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峰吴会战(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安徽阜阳236000)
【中图分类号】R73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6-0215-01
血管瘤常发生于口腔颌面部,其中以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瘤较常见。我科从2005年3月到2010年3月采用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41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1例海绵状血管瘤,其中男性27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者39岁,最小1岁,平均年龄14.5岁。血管瘤范围最大6cm*5.5cmcm,最小1.5cm*0.8cm,平均为3.5cm*2.3cm,部位,颊部12例,唇部10例,口底部9例,舌部7例,软腭部3例。
1.2治疗方法。①患者均经临床检查和无菌注射器穿刺检查确诊为海绵状血管瘤;②确诊后作胸透、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结果正常即可经行治疗。对注射次数多,用药最大者注意观察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变化;③每次治疗用平阳霉素8gm加地塞米松5gm,2%利多卡因5ml共同溶解后备用,对于范围局限位置较浅的血管瘤可在瘤腔周围加压,阻断瘤腔的血液供给,对于范围较大或位置较深的血管瘤可在局麻下行瘤腔周围荷包封扎,已暂时阻断血液供给。每次注射尽可能抽尽瘤腔内血液,进行多点注射,直到瘤腔充盈。④每7-10天重复治疗一次,直到瘤体消失,本组病例注射最少2次,最多6次。上述治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评估疗效。本组最大用药量48mg,最小药量8mg,平均药量21.5mg。
1.3疗效标准
①治愈:经治疗后瘤体消失,局部皮肤粘膜颜色正常,无外观畸形和功能障碍,体位移动实验阴性,随访一年无复发。②显效:瘤体缩小60%以上,体位实验时间延长,颌面部畸形明显减小。③无效:患者在治疗前后各体征无明显改变。
2结果
本组41例,治愈36例,占87.8%,好转5例,占12.2%;总有效率为100%。
不良反应:平阳霉素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发热,局部软组织轻度肿胀和溃疡。本组病人有5例出现低热反应及局部软组织轻度肿胀,无溃疡发生;低热病人24小时后体温恢复正常。肿胀3-4天后完全消退,无明显不适。经全身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未见肺部出现病理性改变,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正常。
3讨论
随着血管瘤超微结构研究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海绵状血管瘤属于静脉性血管畸形,它是由大的血管腔构成,血管显著扩张形成腔窦,管壁很薄,为一层内皮细胞。腔窦内大多充盈血液,期间见菲薄的结缔组织为隔。当窦内有血栓形成时,可发生机化和钙化。因好发于口腔颌面部,生长快,受刺激时易发生溃烂,感染和出血,常破坏面部,妨碍口腔功能,主张积极治疗。在采用瘤腔药物注射治疗血管瘤的方法中,使用鱼肝油酸钠治疗海绵状血管瘤为临床上常用的传统方法,但其局限性很大,并发症多,注射该药易形成大血栓,导致严重的组织肿胀,坏死和出血,并在原瘤腔处遗留较大的疤痕组织,进一步限制了在口腔颌面部的应用。
平阳霉素是一种抗癌的抗生素,是单一组份的争光霉素A,由平阳霉菌产生。其通过抑制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影响代谢功能的一种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癌药物。该药物可经静脉,肌注和瘤腔注射给药,不良反应和毒素副作用小,主要是发热,胃肠道反应,较严重者有肺炎样症状或肺纤维化表现。据文献报道高浓度平阳霉素可使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萎缩变性,血小板粘着,微血栓形成,导致间质肺炎和肺纤维化。因此临床上利用平阳霉素治疗肿瘤时这一副作用的发生机理来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用平阳霉素行海绵状血管瘤瘤腔注射,使瘤腔内药物浓度增高,致窦腔内的内皮细胞萎缩变性,消除瘤腔,从而达到治愈海绵状血管瘤。
地塞米松可以增加血管吸收性的感受性,对血管瘤的增殖的抗同化和血管吸收作用,促使血管瘤退缩。因此,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合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另外,地塞米松还具有抗炎作用和减轻水肿作用。利多卡因作为平阳霉素及地塞米松的溶媒,注射时具有局部封闭和止痛作用。
全部病人均在门诊治疗,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疗效肯定,因此使用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简介:张峰,男,出生于1965-8-9,毕业于皖南医学院本科,口腔科主任/主治医生,主要以口腔颌面外科为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