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六科辽宁大连116001)
【中图分类号】R6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1-0037-02
【摘要】根据脑科手术巾的特点,用于经瘘道胆道镜取石手术中,降低手术的感染率,使手术更为顺利地进行。本文介绍了脑外手术专用3L粘贴手术巾应用于经瘘道胆道镜取石手术护理措施及其优点。
【关键词】3L粘贴手术巾经瘘道胆道镜取石手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微创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经瘘道胆道镜取石,手术时间长,瘘道复杂,手术过程中出血较多,术中需计算出入量,须大量滴注冲洗液,病人血液、体液、排泄液常常污染手术台面、手术台周围等。这使得医护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性增加。故需要在手术切口敷料的周围再铺上无菌单或棉垫,以防止体液污染,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又增加辅料清洁消毒的工作量。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为符合手术无菌技术要求,我科于2008年10月~2011年4月将脑外科手术专用3L粘贴手术巾运用经瘘道胆道镜取石手术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10月~2011年4月,我科实施经瘘道胆道镜取石手术的患者中共有501例使用了脑外科手术专用3L粘贴手术巾。男性253例,女性248例,年龄最高89岁,最小11岁,平均57.7岁。
1.2方法3L粘贴手术巾附纸的背面具有很好的吸水性,病人取平卧位,在常规消毒完皮肤,铺无菌巾大孔单。将粘贴手术巾展开,用附纸背面在无菌巾暴露的手术部位轻轻一拭,消毒液的水分便会被完全吸附下来,在脑外科专用手术巾贴膜的中间部分剪去一直径为5cm的圆形孔,操作者与助手合作各持薄膜与附纸边缘,缓慢拉开,将3L脑科专用粘贴手术巾垂直于躯干纵轴,注意袋口处靠近手术床面,将粘帖面圆孔对准瘘道口边撕下附纸边将薄膜粘贴于大孔巾上,将脑外粘贴手术巾的中间用无菌巾向两面抹平,使其与皮肤及大孔单粘贴紧密,展开粘贴手术巾下端铝制金属条,按需要弯曲塑形张开附着的漏斗型塑料袋,尾端自然垂落于手术污物桶。医用粘贴手术巾附纸为一种单面塑光纸,具有柔韧性强、不透水的特点,制作物品如下①收纳盒:将附纸塑光面向内折叠,制作成一次性无菌收纳盒用于手术台上污物、标本、带血纱布的分类盛放及清点。②棉片、缝线保湿贴:按手术需要将棉片、缝线蘸取适量生理盐水平铺于护皮膜背贴纸光滑面,然后对折背贴纸,即可在手术过程中为棉片、缝线保湿。③防渗湿帖:平铺于器械台靠近手术视野一侧,将盛放生理盐水的治疗碗、盛放消毒液的小杯等容器置于其上,避免液体溅出或倾倒时直接接触器械台布造成渗湿污染。
2护理
2.1术前准备选择一次性3L脑外科专用手术巾,大小为45cm×45cm备用,配污水桶一只,引流袋一个,及根据手术需要准备相应物品。
2.2术中配合
2.2.1洗手护士将塑料袋开口向上,将纱布展开,折叠成条,浸湿后横向放置塑料开口处,术中随时收集经瘘道涌出的结石。
2.2.2巡回护士要定时观察引流袋出血情况,如出血量过多,及时通知术者及麻醉师进行相应处理。
2.2.3保持无菌单清洁干燥,观察出血引流情况及3L粘贴手术巾粘贴的强度。
2.3术后处理冲洗前将引流袋与塑料袋尾端分离,并拿出污桶,准确计算出血量,评估术中失血情况。术毕取下脑外手术巾时,注意操作规程,动作轻柔,避免皮肤损伤,防止引流袋破损污染地面,将取下的3L粘贴手术巾放入污桶内,按医疗废物处理。
3优点
3.1脑外科手术巾的使用保证了手术间的地面和手术床的清洁,净化工作环境;提高了对手术人员的自身防护。可有效地减少医源性感染。保证术中使用中电刀的安全性;提高了手术中病人的安全质量。节约了清扫地面的时间,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3.2脑外科手术巾经济实用,操作快捷、简单易行、价格便宜、作用显著。
3.3可直接将血液和冲洗液引流至袋中,防止布类敷料在手术过程中被渗湿甚至污染,从而降低手术病人的感染率。
3.4根据袋中的血液量便于统计病人的失血量,能相对准确的估计失血量,有利于术中和术后进行静脉补液及血制品,又利于标本的提取与保存,对相关治疗有指导作用。
3.5减少了以前手术的一些不必要的护理工作,如更换手术区敷料、清洁地面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护理工作无价值劳动。
3.6保持了手术、布类的无菌性及病人的舒适度,且又方便了手术使用中电刀、吸引器头的放置,也保护了医生不被病人的体液污染。
3.7用附纸背面在无菌巾暴露的手术部位轻轻一拭,消毒液的水分便会被完全吸附下来,然后粘贴手术巾,既粘贴牢固,又操作简单,既节约资源,省下纱布垫用于手术,又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同仁们借鉴。
3.8制作收纳盒、棉片、缝线保湿贴、防渗湿帖,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废物利用,有效保护无菌器械台及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术中废弃刀片、缝针、带血纱布及切下的标本分开放置,利于清点,从而杜绝了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于雪梅.3L眼科专用粘贴手术巾在骨科手术中巧用.现代护理,2005,4(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