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莞设计部523000
摘要:绿色建筑就是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使建筑在使用周期内能够即不浪费资源又能保护环境。随着世界资源的逐渐贫乏,节约型社会的建立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这也是建筑行业的一个挑战,所以绿色建筑就被提上了日程,而绿色建筑中的核心就是节水,也就是要从给排水工程做起。因此,对建筑给排水专业设计进行探讨意义重大。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专业设计
引言: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为满足广大居民对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不断改善的需求,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建筑发展的一个趋势,就给排水专业而言重点就是节水、节能、水资源利用。
一、住宅项目绿色建筑设计
1.1对于达标条款的整体规划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条款分为三类: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控制项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件,必须无条件地全部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为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可选条件,其中优选项是“难度大、综合性强、绿色度较高”的可选项。优选项的价值较高,其价值在于超出了本专业的范围,当一个住宅项目希望评定绿色三星时,需要各专业共同努力,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9条优选项中的5条,优选项对于每个专业来说具有相当难度。当其他专业合计只能达到4条时,这一条就是至关重要。
1.2关于中水系统的设置问题
根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第5.3.1条的规定:水源型缺水且无城市再生水供应的地区,新建和扩建的建筑宜设置中水处理设施。我国中部及南方部分地区水系相当发达,水面所占比例很大,故不属于水源型缺水地区,不建议此区域住宅小区设置中水同用系统。具体到每一个项目中,中水水源应优先考虑采用城市市政再生水系统。在住宅小区内没置中水处理设施,主要有以下不利因素:首先,会有产生污染性气味的可能性,对住宅小区的品质产生不利影响,虽然在选址时可以尽量考虑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游,但选址的决定性因素往往是排水管网的走向,处理厂需要尽量布置在管网末端,以便最大程度地收集污水,并减少管网长度,所以不满足夏季主导风向下游的概率较大;其次,污水管网系统经济性较差,如果仅收集处理生活排水中的废水部分,而不处理污水部分,则需要在建筑内部采用污废分流的管道系统,室外部分也需要布置两路排水管网,大大增加了管网造价;如果收集处理全部的生活排水,则水中的有机物浓度必然大大升高,对于中水处理工艺要求增高;在住宅小区中设置中水处理没施,一方面,处理规模小,处理程度低,性价比差,另一方面,建成后的管理,需要有专业人员监督运行和日常维护,这是普通物业管理人员难以胜任的。现在许多城市在开发新区的初期就有再生水处理厂的规划,虽然尚未建成,但规划部门已要求区内所有开发项目均应预留再生水管线位置及相应的接KI措施,等将来再生水厂建成后即可投入使用,因此在这些区域不建议住宅小区设置中水系统。
1.3绿化及道路浇洒年平均天数的确定
年绿化浇洒天数有几种不同的取值方法,分别是:一年365天、降雨天数需要扣除、降雨日及其前后各1天需要扣除。这三种取值方法各有合理性。一年365天是认为规范中每天用水量定额考虑了全年平均;降雨天数需要扣除则认为降雨日就不需要浇洒用水量;降雨日及前后各1天需要扣除则认为降雨日及其前一天和后一天均不需要浇洒用水量。应该说这三种取值方法也各有不合理的地方:第一种完全不考虑降雨,不尽合理,毕竟规范没有说明已经考虑了全年综合平均的因素,后两种考虑了降雨但是没有考虑量的问题,降雨日表示日降雨量不少于1.0mm。
1.4雨水收集池容量的确定
关于雨水收集池的容量设计,按照规范要求雨水收集池应能收集除去初期弃流以外的全部雨水,经过这样的计算,水池容积往往相当大,曾经计算过一个项目,水池容量达到了1000m³以上,起初以为计算有错误,但后来看到设计手册上有一个例题,项目和我们的大致相当,计算结果也确实达到了1000m³以上。经过与概预算的工程师了解,做这样一个雨水池土建造价至少要200万元,另外按3m水深考虑至少要300㎡,换算到6㎡一个车位,则至少可以布置50个车位,这样算来,其经济性很差,可操作性很低。
通常的计算方法是按照蓄积天数来考虑,即储存几天的雨水使用量,考虑降雨天数的不均匀性,将一定天数的雨水使用量储存起来,在下一场雨到来前可以使用上一场雨的量,这样既提高了雨水利用量,又减少了对市政管网的压力。储存天数,应结合各地的气象条件确定,年降雨日较多地区,因为降雨间隔较短,天数可以取值较小,一般可以考虑3~5d。年降雨日较少地区,因为降雨间隔较长,所以天数可以取值较大,一般可以考虑7~10d。雨水收集池通常分为调节池和清水池两个部分,调节池用于在降雨时蓄积雨水,清水池则是用于暂时存放处理过的可以直接利用的雨水,当需要使用时,再由提升泵从清水池提升至用水管网。调节池容量应占到总容量的绝大部分,而清水池容量应该比重较低,毕竟在清水池中停留时间太长,水质会更容易发生变化。
二、公建项目绿色建筑设计
公共建筑的非传统水源利用率相对容易达标,毕竟公共建筑中,人数的指标相对较低,而绿化景观的指标却常常高于住宅,即便是非传统水源利用率指标的一般项和优选项均高于住宅项目,仍容易满足要求,甚至能够超出许多。尤其是办公楼,相对于旅馆和商场等居住建筑和人员密集型场所,其用水定额中,根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的拆分,冲厕占60%~66%,这个部分如果再采用雨水回用的话,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往往可以达到60%,甚至更高。曾经有相关宣传资料,国内申报绿色三星的办公建筑,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60%以上的项目确实不少。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公共建筑节水部分,对于优选项的要求也只有40%。对于申报绿色三星项目而言,优选项是一个很有份量的得分点,可以分担其他专业的压力。
三、利用太阳能加热节能技术
太阳能是可以充分利用的绿色清洁的能源之一,尤其是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通过利用太阳能对生活用水进行加热处理的系统等。太阳能处理和运用的技术已经不断的成熟和发展,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充分利用好太阳能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建筑物自身的结构特点,及其太阳能的利用,采用相应的科学太阳设施安装工艺,这主要由于太阳能设备安装工艺不同,其采集的太阳能以及太阳能的转化效率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必须各地建筑特点实施区分和处理。
结束语:
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给排水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其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必须要加强给排水设计人员的节能意识,在设计工作中将节水设计放在首要的位置,全面提高能源的高效利用,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建筑用水在水资源利用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所以做好绿色建筑的给排水专业设计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肖雨露,杨河.试论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8)
[2]刘卫,杨静.谈绿色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J].山西建筑,2011,37(33):128-129
[3]李凤云,王前进.绿色建筑给排水专业设计要点探讨[J].建设科技,2014,0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