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人民医院154100
摘要:目的:对比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4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剂量治疗,将患儿分为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地塞米松及常规基础治疗,小剂量组患儿加用丙种球蛋白200mg/(kg·d)治疗,大剂量组患儿加用丙种球蛋白400mg/(kg·d)治疗,最后分析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大剂量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67%,小剂量组总有效率为9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为(3.36±1.12)d、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时间为(7.73±1.24)d,小剂量组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为(3.98±2.57)d、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时间为(7.94±1.3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36±2.12)d、(9.73±1.24)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皮质激素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有利于提高血小板水平,大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相当,可合理选择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关键词: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激素;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bstract]Objective:Tocomparetheefficacyofdifferentdosesofgammaglobulincombinedwithglucocorticoidinthetreatmentofchildrenwith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Methods:Theclinicaldataof90childrenwith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admittedtoourhospitalfromFebruary2012toFebruary2014werecollected.Accordingtodifferentdosesoftreatment,thechildrenwerepidedintohighdosegroup,lowdosegroupandcontrolgroup,30case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withdexamethasoneandroutinebasictreatment,thelowdosegroupwastreatedwithgammaglobulin200mg/(kgd),andthehighdosegroupwastreatedwithgammaglobulin400mg/(kgd).Finally,theclinicalefficacyofthethreegroupswasanalyzed.Results:Thetotaleffectiverateofhighdosegroupwas96.67%,andthatoflowdosegroupwas93.33%,which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controlgroup(80.00%,P<0.05).Thestartingtimeofplateletriseinhighdosegroupwas(3.36+1.12)days,thenormaltimeofplateletrisewas(7.73+1.24)days,thestartingtimeofplateletriseinlowdosegroupwas(3.98+2.57)days,andthenormaltimeofplateletrisewas(7.94+1.33)days,whichweresignificantlyshorterthanthoseincontrolgroup(5.36+2.12)daysand(9.73+1.24)days,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Onthebasisofconventionalglucocorticoidtherapy,gammaglobuliniseffectiveinthetreatmentof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nchildren.Itishelpfultoimprovetheplateletlevel.Thetherapeuticeffectoflargeandsmalldosesofgammaglobuliniscomparable.Lowdosesofgammaglobulincanbereasonablyselectedtoalleviatethefamilyeconomicburden.
[keywords]differentdoses;gammaglobulin;hormone;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nchildren
特发性血小板减小性紫癜(ITP)患儿大多伴随内脏出血、外周血液中血小板水平降低等临床表现。文献[1]表明,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与病毒诱发的免疫反应紧密相关。急性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紧急,病情变化快,出血量较大,涉及到严重的脏器系统损伤,必须采取及时的抢救措施,才能确保患儿的生命安全[2]。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传统治疗中,大多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为主,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的价格比较昂贵,造成了沉重的社会与家庭经济负担[2]。为了对比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2012年2月-2014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对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分别采取大剂量治疗、小剂量治疗、常规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剂量治疗,将患儿分为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对照组,每组30例。大剂量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6个月~11岁,平均(7.83±2.20)岁。病程3d~5个月,平均(2.44±1.33)个月。小剂量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7.82±2.35)岁。病程7d~6个月,平均(2.68±1.26)个月。
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个月~11岁,平均(6.89±2.58)岁。病程3d~6个月,平均(2.68±1.89)个月。
三组患儿就诊时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或淤斑、血便等,经血常规及骨髓穿刺等检查,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对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标准,血小板水平(14~56.5)×109/L,均为首次发病,大多出现皮肤黏膜呈出血、淤斑、出血、脏器出血等临床表现[3]。三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三组患儿均采取对症支持处理方法治疗,为对照组患儿提供安络血、维生素K1等药物治疗,同时进行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kg,治疗5d后酌情减少药物用量,治疗6d后,给予患儿口服泼尼松1mg/kg,1d/次,总疗程为1个月。在激素治疗基础上,大剂量组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400mg/(kg·d)治疗,小剂量组采取丙种球蛋白200mg/(kg·d)治疗。完成治疗后,观察记录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时间等。
1.3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无出血临床表现,血小板重新恢复正常水平,并维持平稳状态超过3个月;(2)有效:出血临床表现基本消失,血小板水平提升幅度超过30×109/L;(3)进步:出血临床表现基本消失,血小板提升幅度低于30×109/L;(4)无效:出血临床表现及血小板水平无变化或改善程度不明显。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大剂量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67%,小剂量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0.00%,大剂量组患儿与小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三组患儿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时间比较
大剂量组患儿与小剂量组患儿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科中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患儿大多伴随皮肤黏膜、内脏出血等临床症状,其中严重的颅内出血逐渐成为患儿死亡的关键因素[4]。大多研究表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淋巴细胞功能异常引起的[5]。产生抗血小板的自身抗体与血小板表面抗原结合后,形成复合物,将会增多血小板活化破坏。自身抗原-抗体复合物Fc段结合单核巨噬细胞Fc受体后,介导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血小板破坏。
地塞米松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利于防止药物过敏反应,在危重疾病以及各种炎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泼尼松作为一种中效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其功效在于抗炎、抗过敏、抑制结缔组织增生等,对各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地塞米松和泼尼松的协同应用,有利于减少自身抗体形成及与抗原结合,有效解离已结合的抗体,从而控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吞噬作用。另外,有利于促进骨髓造血及血小板的成功释放,不断缓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症状,对患儿自身免疫反应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静脉注射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产生良好的竞争性作用,有效降低抗体与血小板结合率,改善小板破坏情况,从而减轻机体内自身免疫反应。另外,进行封闭巨噬细胞Fc受体,对巨噬细胞吞噬作用、Th细胞活性、自身免疫反应产生良好的抑制作用。两组药物共同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及时提高血小板,有效抑制自身免疫反应,避免激素导致免疫力下降,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感染发生率。相关文献[6]表明,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有效缩短血液中血小板水平提高时间,确保患儿自身免疫系统反应性得到降低,避免出现器官、系统感染发生率。
黄伟群[7]分别采取大剂量、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结果发现,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比,大剂量、小剂量组患儿分别为96.67%、93.33%明显更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0.00%;在血小板升高时间方面,大剂量、小剂量组患儿分别为(3.22±1.45)d、(3.11±1.85)d明显更短于对照组的(5.47±2.17)d。本文研究表明,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患儿与小剂量组患儿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与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更显著。但是,大剂量与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相当,在一定使用量上,继续增加丙种球蛋白用量,无法再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谭艳飞[8]将84例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分为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果发现,大剂量组、小剂量组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大剂量组、小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安全性与有效性显著,可短时间升高血小板,缓解出血症状,大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相当,但是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治疗成本更低,减轻了患者家庭经济负担,患者满意程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宋京霞,张艳.α干扰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注射液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3(24):609-610.
[2]武国霞,彭建霞,武建辉,等.亚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1,3(14):2215-2216.
[3]高梅,徐雁冬,王信芳.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清B细胞激活因子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6(5):1832-1834.
[4]张玲玲,薛天阳,许伟,等.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6(19):154-155.
[5]李治,伊力达尔·阿布都外力,张晓光,等.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4,3(9):312-319.
[6]李正学.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疗效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4(7):126-128.
[7]黄伟群.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4,5(22):45-46.
[8]谭艳飞.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6):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