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瑞赵馨颖
[摘要]工科大学生教育是培养既有丰厚的理论素养、又有很强的操作动手能力的工程师型、技能型人才的教育。要提高工科大学生的教育水平,就要针对工科大学生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要让学生能有一个很好的职业前景,就要在科技道德素质教育上下功夫,就要让学生有“三个会”的素质。即会做人、会学习、会创新。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教育素质教育“三个会”
工科大学生教育具有职业技能性和创新思维性教育的两重性。职业技能性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面向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1]。创新思维性教育则包含有科技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职业技能性教育是专业科教育的内容,本文主要是从科技道德教育的角度分析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从科技道德的角度看,对工科大学生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就要重视对大学生“三个会”的培养。即让大学生要会做人、会学习、会创新。
一、工科大学生首先要“会做人”。在现代的众多企业中,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对这一问题所做的调研中,得到最多的回答是大学生应该具备最基本的道德素质。因为专业技能固然必不可少,也很重要,但是还有一个比专业技能更为重要的素质就是个人的品格素质。专业技能即使在校园里没有学的特别好,但是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在社会的实践中,也是能较快地学会适应,而一个人的道德品格素质却是一个长期的修养陶冶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假如一个学生刚走上工作岗位,不懂得机床的具体操作方法,但只要有一颗求知的心,认真向老师傅学习,不耻下问,相信会很快学会运用、掌握要领。常怀一颗求知的心,勤奋踏实就属于科技道德素质的范畴。一颗认真、勤奋踏实的心是属于思想道德教育的范畴,如果一个学生不具备这些最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质,那么即使掌握了很好的专业技能,在日后的工作上也很难有进展,因为他不知道进取、完善。因此,大学期间的道德教育的是否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未来走向。
在之前的大学教育中,知识能力教育是最重要的,但是随着在高校里各种问题的出现,如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和不良思想的影响,一部分大学生知行背离,在思考人生价值时产生了不少困惑,个别学生甚至出现了错误的人生观。如受到享乐主义、金钱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影响,这引起了人们对我国高校教育的思索。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意见》的重要文件,从文件的颁发可知我国教育模式在不断完善,教学关注的焦点在“以人为本”的思想下走得更加和谐。故此,在工科院校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尤其是对其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应采取积极合理的方式,纠正很多学生存在的问题。
要以情感打动人。人类最完美的表征就是人类情感。在我国教育环境中,情感教育是永恒的话题。如今,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学生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代已赋予了情感教育新的内涵。作为教师,应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德化人”,“以才服人”固然重要,但如果离开了“以情感人”,教育是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因为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单纯的知识传授,不可能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健全的国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情感教育得以实现的因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中国自古传诵至今的俗语。它说得好,点明了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说明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教育中,应该以情感打动人。情感教育的方式要远比批评、绝对制度和理性的教育方式更能使学生尽快地接受、吸收、运用。[2]
同时要尊重学生人格。大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独立人格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老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建立在引导之上的应该是尊重,没有被尊重的人格很难形成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给学生发言的权利,让他们学会形成自己的判断,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在走入社会之后,永远是能够发言的人。在平时的教育中,老师应该及时地观察到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当然,在批评的时候,也应该采取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之下的批评方式,使之能欣然接受并加以改正。尊重学生人格的过程,也是一个让学生潜移默化受教育的过程。会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形成自觉的意识。[3]
二、要让学生会学习。世界上最有用的知识是会学习。目前我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代,也同时走进了世界范围内知识爆炸的新时期知识爆炸不仅体现在知识量的扩张知识更替的速度上,也体现在知识传播渠道的拓展上据互联网上的报道,近30年产生的知识总量等于过去2000年产生的知识量的总和;到2050年,目前的知识只占届时知识总量的1%虽然这些数据正确与否无从考证,但确实能感受到,当今新科学技术涌现量之大,知识老化速度之快,使每个人惟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在这迅变的时代中生存发展和成功工科大学生课程建设和改革强调形成学生的基本发展能力,就是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强调的已经不再是知识量的积累,而是将知识作为载体,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4]
在科技发展迅猛、经济结构激烈震荡的今天,人们一方面越来越感到固守一门成熟的技能不再能保证终身的职业无虞,因此更加注重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另一方面职业分工的日趋扁平化,一个人职业的变化程度频率越来越剧烈,多年前的那种一辈子从事一种职业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面临新的工作情境时,如何从容有效地应对新的工作,学习新的知识,处理新的问题,就要求毕业生能够在新的工作情境中,超越已有的知识、方法和工作、经验,去不断地学习,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有效适应新的情境,实现自我的发展。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学生跨出学校大门的时候,要让他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让他终生不息地燃烧下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他在“知识爆炸”的新时期生存发展和成功的基础,它影响着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成功的讲授应该使学生深切地感到自己的智慧确实得到开发,潜力被逐渐唤起,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尝到知识的美,尝到学习的乐趣,产生继续努力刻苦学习的动力。
三、要让学生会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才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而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前提。但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教与学相互分离。没有师生互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影响下,中国的大学生不愿意提出问题,反映了我国学生质疑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的缺陷。究其根源,在于我们的教育方式过于注重共性,对学生的个性重视不够,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缺乏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社会的发展要求在工科大学生教育领域倡导创新教育,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即能真正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工科大学生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实现工科大学生院校教育目的的要求。但工科大学生教育由于受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在许多方面存在弊端,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真正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社会经济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迫切要求改革现行教育,开展体现时代精神,具有生命力的个性化教育,奏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因此,教学目的的核心应是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说是一种自我实现、自我创造。
个性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模式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个人品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处。良好的个性意识和个性能力强烈地推动个人创造力的发展,是人成功的关键[5]。
个性化教育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个性教育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强调以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着重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教育推动学生素质结构的优化过程,在素质教育中发展学生个性。二是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及个性优势的发展,这意味着促进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创造性与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个性,才能培养其创造能力[6]。
在个性化教育中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发展个性和加强“双基”的关系。只有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丰富的多样化的个性。二是培养个性与发展创新能力的关系。个性化教育必须实行知识、技能教育与培养创造力三位一体的教育,把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特征。要把培养个性与发展创造力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样,充分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三是发展个性与培养“集体精神”的关系。在发展个性的同时,必须注重培养“集体精神”、团队精神,学会合作,包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尊重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的精神以及对他人他物异质性、多样性的宽容之心。四是强调个性化与面向国际化的关系。培养学生从国际角度出发,既能保持我国传统文化的个性,又能深刻理解多元文化的优越个性的能力;既有立足本国文化的个性,又有放眼世界的胸怀。
在个性化教育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求异,养成质疑的好习惯。个性化与创造性思维通常是同质疑联系在一起的,质疑是创新的起点,没有质疑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无助于个性的形成。教师应善于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提出问题,不断地给学生创设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积极探索个性化培养方案。培养多元化个性人才,在教育模式和方案上进行大胆革新,积极探索并完善学分制,建立学生转学、转系、转专业、选修课程和弹性学分制的管理制度以及择时择地的学习方式,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大的可选择的空间和时间,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结合课堂教学,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既通过观察体验来形成对社会的感知,又结合各课程的具体要求开展项目实践,了解并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更为关键的是,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发现机会,开启创业创新的灵感,塑造浓厚的创业兴趣,为走创业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工科大学生院校应为学生多提供实践场所和机会,积极地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实施个性化教育,要创新和运用多种个性化教学模式。诸如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7]
总之,工科大学生教育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育。要提高工科大学生教育的教育水平,就要针对工科大学生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要让学生能有一个很好的职业前景,就要在素质教育上下功夫,就要让学生有“三会”的素质。即会做人、会学习、会创新。要顺应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多样化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要始终抓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个核心,不断完善工科大学生教育的素质目标及教学内容,培养高素质的可塑性强的人才。
注: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李世闻.关注与创新:提高工科大学生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关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83-85.
[3]李祖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4):53-55.
[4]雷炜: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
[5]冯建军.论个性化教育的理论[J].教育科学,2004,(2).
[6]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7]唐丹.促进职业教育学生个性发展的策略[J].科技创业月刊,2005,(7)
作者单位:赵金瑞,陕西科技大学思政部;赵馨颖,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邮编:710021;710129
(责任编辑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