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脑血管病康复

/ 1

浅谈脑血管病康复

李日洙

李日洙(延边中医医院吉林延边133000)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4-0288-02

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发病急、致残率高、康复治疗的时间长,幸存者中多留有不同程度的意识、感觉障碍、瘫痪、失语等后遗症。

康复学的特点是对一个病人作较全面的治疗,包括生理、心理与社会需要。其他医学学科着重诊治某个特定疾病及由其所造成的器官损伤,而康复科则较少着重疾病本身,而是着重于疾病造成的残疾与无能。

脑卒中发生后,康复医疗应在急性期生命特征稳定就立即开始,是否强化治疗比普通治疗效果好,仍有争论。中风病人在发病头3个月中,功能改善最大,即使如此,康复医疗也应持续更长时间,以防功能减退。证明中风康复有效的证据并不像人们期望的那样,精心设计的研究十分必要。

康复锻炼的原则

1.早期性:康复医疗应在急性期生命特征稳定就立即开始,先被动后主动。

2.全面性:肢体各个关节,各种肌肉功能都要运动到。

3.适量性: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进利,要在病人体力能接受的范围内。

4.要综合治疗:祖国医学针灸推拿对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帮助。可使用肌肉松弛剂。要为病人创造良好环境,防止跌倒,要重视病人心理治疗。

康复锻炼方法

应循序渐进。康复训练的原则是抑制异常的病理运动模式(如划圈步态),建立及发展正常运动模式;抑制肌痉挛,促进精细、技巧性活动的重现;尽早做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及按摩,防止关节孪缩及足下垂外翻。中风病人发病后2年内都是恢复期,此期间均应坚持肢体运动功能、言语功能、生活技巧的训练,以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血管病康复分为卧床期、坐位期、离床期及步行期。

1.卧床期:脑血管病应卧床期(急性期)开始进行康复,以防止患者卧床静止不动而引起“废用综合征”及“继发并发症”。发病后卧床期为1-3天。卧床期康复的主要内容是体位变换、良肢位维持及被动关节活动训练。训练时应注意体位变换时颅内高颅压患者,发生脑疝,忌作颈部屈曲及伸展。作侧卧位时最好颈、躯干同时侧翻,并且用手支持其头部,另外要注意瘫痪肢体切勿过度伸展。在作肩关节被动活动时以不引起见肩关节痉痛为原则,防止见肩关节脱位及损伤。

2.坐位期:坐位期为发病后3-7天。坐位期康复要逐步起步,分为30°、45°、60°、80°四个角度坐起,每一个阶段训练若能维持30分钟以上,就向下一阶段训练。在80°~90°坐位能维持30分钟以上,可开始进入轮椅坐位训练。进行康复时要注意因脑循环的自动调节机制收到损害,坐位训练头部抬起会引起自立性低血压,造成脑供血不足导致病情恶化及在发。另外,坐位训练可诱发躯干肌肉的活动,以达到两侧躯干肌肉平衡,防止坐位不平衡的发生。

3.离床期:一旦患者坐位耐久能达到30分钟以上,就可进入离床期。离床期为发病后18-30天。其内容为基础训练、动作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这个阶段的目的是为步行训练打基础,要求达到能站立患肢负重,独立站立30分钟以上,能作中心移动。

4.步行期:步行期为发病后8-12天。其内容包括原地步行跨步训练、平行棒内步行训练、辅助下步行训练、拐杖步行、步行应用动作训练及独立行走训练。

5.恢复期:恢复期为发病后18-30天。其内容包括上下楼训练、斜坡行走训练、肌力强化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言语训练及耐久训练。

综上所述,脑血管病康复的目的在于预防合并症,减少残疾,争取较好的向社会转归。因此,在脑血管以外急性期抢救治疗的同时就应及早进行科学化的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