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君秀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冯卯镇中心小学277214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德育教育尤为重要。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把德育教育渗透到知识的学习中,是十分必要的。
一、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教育强调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强调素质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绝不能忽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小到一个词语,大到一篇文章,语文教师必须紧抓不放,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意识,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边读、边想、边做,让学生感受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励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的意识,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和传统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
正像哲学家罗曼·罗兰曾经说过:“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没有伟大的艺术品,伟大的行动者。”小学语文教学大都是用文章潜移默化,用词语熏陶感染,把德育教育浸透到日常行动中。
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好人,成为自己想要做的好人。做事先做人,做人有社会行为规范、道德要求,做事可以张扬个性,展示自己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必须使每个学生明白,而学生守则的落实必须靠广大学生自己,教师要教育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要求,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如《丰碑》一文中,“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衣服紧紧贴在他的身上”,要怀着对冻死的老战士的崇敬,要读出一种庄严、悲痛的情调,语速较慢,句调平直,学生们通过阅读,感受到了今天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2.以英雄人物为榜样,树立前进的方向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行动的一面旗帜,是学生追求的方向。
如《白杨》一文中,让学生默读“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几棵小树正迎风沙成长起来”,这一内容可以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加以理解。“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深思?”沉思什么?为什么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启发学生思考树和人的关系,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在爸爸的教育关爱下,会像小树一样,将来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
现在小学语文课涉及的德育方面的文章有几百篇,内容深刻,方方面面无所不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教育学生看着别人对照自己,从中找到榜样的力量。学生通过学习就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正如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的:“教学中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教育,就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只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3.在学习中进行思想教育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计场景,深入挖掘,准确把握住课文的内容,形象逼真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
如在讲《草地夜行》一课时,笔者用充满激情的语调讲解全文,这位老红军为了帮助一个掉队的小红军赶上队伍而深陷泥潭不幸牺牲,他的感人事迹充分说明这位老红军忠于革命、舍已救人的崇高品德,同时也反映了小红军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学生们对先烈们肃然起敬,自然受到熏陶。与此同时,又引导学生理解革命先烈为革命为祖国而献身的事迹与今天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今天幸福优越的生活、学习环境的关系,让学生懂得幸福是无数烈士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三、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关键的一点是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但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尽量多表扬少批评,用夸赞取代惩罚,多给学生一次机会、一个面子,多与他们沟通,他们就会受感动,会比过去做得更好。
如《小草和大树》一课,为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笔者创设了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情境,使他们进入角色,组织学生表演夏洛蒂向骚塞写信赐教的过程,再让学生朗读夏洛蒂三姐妹奋斗的经过,这就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必须不怕吃苦、不怕挫折,要在逆境中奋斗,才会成功,才会受人称赞。
总之,德育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只有正确处理好德育和教学的关系,使二者融为一体,把握教材的思想性,遵循德育教育的阶段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组织活动的实际性和长期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