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汉市光华双语学校618300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作用显著。伴随着教育改革稳步推进,数学教学应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束缚,注重引导策略对于拓展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理解能力意义重大。
关键词:初中数学意义举措引导策略
伴随着教育改革稳步推进,数学教学模式由传统的满堂灌向引导方面逐步转化。由于学生的独特年龄特征和思维方式,他们关注力很难被集中和很难持续,他们对于一些数学知识认识和消化能力非常有限。为此,课堂上时常出现学生左顾右盼和窃窃私语的现象。那么如何扭转这一不利趋势呢?作者认为:引导策略有助于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然而引导策略尚且处于研究阶段,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为此,我们数学教师要对引导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勇于实践和善于反思,以自身实际行动为教育改革贡献力量。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引导策略的意义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教学策略尤为重要。数学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专业素养而且还可以推动学生可持续发展,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容易导致学生厌学和畏惧学习。伴随着新课改稳步推进,教师教育理念在积极转变的同时,教学策略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而引导策略对于推动数学改革深入化、持续化和健康化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引导策略弥补了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缺陷。我们数学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简单有效的事例对知识点进行深层次探究,步步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理解知识和消化知识。这种策略贴近学生的思维特点,因此受到学生青睐。
2.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还可以借助于一些简单有效的教具促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轻松和自由地获取知识、理解知识和消化知识。
3.我们数学教师可以采取一些问答,精巧设计一些数学小问题,对于那些表现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由此一来,学习过程不再是一种单调乏味的过程,而是一种学生兴趣盎然和积极主动的过程。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引导策略的举措
1.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构建一种适宜的学习氛围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初中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他们自我约束能力不足,很难控制自身关注力。尤其是面对那些单调乏味的知识时,注意力很容易涣散。另外,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要善于引导,结合初中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来激发和维持他们的注意力。由此一来,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有助于知识全面理解和有效记忆。
2.初中数学教师要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数学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引导策略时,我们数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高、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此外,我们数学教师还可以合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现状进行思考和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
3.初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纠正错误。由于初中生思维方式不足、理解能力不足和对数学没有形成整体认识,此外他们学习策略也有待完善,因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错误,此时我们数学教师要进行悉心和耐心的引导,而不能冷嘲热讽和横加指责,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导致学生厌倦数学和畏惧数学。
4.初中数学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初中生由于年龄原因,他们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尤其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我们数学教师教学策略单一、枯燥乏味,对于那些重点和难点无法面面俱到,进而为学生理解带来较高难度,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和畏惧学习的心理。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数学教师可以适当提问学生一些问题,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同时我们数学教师还要维持课堂纪律,并对学生合作和交流的结论进行评价,对于那些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赞扬和激励,进而达到提高他们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思维能力的双重目的。
5.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引导策略效果优劣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息息相关。一般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很难长时间维持,当然,兴趣又可以被调动,为此我们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科特征进行步步引导,进而起到维持学习兴趣的目的。因此,我们数学教师要精心设计新颖的开场白,充分利用新鲜感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活泼好动和好奇心强是学生的天性,为此我们数学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富有竞争的活动进而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还应结合教材特点积极构建适宜学生亲身实践的活动,促使他们亲身体验知识获取过程,进而达到提高认识和拓展思维的目的。此外,我们数学教师还可以充分挖掘多媒体的巨大优势,在一种生动和形象的学习氛围中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优化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辉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5年,01期。
[2]方远荣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35期。
[3]王光明数学教学效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