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清
凉山州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四川凉山615000
摘要: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大力发展,卫生统计工作越来越需要快速和高效的开展。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促进了卫生信息化的进程,解决了传统统计信息手工填报逐级报送的问题,提高了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但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现状及对策;
1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现状及作用
根据卫生部统一部署和新的《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要求,2007年11月起在全国各级卫生单位开始实施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工作。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促进了我国卫生信息化和统计信息化,提高了卫生信息系统的利用效率,充实了公共卫生信息量,提高了卫生信息及时性、准确性、灵敏度、共享性和数据分析能力,同时又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和技术,发挥了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开展这一项工作,是对卫生统计工作的一次新尝试、是统计手段的一次飞跃。我州的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现状:各医疗卫生机构统计人员的配备条件与以前相比稍好,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统计专业知识与计算机专业知识是统计人员最基本的知识结构,由于统计人员流动性太大,还来不及掌握好知识就又变动了岗位。新技术的应用,统计报告频率、报告项目的增加,使统计人员的工作量比以前增加好几倍,但大部分统计人员还是兼职。这已经不能适应网络直报的工作,统计人员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用在调查、审核、催报数据上,只有安排专职的卫生统计人员才能胜任网络直报工作;各医疗卫生机构内部设置也要调整,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管理职能科室要有设置:相应的工作规范、人员培训方式、统计工作的侧重点等也要随之调整。这是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的必然要求,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种新要求,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为网络直报的进一步完善创造好的条件。
2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存在的问题
2.1数据准确性有待提高
伴随着涉及公共卫生体系、医疗保障制度、公立医院改革等医改监测指标的增加,直报人员对指标理解的难度增加,很难准确把握统一的指标涵义标准,尤其是基层。以每千人口床位数这一指标为例,对实有床位的理解不同,导致上报的数据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指标理解的偏差直接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
2.2涉及数据不全面
直报系统涉及的数据不够全面,许多临时用的数据就需要临时项目的支持。比如人员表上未将在编和编外聘任人员区分开来,由于系统中缺失各地卫生院编制总数、现有人数、空余编制数等数据,导致组织乡镇卫生院编外人员入编考试时,不得不临时要求卫生院报数据上来,增加经济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统计人员的工作量。
2.3系统升级过于频繁,功能模块不够完善
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采用全国统一的填报标准,无法适应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需要通过升级进行修订。加之系统开发商对升级测试不够严谨,造成了系统升级过于频繁。我省根据自己的需求增加了部分指标,但是仍然需要经常升级维护。这就加大了管理人答疑的工作量,基层统计人员也因升级所带来的变化感到不适应,增大了数据填报错误及因操作变更无法上报的比例。特别是在报表期内的升级严重影响了统计人员的填报工作。此外,系统的数据分析维度大多从卫生部的角度出发,不足以满足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需求。分析模块也不够灵活简便,往往需要将多张分析表重新组合后才能满足需求,不方便统计人员对报表的查询,产出。
2.4卫生统计队伍人员配备不合理,素质参差不齐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乏专业稳定的统计人员。首先,基层机构没有编制设置专门的统计人员,统计人员多为兼职人员,流动性也较大,不能全身心投入卫生统计工作中去,或者将统计工作转交他人。其次,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层次不齐,缺少既懂业务也熟悉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直接影响卫生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
3对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的一些建议
3.1保持各医疗卫生机构的统计人员队伍的相对稳定
一个合格的统计人员经过了长期的培训和实践,对统计指标和报表都较熟悉,报表维护质量较高。加强实战演练,提高上报成功率,建立培训、奖励机制。应定期开展统计人员的业务和计算机操作水平的培训并考核。各医疗卫生机构统计人员不仅应熟知统计法的内容及卫生统计专业知识,而且要掌握相当的临床医学,现代管理、卫生经济和计算机数据库知识,快速准确的获得统计信息,以确保填报数据的质量。
3.2应建立一套统计人员直报工作手册
要求统计工作人员严格遵循直报工作流程,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人员应给子奖励,以提高我州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心。及时完善直报系统,提升网络上报速度。不仅要熟练填制报表,更重要的是要对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挖掘,在庞大的数据库中提取出所需的数据,根据不同时期的特定情况作专题调查分析、及时把握敏感信息,通过对各类数据的统计综合分析,提出影响工作的主要原因,找出优劣态势并提出改进建议,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快、精、准的科学依据,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职能。
3.3加强数据审核,提高数据质量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把统计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落实到年终目标考核中,加强领导,成立组织,为统计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按照相关要求制定明确具体的调查制度及基层卫生统计规范,并对指标解释、调查制度、系统操作、数据质量控制方法进行及时培训,对数据进行原始表及汇总分析表审核。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分工明确、管理完善,成立由主管领导及财务、医务、信息、设备等科室负责人在内的领导小组,协调配合完成本机构的直报工作。
3.4提高直报人员专业素质
尽量挑选有统计专业背景、有一定政策水平并熟悉计算机操作的人员。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卫生统计指标进行严格筛选,使之能准确评价当地卫生工作情况,引导卫生政策制定,并依据筛选指标统一直报表格,报完一次后,能实现各部门共享,尽量减轻其压力,减少流动性。编制网络直报工作手册,包括工作流程、数据收集、质量控制、考核管理等内容,作为直报人员开展日常工作的参考。定期开展网络直报技术培训,尤其在系统更新升级或指标等有更改的情况下。
3.5加大对直报工作的支持
首先,直报人员应端正对直报工作的态度;其次,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给予充分支持,包括经费投入,用于补充所需数据,扩展分析功能,优化网络直报系统,尽量满足不同处室的要求。充分使用卫生统计决策支持系统,为领导决策提供更直观的数据支持;最后,卫生机构相关科室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真正意识到直报系统对卫生事业发展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祝闻华.实施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后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建议[J].中国卫生统计,2009,26(1)
[2]马军,程颖.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现状及对策[J].信息系统工程,2011(7).
[3]冀春亮,李秀萍.对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的几点思考和对策.中国医院统计,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