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建筑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探究

刘立江

中益诚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的地下室承担了大量附属功能。地下室底板的施工质量度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起到关键作用,引起施工人员的广泛关注。针对该现状,文章简要分析当前建筑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以盼能为此类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探讨

地下室底板通常称为筏板,为建筑工程基础的一种,如施工质量不佳,易出现渗漏、裂缝等现象,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适用性产生不利影响。提高底板工程的施工质量,避免出现裂缝、渗漏是工程施工人员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1.地下室底板工程

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通常把一些功能性的机房、设备间设置在地下室,使地下室成为建筑物实现其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室底板(筏板)通常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由水泥、水、砂石、掺合材料、外加剂、钢筋等材料组成。

2.底板施工中常见问题

2.1渗漏

地下室底板为建筑物的基础,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当前建筑工程,随着设计高度的增加,基础底板的埋深也随之增加。低于地下水位,逐渐出现了渗漏现象。持续的渗漏,对建筑物沉降造成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建筑工程施工时,应严格预防渗漏问题。

2.2裂缝

地下室底板施工,裂缝现象较为常见。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有:温度原因、水灰比原因。温度原因主要为,热胀冷缩下造成的施工模块应力破碎问题,具体的外在体现即为裂缝现象。水灰比问题主要为,施工中未合理配置水灰比。造成灰量过大或水量过大,最终因水分挥发出现了裂缝现象。裂缝现象对于建筑结构稳定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3养护

底板工程中砼养护,对于底板工程的质量提升以及强度提升意义重大。当前在地下室底板砼养护时,较多项目中还存在养护不合理、养护周期不科学的情况。由于砼养护效果不良,造成底板工程在应用的过程中,随着应用时间的增长。砼强度、负荷方面快速下降,最终对于上层建筑的安全稳定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并且随着此类现象的持续,因底板砼质量变化,出现底板碎裂或变形现象也较为常见。

3.建筑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

随着当前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类建筑工程项目也得到了快速的推进。地下室底板施工,作为建筑施工中重要的施工项目。其施工现状,对于建筑安全、建筑性能、建筑质量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了改善当前建筑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施工存在的问题,笔者综合分析当前地下室底板施工现状。针对当前常用的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以及对应的改善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介绍。

3.1注重施工过程中的水灰比

混凝土为地下室底板施工中,重要的应用材料之一。当前在施工时,由于水灰比配置不合理现象,造成的后期不良现状也较多。因此在实际施工时,工程人员应注重水灰比的合理配置。一般情况下地下室底板施工中水灰比配置,应达到静置状态下不析水,应用状态下湿润度适中的现状。施工时,应注重混凝土搅拌的均匀性,并合理控制砂土的混合量。防止出现因均匀度不合理,出现鼓泡、空包等不良现象。

3.2注重施工温度控制

地下室底板施工中混凝土、水为主要的应用材料,具体应用的过程中,由于水特性其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为了避免因温度变化,对施工材料产生的影响。具体施工时,工程人员应根据施工温度,调节应用水的温度及附加材料的加入。避免因温度变化,造成混凝土强度下降等现状。一般情况下,地下室底板施工时如温度为5摄氏度,则无需要进行水温调节以及防冻剂的加入,但应进行外部保温作业。如施工温度为2摄氏度或低于零度,应考虑加入防冻剂,并做好防冻保温措施。此外,应用水温也应进行对应的调节。

3.3优化底板施工中的钢筋配比

钢筋材料为地下室底板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材料之一。钢筋材料结合混凝土材料,形成完整的地下室底板工程。具体施工时,为确保钢筋材料的应用效果,并且避免搭配不合理出现的冒顶等现象。工程人员施工时,应针对施工区域进行明确的标注和划分。通过划分区域,捆扎钢筋材料进行依次施工。施工时,为避免各钢筋材料之间因受力不均匀,出现的应力破坏现象。施工人员应针对各钢筋材料的施工方向,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并做好基层固定作业,以此提升底板工程施工的基础稳定性。

3.4模版施工技术

模版施工技术为地下室底板工程施工中,常用的一类施工技术。模版技术在施工时,首先进行施工区域划分,此后进行模版物料施工。施工中为了提升工程防渗效果,工程人员针对模版设施进行防渗材料涂刷。并设置相应的防水隔离带,以此提升工程的防水防渗效果。此外为了保障施工质量,施工中还应落实模版装置与底板之间的连接工程。以此确保工程施工的整体性,提升底板工程的整体强度以及负荷能力。

3.5垫层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施工,垫层施工为主要的施工工序。具体工程时,根据施工标准要求垫层土方高度与标高一致,并且施工方向以及顺序也应保持一致。主要原因为:保障后期工程施工中,各受力点的受力均衡性。垫层施工中,为避免后期返工以及修复等现状。工程进行施工规划时,应针对其垫层基坑大小、深度进行合理的管控。保障垫层施工与后期底板施工之间,不产生冲突现象。确保底板施工的合理性,以及整体稳定性。

3.6混凝土施工技术

综上所述,混凝土为地下室底板工程中主要的应用材料。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施工中,为确保工程质量,以及整体工程性能和负荷的合格性。一般在施工中,通常采用分层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分层施工中常规温度环境下,首层混凝土浇筑结束4小时以上,进行下一层浇筑施工。主要原因为:避免因施工周期不足进行施工,造成的返浆现象。分层施工中,为避免各分层工序间出现贴合度不良现象,需进行振捣作业。振捣作业在持续的过程中,为保障作业效果并避免过度振捣出现的碎裂现象。一般情况下单次振捣作业时间,应在25-30秒之间。作业中如出现析水、返浆现象,则应停止振捣进行排水作业。振捣作业结束进入分层养护程序,针对细小裂缝现象进行修复。修复结束进行表面养护作业,主要为表层覆盖养护。此后底层施工结束,检测确定负荷性能符合标准要求,则进行后浇带作业。后浇带作业中,应注重环境气候温度的变化。并通过添加附加材料等措施,确保施工质量不受环境影响。

结束语

建筑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施工,为建筑工程中重要的施工项目。具体施工的过程中,为避免裂缝、渗漏现象的出现,并且促进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性。施工人员应注重施工中的水灰比配置、温度管控、以及砼养护作业。并且加强施工工序的合理性、规范性,以此提升建筑工程性能,避免因施工技术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钟显荣,王晓林.建筑施工中的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探究[J].四川水泥,2015,(10):244-244.

[2]王彬.建筑施工中的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2):347-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