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鳞状细胞癌以发热为首要症状1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1

肝鳞状细胞癌以发热为首要症状1例

刘阳志薛捷

刘阳志薛捷

(湘乡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411400)

【关键词】肝鳞状细胞癌;发热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7-0139-0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女,66岁,因“反复畏寒、发热1月余”入院。既往因“胆囊结石”行“开腹胆囊切除”。入院体查:体温37.8℃,脉搏90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15/65mmHg,心肺检查无异常,上腹正中可见纵行手术瘢痕,右上腹轻压痛。实验室检查:CRP>200mg/L,白细胞38.38×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87.3%,血红蛋白82g/L。肝功能:TBIL25.5umol/L,DBIL16.7umol/L,ALT39U/L,ALP382U/L,Alb35.g/L,TP72.9g/L,HBV、HCV(-),肿瘤标志物:AFP、CEA正常,CA199>1000U/ml,CA125、铁蛋白等均增高2倍。内毒素鲎试验、真菌D-葡聚糖检测均正常,三次畏寒、发热时血培养均阴性。入院前CT肝右叶占位考虑肝脓肿,肿瘤待排,肝内外胆管积气,肝右叶下段肝内胆管多发结石,胆管炎。胸片未见异常。治疗后复查B超提示右肝内胆管内径3.9mm,肝内数个杂乱回声区,最大约98mm×78mm,边界不清,数个团状强回声区伴声影。考虑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入院后即予以泰能抗感染治疗,患者仍反复有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40℃,血常规白细胞进行性升高,最高达56.8×109/L。治疗1周后行肝穿刺活检术。病检结果回报后考虑治疗效果不佳患方要求出院。

1.2病理报告:(穿刺物)鳞状细胞癌,中度分化。HeP-1(-),HBsAg(-),CK7(+),CK19(+),CD34(-),GPC3(-),P63(+++),Ki67(80%+),CD10(+),VI(-)。

2.讨论

原发性肝鳞状细胞癌在临床中十分少见,本病自国外1966年报道第一例以来,国内外陆续有个案病例报告[1]。因肝内无鳞状上皮,发生鳞状细胞癌比较少见,且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上缺乏特异性特征,十分容易误诊[2,3]。其发病原因及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相关研究表明其发生与先天性非寄生虫性肝囊肿、肝内胆管结石、胆囊结石、慢性胆管炎、肝硬化、肝脏畸胎瘤、胆道蛔虫等疾病相关;正常时肝脏内虽无鳞状上皮细胞覆盖,但也有学者认为可能胆道系统或囊肿内壁的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在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作用下先发生鳞状上皮细胞化生,进一步发展演变为鳞状细胞癌。国内外报告病例中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国内文献报道20余例中大部分临床表现与肝脓肿相似,常表现为肝区疼痛、体重减轻、发热、腹部肿块等[1,2]。有文献报道(71.4%)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白细胞最高达到77.1×109/L,出现了明显的类白血病反应[4];其他特点为多不伴有肝硬化,血清AFP值不高,CA199可升。该患者有长期胆结石病史,与其发生鳞状细胞癌是否相关需进一步证实。其临床表现反复有畏寒、发热,而多次血培养均为阴性,在积极治疗过程中血白细胞进行性增高,与常见肝脓肿及胆管炎有一定区别,和以往报道相符。

通过本病例,有以下几点体会:首先对于肝脏占位病变、发热、AFP正常而CA199升高及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不要单凭临床表现局限于肝脓肿的诊断,如效果不明显,看有无其他疾病可能,应注意发生这种罕见肿瘤的可能性,以免导致贻误病情。其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不仅会发生在鳞状上皮覆盖区域,还会发生于一些化生的部位,不要一味地考虑系其他部位转移所致,而排除原发性鳞状细胞癌可能性。

【参考文献】

[1]RoedigerWE,DymockRB.Primarysquamouscarcinomaoftheliver:clinicalandhistopatho1ogicalfeatures[J].AustNzJSurg,l99l,6l:720—722.

[2]张晓辉,王锦波,肝脏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及治疗:附2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1):121-126.

[3]莫伟钊,尚晓静,阳宇,原发性肝脏鳞状细胞癌1例误诊分析并文献复习[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23(9):682-683.

[4]王锦波,以肝脓肿为首发症状的肝脏鳞状细胞癌一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8,23(7):565-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