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云霞山东省栖霞市庄园中学265300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媒体已成为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辅助手段。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首要原则是要保证语文教学按照自身科学性完成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同时要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其次,多媒体手段的使用要能够适应并与多种教学形式自然结合,有效化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趣求知
兴趣是引发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动力,创造良好的情景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条件,而多媒体教学恰恰是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兴趣中最有效的辅助手段。把多媒体引入语文课堂,不但能够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运用多媒体教学,还增强了课堂的密度,提高了信息的容量,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的使用无疑增强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春》这课时,先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使学生对四幅图画有了整体感知,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导入课文,春天是一幅画、春天是一首诗、春天是一个迷人的季节,花草的画面配上和谐的旋律,一下子把学生引入到生机盎然的春天。这样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引入课题,使原本在自然界中才能享受到的美景搬到了课堂,在感觉和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给学生视觉的享受,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优化朗读训练,提高审美能力
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能唤起学生爱憎的情感,而且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童话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会触及人的心灵世界。”通过多媒体,生动展现课文中各具特色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情感,从而读出真情来。例如,教学《冬日看海人》一文,文章开始没有直接写看海人如何去看海,而是先写他二十多年前去看电灯的经过。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份敬业的精神?所以,先投影出那所破烂不堪的学校,再运用抽拉片演示“看海人”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行走,紧接着又演示电话,电视,电熨斗等,直到学生头顶上出现那盏明亮的电灯和“冬日看海人”眼中的泪光。这时,再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看海人”的举动和精神已深深感染了学生,他们读出了平凡的小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伟大的敬业精神。一个人只有对工作无限热爱,才会积极工作,看海人正是凭借着对事业的这份热爱,才有冬日看海的不寻常的举动,他的行动缘于对事业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由于利用了现代技术的声、光、电创造出一种形象直观的现代氛围,使语言教学从单调的文字描述中解放出来,在学生面前展现的是文字、语音、形象、色彩这一新奇的美,这种美感会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的形象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课堂,加强了学生对语文问题的想象和理解,打破了教师只凭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能上课的局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凭借其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本中有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困难。尤其是书中的插图,它是静止的,只反映事物变化的结果和瞬间,而事物变化的过程不能说清楚。如果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利用多媒体创设动态情景,并以鲜明的色彩、优美的声音、活动的画面把变化的全过程展示出来,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综合刺激,这很适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能全面正确地把握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对重难点的消化和理解。那么既可以突破知识的难点,又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维导向由模糊变为清晰,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增强教学效果,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看云识天气》一课,主要特点是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看那飘浮的云彩,这大自然的文字,这天气的“招牌”该如何解读?这对刚上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和体会的,虽然平时学生对云彩的形状有一些观察,但留在他们脑海中的记忆是断续的,在短时间内要全部回想起来并去想象课文中提到的各种形状的云彩,的确有些困难。在教学中,首先在资料库中提取的各种云彩的图片自制VCD以及配上音乐的范读录音,课堂上再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得到直观的感知,形成形象思维,起到化抽象为形象,变深奥为浅显的作用。
四、运用多媒体可以强化知识的记忆
按照人的思维规律,第一次接触到的知识信息,如果是强烈的思维刺激,那么这个知识信息将永远经久不忘。反之,第一次的刺激是平淡的,那么这个信息在头脑中会瞬息即逝。多媒体辅助教学,它能同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思维,眼看、耳听、脑想、手动,在大脑中形成多个兴奋点,通过对多种感官的强烈刺激,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强化第一感知。可见,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强化知识的记忆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总之,多媒体在语文课堂的运用,能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宽思维境界,使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敏捷性等方面得到训练,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出良好的学生素质,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