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英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罗汉小学430315
在教学中,多年来采用的直观演示,对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演示教具时,学生只能看,不能人人动手,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不但教师要有教具,学生还要有学具。实践证明,学具对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起了积极作用。
一、操作学具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1.用学具学数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具有好奇、爱动的特点,他们很愿意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他们更喜欢研究新的问题,发现新的规律。用学具学数学,可以促使每个学生都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去,他们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人人都要动手操作,认真思考,并作出相应的回答,学生被真正推到主体的位置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时要动手操作,有时要动口陈述操作过程,交流悟出的算理,总结出新的结论,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思维新的结论,从而独立获取知识。因此,采用这种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同时,老师也能随时得到每个学生的反馈信息,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2.用学具学数学,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虽然是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但学习某些抽象的数学知识,仍离不开前一阶段的思维形式。因此,当儿童最初学习概念和计算方法时,仅仅通过对实物或图形的观察是不够的,还应让他们更多地去尝试自己操作的体验,光看不如又做又看,丰富地感知材料,发展多方面的知觉,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源泉。从动作感知到表象,再抽象上升到理性认识,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
3.用学具学数学,多种感官参加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操作学具时,还要动口说一说操作过程,由出声表达到默语默想,由对现象过程的描述到用数学语言的概括,达到掌握知识和思维活动的目的。另外,在老师的指导下,操作的顺序性又可以促使语言的条理化、完整化。同时通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然后把得出的结论,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借助语言概括成定义、法则、公式等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怎样通过学具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把握恰当时机,进行学具操作
(1)建立某些起始概念。
例如,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这—起始概念时,就需要运用学具操作。可以这样进行:让学生取出11根小棒,并提出要求:“这11根小俸怎样摆在桌面上,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1根呢?”学生开始摆小棒,有的将11根整齐地排成一大排;有的摆成10根—堆,零1根;有的把11根分成任意的两堆。教师引导学生对几种摆法进行比较,选出最佳摆法。
大家一致认为“10根一堆,零l根”的摆法最好。再让学生将10根捆成一捆,表示—个“十”。这样操作与计数紧密结合,使学生明确地认识了新的计数单位。
(2)区分某些易混易错的数学知识。
如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从外观看均有“2”、“兀”、“R’,但“2”的位置不同,含意也就大不相同。尤其是有些旧知识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起负迁移作用,如学生学习了“比多”、“比少”应用题后,往往会在头脑里形成“比多”就是“加”、“比少”就是“减”的暂时联系,再学习相应的逆向问题时,经常发生错误,虽多次纠正,仍不易分清。对于这些易混易错的数学知识,进行学具操作,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推导抽象的公式和法则。
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求法时,可这样指导学生边操作边思考:先用透明的方格纸量第—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3厘米),把透明的方格纸覆盖在长方形上,数出长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使学生初步认识到长方形的长边,每一排可摆4个l平方厘米,宽边可以摆3排,一共有12个1平方厘米,长方形的面积就是12平方厘米。接着要求学生量另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但只准放在方格纸的上面量,学生很快想出通过长方形四周的方格,想象出长方一占方格数是24平方厘米,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其面积的关系。最后教师要求学生不用方格纸,计算第三个长方形的面积,学生很快地想出用尺子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后,计算出它们的面积,通过学具操作,让学生逐步抽象概括出计算公式,他们理解得深,就会牢记不忘,正确运用。
2.在学具操作的全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操作要有明确的定向。
在学习某些数学知识前,进行学具操作,目的是帮助学生亲自获得必要的具体的感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作出准备。
(2)在操作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展其思维能力。
操作学具是完成教学目的的手段之一,但学习基础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完全依赖于操作,或只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的水平上,因为直观只是抽象思维的出发点,所以学具的使用应适时、适量、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