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施工技术

黄建

黄建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的桩基形式和未来发展前景,着重阐述了新型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的施工准备、施工工艺,以及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质量控制点。

关键词: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施工流程;承力盘;旋扩

Abstract:Thepaperbrieflyintroducesthecast-in-placepileswithexpandedbranchesandbellsby3-wayextrudingarms,andemphaticallyexpoundstheconstructionpreparation,constructiontechnologyandthequalitycontrolpointsthatneedattentionduringtheconstructionprocess.

Keyword:cast-in-placepileswithexpandedbranchesandbellsby3-wayextrudingarms,Constructionprocess,Bearingplate,Circumflex

1前言

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简称DX桩,是近年来逐渐兴起来的一种新型桩基形式。该桩是一种优秀的新型变截面桩基,在钻孔灌注桩的基础上,使用特有的旋挖挤扩设备在桩身上旋扩成对称的空腔(承力盘腔),然后浇筑混凝土后形成的桩身、承力盘和桩端共同承受荷载的一种桩基。该桩基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小桩径,从而节省混凝土用量,因此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本文以多次接触该种桩型为基础,总结三岔双向挤扩桩几个重要环节的施工技术要点。

2桩基适用范围

适用于填土层、粘土层、粉土层、淤泥层、砂土层、岩溶发育岩层或或裂隙发育的地层施工。通过近些年的推广,运用愈来愈广泛。目前已经应用于特大型桥梁,以及工业厂房、民商用建筑、发电厂、LNG储存罐等众多领域,

3、前期工作场地条件

(1)场地道路通畅,能够满足运输护筒、机械设备车辆,以及汽车吊进入;

(2)施工用电接通,三级配电系统已完善,且变压器容量及各配电箱开关容量能够满足大功率振动锤(功率120KW)工作需要;

(3)施工用水贯通,能够满足供水需要,对于地质条件不好,容易造成桩孔坍塌的区域,引入泥浆护壁时需要水源;

(4)施工控制点已经引入工地周围,并且能够通视,满足全站仪及水准仪放点需要。

4、施工流程及主要质量控制点

4.1测量定位

首先根据图纸尺寸计算出每根桩的理论坐标,使用全站仪,按照理论坐标放出控制桩位,钉好钢筋桩、拉十字线(十字交叉法)引出定位点,确定桩位,复核无误后,报监理桩位验收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4.2护筒选型与就位

4.2.1护筒长度选择根据地勘报告的土质状况,对于海岸冲蚀阶地地下流砂现象较普遍,如遇到软弱土层和流砂层,护筒长度要适当加长,可以穿越流砂层,对流砂起到隔离作用,同时避免成孔以后出现坍孔现象。

4.2.2护筒就位需要吊车配合,先将护筒平放于地上,利用撬杠移动护筒使管壁穿过振动锤的夹具,此时夹具处于打开状态。管壁穿过后,启动液压阀台上的操作开关,夹具即可牢牢的夹住护筒,然后起吊按照预先确定的点位对中调整就位。

4.3沉护筒过程控制

沉护筒是利用电动机带动成对偏心块作相反的转动,使它们所产生的横向离心力相互抵消,而垂直离心力则相互叠加,通过偏心轮的高速转动使齿轮箱产生垂直的上下振动,从而达到带动护筒贯入土体的目的,其中振动锤的工作原理与炼铁原料系统的振动筛基本一致。沉压过程,要不断用水平尺测量护筒

的垂直度,以保证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大于50mm,超出范围要及时调整。待护筒基本与自然土面处于同一标高时,结束沉压过程,马上测量护筒顶标高。

4.4成孔

旋挖机就位,钻头自护筒定位点钻入取土,机械操作室具有电子显示屏,可以显示钻入的深度、钻杆X/Y轴偏位数值,以便及时调整。现场根据每次钻头内倒出的土质类型,综合钻入的难易程度,可以判断已经到达的土层。成孔时控制钻进速度,根据不同地层采用不同钻进参数,并一直检查钻机桅杆的垂直度,保证成孔后垂直度偏差<1%。成孔后要立即测量孔深,作好记录。一般钻至距离设计孔底1.5m~2m时停钻移机转入扩孔工序,等扩孔工序完成后钻机再进行回钻清孔至设计孔深。以上为干作业成孔,另外,对于地下水位较高和土层稳定性不好,极易造成坍孔的位置,也可以选择泥浆护壁成孔工艺。

4.5承力盘旋扩工艺

此工序尤为重要,也是较普通灌注桩而言特有的工序,成盘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桩基的承载力,所以对承力盘的质量控制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4.5.1承力盘类型

4.5.2承力盘腔旋扩核心工艺控制

扩盘装置通过桩孔下放至设计成盘位置,液压旋扩臂慢慢沿水平方向打开,并不断旋转,旋转速度与水平方向的打开速度必须配合到位,扩盘装置上的合金刀片被压入土体,通过旋转逐步对土体进行切削,旋扩臂达到水平方向最大值时,旋扩工作完毕。对于强风化岩层,旋扩一个空腔需要30min左右。通过实践证明,边挤压边旋转切削形成的空腔较密实,基本不会出现承力腔坍塌情况。

旋扩时认真谨慎操作,包括设定盘位深度、旋扩盘径变化,注意旋扩时的机具状态,根据地层变化和旋扩情况及时调整旋扩速度。

4.5.3承力盘盘径质量控制要点

①旋扩时,机载显示屏同步反映孔内旋扩机头工作状态,能够显示反映盘位深度、旋扩压力和盘径数值,根据机载显示屏,现场工程师或监理可以实时观察旋扩作业情况。旋扩完毕,将显示屏拍照存档,以便备查。

②盘径二次复查有两种方法,一种可以将旋扩机钻头下放至扩盘位置,通过显示屏查看扩盘装置能否自由打开,如果不能打开,则说明有坍孔现象,需要再次扩盘;第二种,可以通过盘径检测装置下放到相应位置,判断检测盘径是否坍孔。

③承力盘径允许偏差:-4%。

④旋扩完毕后,钻机进行二次回钻清孔至设计孔深。桩孔成型后必须清除孔底沉渣,清孔后孔底沉渣厚度,对于端承桩不得大于50mm。

4.6导管压力要求及安装要点

(1)导管第一次使用前,须进行水密性及压力试验。导管的安装;根据施工工艺要求,采用内径300mm,厚度为4mm的导管,导管要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满足施工要求,导管与导管之间采用螺旋连接,采用“○”型橡胶密封圈密封,并做水密性试验。向拼装好的导管内灌入70﹪的水,两端封闭,一端焊输风管接头,输入计算的风压力,导管需滚动数次,经过15min不漏水即为合格。导管水密试验时的水压应不小于井孔内水深1.3倍的压力,进行承压试验时的水压不应小于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Pmax,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其中——开导管灌筑首批混凝土的需要量,计算为0.57m3;

——导管内径,325mm;

——首批混凝土要求达到的桩孔灌筑深度,经计算为1.5m;

——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一般取0.8~1.2m,计算取1m;

——管底至孔底的高差,一般取0.4m~0.5m,计算取0.5m;

——桩孔截面积,直径600桩=3.14×0.3×0.3=0.28m2;

——孔内混凝土到达高度时,导管内混凝土与导管外水压平衡

所需高度,计算为2.08m;

——雨季灌筑混凝土顶面至孔内水面的高差,按防城港镀锌场地实际水位取5m;

——孔内水或泥浆的密度,,;

——混凝土拌合物密度,。

4.7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

(1)开始灌注砼时,要在漏斗底口设置隔水球塞或挡板,导管在桩孔内的位置应保持居中,导管底端离井底距离为300-500mm。

(2)确保首灌量要使导管埋入砼中0.80m以上,同时,观察孔内返浆情况,同一根桩要连续灌注,并经常测量砼面上升高度,随着孔内混凝土的上升,需逐节拆卸导管,导管拆卸时要清提、慢放,防止刮提钢筋笼。灌注完毕后要及时清洗导管,特别是连接部位。拆下的导管应立即洗刷干净。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得小于1m并不要大于3m,严禁将导管提出砼面;当桩身较长时,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可适当加大。当混凝土面接近钢筋骨架时,放慢灌注速度,混凝土面进入钢筋骨架一定深度后,适当提升导管,使钢筋骨架在导管下口有一定的深度。

(3)桩基浇筑混凝土时,必须连续浇筑,中途不得停顿,最长不超过8h,必要时可以加入监理工程师认可的缓凝减水剂。导管在混凝土埋深为2-6m,经常检测混凝土面距护筒顶距离,对比导管长度,勤拔导管。水下砼浇注高度比设计桩顶标高多灌1.0m以上。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位于地面以下及桩顶以下的孔口护筒应在混凝土初凝前拔出。

(4)砼接近设计桩顶标高时,要准确测量其高度,准确计算并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使砼顶面标高不小于设计要求。灌注结束后,要立即起拨导管,冲洗归拢检查好,以备下次再用。

(4)砼灌注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关键过程,质检员要现场监督、验证,灌注结束后,质检员要填写《混凝土灌注记录表》,并报请监理、业主签字认可。

(5)试块制作、养护、试验由第三方实验室进行。

5、结束语

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的施工技术核心在于变截面承力盘成盘过程,成盘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桩基承载能力的大小。随着该类桩的逐步推广,相对应的施工技术研究显现出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工艺实施各个环节的重点给予了论述,但具体还需在后续实践中进一步摸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4.22

3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科学.国内统一刊号CN11-4421/G3.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JGJ171-2009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设计规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