.3)ml/(100g?min)。观察组患者CT平扫也没有异常现象,其中25例患者发现和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与对照组相比,MTT延长,CBV和CBF有所降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1所示。
表1TIA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CTP参数分析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椎基底动脉TIA主要是以小脑和脑干症状为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在24小时内症状会完全消失,但是症状会反复发作。TI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够明确,主要有微栓塞学说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学说。当今,TIA的诊断主要是以临床症状为主,体征以回顾为主,缺少影像学的资料为诊断依据。近年来,随着功能影像学的研发,人们发现具有典型TIA临床经过的患者具有相应的异常影像学表现,通常会利用MR扩散成像对TIA进行研究。另外,CTP是在快速静脉注射对比剂的时候,对选定的层面进行动态联系的扫描,并获取层面每一像素的时候密度曲线,然后使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组织灌注状态的参数,并通过这种方式来评价组织器官的灌注状态[3]。其中主要的参数有MTT、CBV、CBF。由于CTP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操作方便、成像快、准确度高等特点,同时还可以同时获取多个血流参数,在对椎基底动脉TIA的诊断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尽管CTP可以为TIA早期评价提供有效的依据,但由于技术的局限性,CTP还具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主要集中在Z轴覆盖范围不足和相对较高的照射剂量等方面,在今后的发展中,还需要对CTP技术进行有效的改进,从而使得CTP技术能够更好的应用于椎基底动脉TIA的检测和诊断中。
综上所述,CT灌注成像对椎基底动脉TIA的诊断具有非常高的敏感度,在临床诊断椎基底TIA的时候,可以提供有利的影像学资料依据。
【参考文献】
[1]高培毅,林海燕,黄新宇,等.脑梗死前期脑局部低灌注的CT灌注成像表现及分期[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0,37(10):882-886.
[2]王薇玲,张茁心.急性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现状[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9,21(04):189-191.
[3]刘禄清,刘青山,李纯伟,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CT灌注表现[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1,15(02):238-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