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上门访视对产妇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20
/ 1

产后上门访视对产妇的效果评价

邱福清陈兰英

邱福清陈兰英(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西景德镇333000)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0-0226-01

【摘要】目的了解产后上门访视对产妇和新生儿安康的影响,为产妇提供从住院到出院连续全面的健康教育及技术指导,并通过对产妇和婴儿全面身心评估及护理干预,使其达到预防疾病、减少并发症和重住院率之目标。方法随机抽取203例产妇为实验组,100例为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3次家庭访视,检查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对产妇进行相关护理指导,指导母乳喂养。观察新生儿的大小便情况,进行脐部及臀部护理;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结果第一次访视时新生儿和产妇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通过第二、第三次的家庭访视,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问题显著减少,母乳喂养率有明显的提高。结论产后上门访视可及早发现母婴异常情况,降低新生儿发病率,提高母乳喂养,提高产妇自护能力。这项措施可架起从医院到家庭的桥梁,避免从医院到家庭出现的脱节,是促进母婴健康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产妇新生儿上门访视整体护理

由于产妇分娩3~7天出院,在短暂的住院期间掌握的各项自护及护理婴儿知识不能满足需要,回家后依然会面临许多问题。我科对我院分娩的市区产妇进行上门访视,发现产妇和新生儿存在诸多现有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需要护士进行护理服务和健康指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6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958例,家住市区的203例参加了产后上门访视。

1.2方法第一次访视于产后7天进行,对产妇进行生命体征的测量,恶露观察,会阴切口、腹部切口、子宫复旧的检查,并予现场示范及讲解母乳喂养等护理技术,纠正产妇认识和操作上的错误。观察新生儿的一般健康状况,检查皮肤粘膜和脐部,并进行脐部及臀部护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第二次于产后14天进行,观察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康情况。第三次于产后28天进行,对婴儿进行较全面的体格检查,测量体重和身长,详细介绍婴幼儿的预防接种程序等。观察产妇的康复情况,指导产后运动。

2结果

2.1203例新生儿存在的问题第一次访视时新生儿存在的问题依次为病理性黄疸10例,占4.9%;湿疹8例,占3.9%;红臀5例,占2.5%;脐炎6例,占2.9%;鹅口疮2例,占0.98%;新生儿腹泻1例,占0.49%。第二次访视时上述各症状明显减少。第三次访视时除个别湿疹外已全部治愈。

2.2产妇产褥期存在的问题第一次访视产妇存在的问题依次为乳头错觉32例,占15.8%;乳头皲裂14例,占6.9%;焦虑或抑郁情绪8例,占3.9%;产后便秘5例,占2.5%;乳腺炎2例,占0.98%;会阴切口感染4例,占1.9%;腹部切口脂肪液化1例,占0.49%。第二次访视上述症状明显减少。第三次访视仅1例产后便秘,1例乳头皲裂。

2.3母乳喂养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次访视乳头错觉、不能很好地吸吮母亲的乳头的婴儿较多,母乳喂养率为82.4%。通过手把手地指导、示范、讲解,第三次访视发现母乳喂养率得到显著的提高,达到95.3%。

3讨论

3.1产后上门访视可及早发现母婴异常,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如第一次访视发现病理性黄疸10例,经住院治疗均治愈。

3.2提高产妇的自护能力,促进产褥期康复。因母亲多为初产妇,缺乏护理经验。由专门培训的护士上门示范护理产妇的操作,手把手地将知识传授给产妇及家人,易被产妇接受和掌握[1]。通过护士的讲解和示范,使产妇掌握伤口清洗、消毒的顺序。产妇的护理技能得到了提高,有利于产妇的康复及新生儿成长。另外,传统的错误观念:坐月子不能洗澡、窗门要紧闭等都得到了纠正。

3.3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整体护理的发展。产后上门访视会遇到许多问题,要求护士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整体护理不仅局限于医院,而是面向社会、面向社区的人群[2]。产后家庭访视工作开展的前景展望“以患者为中心”[3]是对医疗机构及其医疗工作者的医德要求,它的核心是维护患者的基本权利和根本利益,重在强调医患沟通。通过上门访视发现产妇住院期间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产妇出院后可以把在住院期间没有掌握的护理技能及问题说出来,护理人员予以指导。产后上门访视可使产妇享受到产后全程科学的医护服务,达到了医患沟通的目的,保证了围生期母婴安康,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并提高了医院社会信誉。

参考文献

[1]谢惠琼.对产妇进行家庭访视的效果评价.南方护理报,2005,12(6):45~46.

[2]任会荣,藏小点,卢英杰.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家庭康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7):389.

[3]陈德凤.论“以患者为中心”.中国卫生事业治理,2005,1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