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光合作用的教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的教学分析

连锦花

连锦花(福建省闽侯县祥谦初级中学福建闽侯350100)

摘要:光合作用同目前全球面临的粮食和环境问题息息相关。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是由许多科学家在多次实验中得出来的。实验中融入了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既复杂又抽象,它涉及到了在叶绿体中产生的所有化学反应。基于此,文中分别针对光合作用的概念教学和实验教学,重点分析了初中生物光合作用的教学。

关键词:初中生物;光合作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5-0131-02

光合作用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生物教材中的主要概念。学生在光合作用的概念教学活动中,既可以较好地掌握生物基础知识,同时也能够对部分生活常识加以了解。另外,还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热情,形成不断探究知识的意识,从而有助于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此之外,实验不仅能够弥补生物教学中理论知识方面存在的不足,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由此可见,教师在实际开展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实验教学加以重视。

1.光合作用的概念教学

1.1在实践中探究,构建概念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此实验不仅是学生首次接触的比较繁琐的植物生理学实验,实验的每个流程包括科学理论,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如何完成实验,而且还应该引导他们对里面包含的原理加以理解。初中生物教材中此项实验得出了两个结论,同时这也是学生难以理解之处,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对其加以分析:如果见光部分呈现为蓝色,就代表“淀粉是在光合作用下产生的”;见光部分为蓝色,遮光部分未变成蓝色,就代表“光是绿色植物生成有机物的必要条件”。另外,也能够深入研究:银边天竺葵的银边不包含叶绿体,绿色部分却包含,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应用银边天竺葵设计一个以“叶绿体是产生光合作用的场所”为题的实验。并且以小组的形式对实验流程进行设计,教师点评,演示实验。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建实验环境,让他们自己主动探究,进而有利于“光合作用”概念的构建。

1.2同实际相结合,巧用概念

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农民往往会运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来种植农作物。基于此,教师应该将相关的例子作为教学素材同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以此来保证教学过程更具趣味性。另外,也能够使“光合作用”的抽象概念变得更具体,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概念。同光合作用相关的实例体现如下:①合理密植:对光能加以充分利用。光是光合作用下生成有机物的必备条件,要想让植物生成较多的有机物,就一定要确保日照的充足。②新疆的葡萄:吐鲁番的日照时间较长,光合作用下能够生成较多的有机物;夜晚的气温偏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较少,葡萄白天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就积累下来了,因此,新疆葡萄较甜。

1.3注重练习,解析概念

光合作用的概念既抽象又难以区分。教师可以针对概念向学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解析概念,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概念。题型主要以判断、选择和分析题为主。以分析题为例,某生物小组应用天竺葵来探究光合作用。实验流程体现如下:第一步,把银边天竺葵设置在暗处一晚。第二步,把玻璃瓶分别套住甲、乙两种叶片上面,密封,并且将水与氢氧化钠溶液分装在瓶子中。第三部,在日光下照射天竺葵数小时后,将瓶子拧开,取下两个叶片。第四步:在盛有某种溶液的烧杯中分别放进两种叶片,直接进行加热,将叶绿素去除。第五步,将已经脱色的叶片放进清水里,然后再漂洗。第六步,漂洗完的叶片在器皿中进行培养,滴入碘溶液,再使用清水将碘溶液冲除掉,最后对叶片的颜色进行观察。接着,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分析回答:①此项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否包含二氧化碳。②第四步中的溶液为酒精。此步骤的操作方法不正确,请对其加以改正:“直接进行加热”应该改成“隔水加热”。

1.4概括总结,巩固概念

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学完之后,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概括总结,让他们根据相应地结构来整合零散的知识点,进而构建出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反应式可以将光合作用的过程直观地表达出来,教师一边复习,一边将反应式推导出来,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概念的理解。接着,教师向学生讲解光合作用的实质就是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并且将光合作用的作用引出。让其立足于生物圈的角度对光合作用的概念加以认识。最后,引导学生对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区别,重新总结光合作用的知识点,从而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也巩固了光合作用的概念[1]。

2.光合作用实验分析

2.1自主学习

目前,初中生物课本中对光合作用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全面总结,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教学前进行自主学习。首先,教师提出对光合作用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方面的问题,以此来保证他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学习;接着,教师按照学生归纳出的影响因素来对其加以整合;最后再开展实验教学。

2.2小组讨论

首先,教师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让每名学生将自身的建议表达出来;再按照学生产生的不同认识展开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彼此展开交流和讨论;同时,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见解给予其相应地表扬与指导,并将具有代表性的理念挑选出来进行实验,比方说,水和二氧化碳这两种因素对光合作用造成的影响,先划分小组,发表不同见解的学生划分在一个小组,从而有助于学生之间更好地交换意见,引导学生采取探究性手段来进行实验研究:提出问题和假设、验证实验以及思考概括;最后,将各个小组作为一个探究单位,让学生展开交流、讨论,并且让学生做好讨论记录[2]。

2.3分组实验

在开展实验教学前,要想提高教学的时效性,生物教师就应该提前准备好需要使用的实验器材,同时将实验小组划分好。其中,金鱼藻可以用来验证光和二氧化碳等对光合作用造成的影响;金心大叶黄杨可以验证叶绿素对光合作用造成的影响。在进行实验时,教师应该不断强调实验操作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需要注意的事宜。

2.4实验操作

光合作用下能否生成淀粉和氧气直接决定着验证设计结果的准确性,而且生成的淀粉与氧气必须同教材内容中的要求相符合。所以,应该让实验教学回归到课本内容,从而既可以对学生提出的设计进行实验,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知识。实际开展生物教学时,应该保证所有学生均能够参与到其中,通过学习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并且尽量让每名学生均可以进行实践操作。在实验中,教师应该反复指导学生规范操作酒精隔水加热、密封式检测、玻璃试管中的水量以及如何选取实验植物等方面的要求。学生在构建设计时难免会出现错误,因此,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其指导与纠正,并且给予其相应地表扬与支持。此外,在进行实验操作时也必然会出现失误,基于此,生物教师应该主动引导学生多做实验,从中发现导致失误的主要原因,并对其加以调整。实验操作属于一种学生进行即兴学习的有效方法。所以,教师应该加强实验教学设计,从而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光合作用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心理认知程度来设计教学方法,以此来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全面理解与掌握。另外,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它也是生物教学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初中阶段新开设的生物,物理,化学三门自然科学课程,由生物课程最早引入实验方法。因此,教师一定要对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引起高度重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生物思维,提高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陆晓峰.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探究型学案编制与实施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5.

[2]马懿菲.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苏州学,2015.

[3]林惠卿.初中生物《光合作用》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分析[J].考试周刊,20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