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岛大学医学部山东青岛266071)
(2青岛大学医学部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目的:探讨医学生中医体质类型及其与抑郁、焦虑障碍发病情况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青岛大学医学部、山东中医药大学和滨州医学院抽取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将所得数据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性别与抑郁、焦虑障碍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生中阳虚质人数较多,其次为阴虚质和平和质;男生中平和质人数较多,其次为湿热质和阳虚质;不同的中医体质类型与抑郁、焦虑障碍的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气郁质、血瘀质和气虚质有易患抑郁障碍的倾向;气虚质、气郁质和血瘀质有易患焦虑障碍的倾向。结论:中医体质与抑郁、焦虑障碍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中医体质调整角度来预防和治疗医学生的抑郁、焦虑障碍。
【关键词】医学生;中医体质;抑郁;焦虑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2-0256-03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等,抑郁(Depression)、焦虑(Anxiety)障碍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正在不断上升,已经渐渐的成为人类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1]。抑郁、焦虑障碍作为人群中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与心理健康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但可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更可以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性格,严重者甚至会危及自己甚至他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抑郁、焦虑障碍已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这类特殊的群体,其肩负着人类身心健康的重任和救死扶伤的使命,与普通大学生相比,面临着更多的社会压力及学习负担,必然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因此,关注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无论是从现实还是长远考虑,都至关重要。
专业工作者近年来对抑郁、焦虑障碍的发病原因,机制以及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是许多治疗抑郁、焦虑障碍的药物的依赖性以及安全性问题使人们将目光投向了中医。
本研究旨在探讨医学生的中医体质类型及其与抑郁、焦虑障碍发生率的关系,为从中医体质调整角度防止医学生抑郁、焦虑障碍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为预防和治疗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从青岛大学医学部、山东中医药大学和滨州医学院抽取本科生各500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回收1500份,回收率为100%。除去多选、漏选、乱选等不合格调查问卷104份,得到有效调查问卷1396份,其中女生870例,占62.32%;男生526例,占37.68%。
1.2研究方法
1.2.1一般资料调查包括研究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院系等。
1.2.2中医体质问卷调查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推广使用的九种体质问卷测评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调查表)[2],含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种中医体质,共9个亚量表,67个条目,每个条目按1~5级评分:1分(根本不或没有);2分(有一点或很少);3分(有一些或有时);4分(相当或经常);5分(非常或总是)。9个亚量表分别计算分数,即亚量表内条目相加为该亚量表原始分(多数条目为正向计分;少数条目为逆向计分,即1→5,2→4,3→3,4→2,5→1),再转化为标准分。某种体质亚量表分数越高,说明该体质倾向越明显。
1.2.3抑郁和焦虑障碍倾向调查分别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焦虑自评量表(SAS)。每个量表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4级评分,需按照过去一周内的实际情况或自身感觉进行评分,分别为:几乎没有或没有(过去一周内出现类似情况时间不超过1天);很少有(过去一周内类似情况出现1~2天);经常有(过去一周内类似情况出现3~4天);几乎一直有(过去一周内类似情况出现5~7天),并计算所得分数的总分(SAS需用总分乘以1.25后取整数部分得到标准分)。CES-D评价指标为:总分≤15分为无抑郁症状,16~19分为可能有抑郁症状,≥20分为肯定有抑郁症状。SAS评价指标为:50~59分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70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中,采用例数、百分数进行分类数据的描述;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数据的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分析在SPSS16.0软件中完成。
2.结果
2.1不同性别抑郁、焦虑障碍发生情况的分析
结果表明,女生中患有抑郁的人数占19.43%,患有焦虑的人数占0.46%,同时患有抑郁、焦虑障碍的人数占3.22%;男生中患有抑郁的人数占22.62%,患有焦虑的人数占0.19%,同时患有抑郁、焦虑障碍的人数占4.37%;经卡方检验,P>0.05,即性别与抑郁、焦虑障碍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不同性别抑郁、焦虑障碍发生情况的分析
2.4不同中医体质抑郁、焦虑障碍发生情况的分析
结果表明,患有抑郁障碍的人中气郁质体质偏多,占53.04%,其次为血瘀质和气虚质,分别为41.51%和36.63%;患有焦虑障碍的人中气虚质体质偏多,占8.91%,其次为气郁质和血瘀质,分别为7.83%和7.55%;经卡方检验,P<0.01,各种心理障碍间中医体质分布有显著性差异,即气郁质、血瘀质和气虚质有易患抑郁障碍的倾向;气虚质、气郁质和血瘀质有易患焦虑障碍的倾向。
表4不同中医体质抑郁、焦虑障碍发生情况的分析
注:经卡方检验,P<0.01,各种心理障碍间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中医体质(Chinesemedicineconstitution)是人体在生命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等方面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3]。20世纪70年代,王琦[4]创立了中医体质学,从体质角度对人们的健康状态进行了分类研究,并提出了9种基本的中医体质类型[4],分别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还提出了“体质可分”“体病相关”“体质可调”[5-7],即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考虑个体化因素,同时要根据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来调节体质,以达到预防疾病或延缓发病。
根据王琦[5-7]的“体质可分”“体病相关”“体质可调”理论,我们可以发现中医体质与某些特定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是某些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同时由于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的中医体质对某些疾病存在易感性和倾向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辨识,来预测相关疾病的发生;同时还可以从偏颇体质状态进行调治,以减少发生相关疾病的风险。
抑郁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钝,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或自杀行为,其属于中医的“郁证”、“不寐”等范畴;中医认为,抑郁症的致病原因是情志因素,同时与精神刺激的强度、持续时间及机体本身有密切关系,如肝气郁结者遇情绪刺激则会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神机不利等而出现抑郁症状[8]。焦虑障碍,主要表现为担心、恐惧、失眠等,属于中医的“郁证”、“不寐”等范畴;中医认为,其发病主要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调有关[9]。但是目前对中医体质与抑郁、焦虑障碍的相关性研究并不多。
本研究结果显示性别与抑郁、焦虑障碍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生中阳虚质人数较多,其次为阴虚质和平和质;男生中平和质人数较多,其次为湿热质和阳虚质;气郁质、血瘀质和气虚质有易患抑郁障碍的倾向;气虚质、气郁质和血瘀质有易患焦虑障碍的倾向。因此对于抑郁、焦虑障碍的治疗,首先我们应该辨证分型,同时兼顾机体体质与心理等方面的因素针对性治疗,也可以采用中医药的方法等,以达到预防和治疗抑郁、焦虑障碍的发生。比如对于偏颇体质,我们可以通过合理服用中药、调节自己的生活卫生习惯等有效措施来纠正体质的偏颇;存在气郁质、血瘀质和气虚质时,可以通过开郁、活血、补气等方法进行防治;同时学校应该开展心理咨询等工作,指导医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间,引导医学生协调自身的人际关系,使医学生制定符合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迎接未来的挑战,帮助医学生塑造健康良好的个性。本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中医体质类型发病倾向的内容,为指导临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参考文献】
[1]张二箭,田福利,张宾.心血管疾病与焦虑及抑郁症关系研究进展[J].人民军医,2012,55(11):1123-1125.
[2]王琦.朱燕波.薛禾生等.中医体质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康复,2006,3(10):12-14.
[3]王琦.中医体质学[J].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70-74,78-81.
[4]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8.
[5]王济,王琦.中医体质研究与4P医学的实施[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5):693-695.
[6]王琦.论中医体质研究的3个关键问题(上)[J].中医杂志,2006,47(04):250-252.
[7]王琦.论中医体质研究的3个关键问题(下)[J].中医杂志,2006,47(05):329-332.
[8]崔玲玲,赵永厚.抑郁症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4):228.
[9]包祖晓,何贵平,陈宝君,虞安娜,李燕.焦虑情绪的中医学认识[J].中医药学报,2014,42(5):7-10.
通讯作者:周永红qduzy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