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与工程造价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项目管理与工程造价控制

李翼

重庆市南川区商贸物流园区管理委员会408400

摘要: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项集技术、经济、管理于一体的系统管理工作,更是一个全周期控制的过程。因此,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管理,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本文针对工程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逐层、全面地分析了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过程中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多种制约工程造价管理的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实际操作性地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工程造价管控优化策略。

关键词:造价管理;工程项目;造价控制

一、概述

从广义的范畴看,工程造价是指完成工程项目所需的一切成本价格;狭义上工程造价指的是工程项目施工成本价格。

工程造价管理是项目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投资方、施工方都非常关注。工程造价管理不仅具有保障政府调控、加强廉政建设等宏观意义;而且还具有防止投资突破限额,促进各主体单位提升效率等微观作用;是提高工程效益、顺利完成工程建设的重要保障。

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项目全过程。在5大项目阶段中(投资决策、勘察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竣工保修),前3项称为工程项目前期。据统计,各阶段对整个项目造价的影响分别为:投资阶段75%~95%;设计阶段35%~75%;施工阶段5%~35%;竣工决算阶段0~5%。

因此显而易见,项目的造价管理具有纵揽全局的决定性作用,是整个项目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二、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制约

1、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存在问题研究

(1)开发商对可行性研究工作不重视,影响可行性研究与该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项目建议书批准以后,业主方通常都希望尽快推动项目建成,为尽快顺利通过审批,缩短可行性研究的时间、简化市场调研等做法时有发生,降低了可行性研究的深度与质量。这必然会影响到投资估算的确定,不利于项目整体的科学决策和造价管理。

(2)缺乏多种投资方案的比较,导致决策出现主观偏颇

可行性研究的关键在于多个投资方案的比选。通过多区域、多项目的比较、多方案的分析,借鉴得失与吸取经验,才能确定最优方案。但实际往往是围绕业主方主观倾向的惟一方案,开展“可行”论证,只按照少数静态指标来确定未来收益,容易造成决策失误。

2、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存在问题研究

(1)技术与经济长期脱节,工程造价难以有效控制。

设计专业与经济专业之间长期脱节,是工程造价难以有效控制的主因之一。设计人员认为工程造价与己无关,追求多揽活、快出图,追求外观造型高大上,忽视工程造价;而工程经济人员不懂设计,也不以工程造价来约束设计。你搞你的设计,我算我的帐,各自为政,导致设计概算的频繁失控与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严重超支。

(2)限额设计还处于偏低层次,设计变更管理不完善。

限额设计是指按照获批的设计任务书、投资估算进行初步设计及概算;再根据初步设计的要求、各专业分配的造价限额进行设计,从而保障分层控制、不突破总体造价限额。

(3)设计阶段招标不规范。

首先,实际的招投标中违规操作屡见不鲜。其次,按照现有机制,一旦设计方案中标,通常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也同时成为中标单位的一揽子工程。这意味着后期的设计阶段缺乏竞争,中标单位造价控制的积极性降低。再次,评标因素不够合理。由于客观上工程造价涉及的数据庞杂,变动频繁,因此评标只能侧重于造型效果与总体费用报价,不利于深入准确地进行工程造价控制。

3.施工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存在问题研究

(1)招标方的评价体系不尽合理

当前施工评标的主流做法是“无标底招标,有标底评标”,评标价由参考工程造价与各投标单位平均投标报价按一定的权数组合,再乘以市场平均下浮率确定。在这种模型中,决定因素实际是投标人的平均报价,而平均保价有极大的随机性,一旦投标人串标、哄抬造价或恶意竞价,中标价格就容易失真,工程造价也随之失控。

(2)投标单位恶意竞标

当前国内工程施工领域,市场行为还不够成熟。为了争抢市场,恶意降价、非正常追加费用、以停工要挟、偷工减料、违规分包转包等屡禁不止,工程质量降低,后期返工重建,费用追加超支,导致工程造价失去控制。

(3)对投标单位资质的审查不严,为施工阶段造价和质量控制形成不利影响。

迄今为止,很多个体施工单位的资质仍采取挂靠的方式非法取得,他们普遍缺乏足够的资金、人力和设备,为了保证利润只能削减成本,降低工程质量。

而工程施工单位在招标时,因为了解挂靠太普遍或因为对方的报价低,放松了资质审查,最终问题凸显,导致工程造价失控。

4.竣工决算阶段造价管理存在问题研究

当项目进入到竣工决算阶段的时候,由于缺乏对前期的收支进行核算的意识,使得在项目实施的最终阶段也不能进行相应地调整,任其项目的预算进行发展,自然得不到有效得控制。

三、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优化策略

(1)工程项目管理流程规范化,形成监督机制,严格实施。

构建行政主管部门,同时应尽快制定工程项目工作流程管理办法,形成行业规范参照标准。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多点控制全程管理。考核点包括:工程施工单位是否科学决策、是否采用代建机制,是否按照程序报建、是否严格贯彻招投标管理办法,是否完成审计等,并且把考核结果和责任人的廉政考核相结合,使取行政执法手段强化资质管理。

(2)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制度化,并列入合同条款,法律性规范参建各方的权责。

对内:形成项目报建、设计审查、工程管理、材料设备采购、经济技术资料签证、竣工结算审计、财务审计、竣工后评价等相应管理制度,定期监督考核贯彻情况;

对外:严格贯彻招标管理办法,将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造价管理责任纳入招标文书,明确各单位承担的风险,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条款。

(3)实施工程设计招标、方案竞争,推广限额设计、标准设计,择优比选设计单位。

工程设计招标和方案竞争可以从多个设计单位和方案中优选出符合国家政策导向、集约用地、先进适用的方案。

限额设计将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按照专业、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分配,逐层控制、及时反馈,保障工程造价总额不被突破。标准设计能节约设计费用,缩短设计周期,合理利用能源、材料和设备。

择优选择资质优良、服务意识好、配合程度高的设计单位,可以有效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推动设计与施工、设计与材料采购之间的高效确认和顺利交底。

(4)加强审计考核,建立工程质量、安全、造价终身责任制,增强项目负责人对投资负责的责任意识。

工程项目审计一般包括设计、招标、施工、决算4个阶段的审计。加强审计考核,有助于在工程前期采用管理和调整措施,成本低、效益大,实现有效的事前控制。

建立终身责任制,建立各参建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责任书档案,即使人员变动也能有据可查。确保各参建单位负责人从项目施工前期就树立起对工程质量负责、对安全施工负责、对国家资金负责的责任意识。

四、结论

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与管理,贯穿于工程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决算、保修的全过程中,是反映建筑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极其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因此,必须要对项目实施过程的每个环节的造价进行严格控制,才能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李郁楠.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程序[J].科技创业家,2012(12):70-72.

[2]胡涛.论建设工程项目前期造价的管理[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8,6(3):31-36

[3]陈建国,高显义.工程计量与造价管理[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3):155-166.

[4]张立新.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措施研究[J].硅谷,2008,7(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