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离的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视网膜脱离的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研究

佘跃文

佘跃文(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513000)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5-0078-03

【摘要】目的应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视网膜脱离的形态、部位、范围及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分别对40例正常人(39只正常眼)和4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41只患病眼)进行视网膜脱离光带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结果视网膜脱离大都具有解剖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即玻璃体暗区内见呈“V”、“Y”、“T”、弧形光带以及倒“人”字形光带等,光带后端与视乳头相连,两端连于锯齿缘或球壁(P﹤0.05)。视网膜脱离组与正常组相比视网膜中央动脉的阻力指数增高,舒张期血流速度降低。(P﹤0.05)结论高频超声有助于确诊视网膜脱离及其形态、部位、和范围,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测CR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阻力指数

视网膜脱离属眼科常见病,也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之一。视网膜的色素上皮层和视网膜的内9层除在视盘和锯齿缘处紧密粘连外,其余大部分都较疏松地粘在一起,两者之间有潜在的间隙。因此在眼部病变或全身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视网膜内层与色素上皮之间可以发生脱离。由于视网膜失去了脉络膜的营养供给,视力减退,相应的视野缺失;久之视网膜纤维收缩,功能再不能恢复。故及时确诊视网膜脱离使之得到有效的治疗,对恢复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视网膜脱离在国内已有多篇报道,且诊断准确率高。传统将视网膜脱离分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和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可见玻璃体暗区内有“V”、“Y”、“T”、弧形光带以及倒“人”字形光带等,光带后端与视乳头相连,两端连于锯齿缘或球壁,光带下为暗区,须手术治疗,环扎或填充术后可探测观察手术成功与否,复位者线状光带消失,巩膜嵴显示,硅胶填充则可见声影。未复位或再脱离者玻璃体暗区内仍有异常光带。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随原发病不同光带下内容物不同,继发于囊虫的视网膜脱离可显示虫体本身及视网膜的自发动荡。现今眼科超声诊断仪均为实时扫描,显示蚴虫蠕动,优于光学等其他检查方法。彩色多普勒能检出血流者病程短,未测到血流者病程较长,往往是陈旧性脱离。浅脱离及位于周边的视网膜脱离血流检出率也较差,此时变换角度仔细探查血流信号,改用能量多普勒有助于血流显示。传统多根据眼底镜、裂隙灯、三面镜等检查确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当眼屈光间质混浊而无法窥见眼底时,超声检查则显出其特有的诊断价值,现已成为眼屈光间质混浊时玻璃体视网膜脱离手术前的必要检查之一。

视网膜脱离大都具有解剖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即玻璃体暗区内见呈“V”、“Y”、“T”、弧形光带以及倒“人”字形光带等,光带后端与视乳头相连,两端连于锯齿缘或球壁。彩色多普勒显像检测到血流者病程短,未测到血流者病程较长,多数是陈旧性脱离,浅脱离及位于周边的视网膜脱离血流检出少,可变换角度仔细探查血流信号,改用能量多普勒后有些眼显示血流。对比观察双侧眼内结构,若玻璃体内有异常光带,应仔细观察光带的位置、形态、厚度、活动度、附着点,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光带内有无血流信号,必要时用能量多普勒显示。测量视网膜中央动脉时取样角度不变,彩色多普勒增益、速度范围、滤过值固定不变,测定并记录其血流动力学参数。

1方法和技术路线

1.1临床资料

40例视网膜脱离均为我院门诊、住院患者,其中男女各20例,年龄10~85岁,平均50岁。右眼21例,左眼18例,双眼1例,共41只眼。病程1天~4年。收集到6例经外院手术证实。39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健侧眼为自身对照组,40例同年龄及性别的正常人为正常对照组,且两组的年龄、性别、体重等相关因素大致相匹配。各位病人均排除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剂等及伴有其他影响眼部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疾病

1.2诊断方法

采用美国产GEVOLUSON730EXPERT和日本产HITACHIEUB-8500,选用7.5~12MHz探头频率较高的线阵探头,选用仪器特定设置的小器官检查条件,脉冲多普勒取样线与血流束夹角小于60度。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双眼自然闭合,经眼睑扫查,首先二维图像显示眼球内、球后组织情况及视神经后,对比观察双眼内部结构的形态、回声和血流分布形态,患眼玻璃体暗区内见呈“V”、“Y”、“T”、弧形光带以及倒“人”字形光带等,光带后端与视乳头相连,两端连于锯齿缘或球壁;用CDFI沿视神经的纵断面在距球壁1厘米处清晰显示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柱,将取样容积置于血流柱中心处并用频谱多谱勒显示其血流频谱图,观察频谱的形态特点,应用彩色Doppler检测并记录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峰值流速(EDV)和阻力指数(RI),各动脉各检测3个点,取其平均值。采用磁光盘记录图像资料。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相应的统计学软件,所有测量指标用x表示,两组之间的比较用t检验,应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做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正常对照组:左右两眼球间眼动脉血流参数测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女间测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侧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参数较正常对照组及患者健侧眼的Vmax及Vmin测值减低(p<0.05),而RI测值增高(p<0.05),患者健侧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

表一视网膜剥离组与对照组CRA的血流参数比较(x±s)

注:视网膜脱离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应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视网膜脱离具有直观病变、快速、准确、简便、无创伤、无痛苦、可重复等优点。可以阐明视网膜脱离的发病机制、分类,探求各类视网膜脱离的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表现,为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为确诊视网膜脱离和卫生保健提供依据。应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视网膜脱离在国内很多地方已开展多例且诊断准确性高。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视网膜微循环障碍有关。视网膜中央动脉是营养视网膜的终末血管又是维持视觉的重要组织,它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直接影响视网膜的微循环状态,因而对CRA血流动力学的检测可反映视网膜剥离后异常的血供情况。在视网膜剥离患者局部血管基底膜增厚,管径及血液粘滞度改变,血管壁变性、硬化导致管腔可能变窄、闭塞,局部缺血、缺氧,视网膜微循环的阻力增高,文中超声多普勒血流频谱证实了上述结论,表现为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的RI增高与血流速度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频探头具有分辨力高,二维图像清晰等特点,能探出患眼玻璃体暗区内的“V”、“Y”、“T”、弧形光带以及倒“人”字形光带,故高频超声有助于确诊视网膜脱离;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提供彩色血流信息,能动态实时地观察视网膜剥离时CRA的各血流参数及脱离光带的形态变化。故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有助于确诊视网膜脱离及其形态、部位、和范围,估测病程长短,为临床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吴京红,邹丽娟,吴中耀,等.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三维超声成像.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2001;13(2):28~29.

[2]程扬,曾水清,陈汉荣,等.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静态三维超声重建.中华眼底病杂志,1998;14(1):24~25.

[3]丛淑珍,徐辉雄.三维超声成像在眼部疾病中的应用.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18(5):384~385.

[4]朱霆,周晓东,董秀珍,等.眼部疾病的实时三维超声成像研究.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4;20(10):733~736.

[5]马宗莲,谢安明,聂雪琴.高频超声对限内膜状脱离的鉴别诊断,现代医用影像学,2001;10(3):115~117.

[6]傅守静.视网膜脱离诊断治疗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4.

[7]宋苏云,视网膜脱离超声诊断价值,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0;9(10):616~618.

[8]李桂芝,赵冰,范闽延.脉络膜脱离声像图特点,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18(5):386~388.

[9]胡淑芳,胡建群,汪惠宁,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视网膜脱离的价值,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8;18(20):158.

[10]宋国祥,吴中耀,肖利华,等眼眶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18~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