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临床分析

段灿

段灿

武冈市人民医院湖南邵阳4224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专科标准治疗,实验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d、1周时实验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两组无症状性脑出血、血尿、牙龈出血以及皮肤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疗效满意,用药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阿替普酶;疗效;不良反应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以中老年人群尤为好发,可引起头痛眩晕、语言以及肢体运动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并导致生活质量下降[1]。临床多采用抗血小板、水电解质平衡等规范治疗,本研究依次为对照,探讨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组对象均与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诊断[2]相符,发病时间不超过4.5h,梗死面积低于一侧大脑半球三分之一,排除合并高血压、恶性肿瘤、凝血功能异常、颅内出血病史和阿替普酶用药禁忌者。其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52~77岁,平均年龄(64.4±5.3)岁;发病时间1~6h,平均(3.2±0.7)h;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级:24例为轻度,38例为中度,10例为重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6例,两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和严重程度等基线特征近似,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接受抗血小板凝聚、控制血压血糖、稳定斑块等规范治疗,实验组同时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标准给药剂量为0.9mg/kg,先于1min内按照总剂量10%给药,静注完成后于60min内将剩余剂量匀速泵入患者体内。24h后行颅脑CT复查,确认无脑出血后口服拜阿司匹林,给药量为100mg/d。两组疗程均为1周。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3]

对比治疗前、治疗后1d、1周时两组NIHSS评分变化,并结合评分改善程度评价疗效,其中NIHSS评分降幅超过90%判定为治愈;在46%~90%区间判定为显效;降幅在18%~45%区间判定为改善;不超过17%判定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皮尔斯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P<0.05时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静脉溶栓可疏通阻塞血管,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致病、致残和死亡事件,因而成为早期干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环节。临床以往多选用尿激酶溶栓,但特异性纤维溶解效应不明显,且有较大几率引起严重并发症,如颅内出血、全身出血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临床疗效,因而应用受限。作为第二代静脉溶栓药物,阿替普酶能够与血栓表面纤溶酶原以及纤维蛋白选择性结合产生复合物,其中纤溶酶原被转化为纤溶酶,其溶解血栓的效果得到充分发挥。文献指出,阿替普酶对人体血浆游离纤溶酶无明显影响,不会引发全身纤溶状态,有效减少颅内出血和全身出血等不良事件[4]。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治疗后1d、1周时NIHSS评分明显降低,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无症状性脑出血、血尿、牙龈出血以及皮肤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不会增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同时亦可促进局部受损部位有效再灌注,抢救受损神经元,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态有良好改善。

综上所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疗效满意,用药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强,王洪新.不明发病时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于CTP指导下溶栓治疗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5,(33):5-7.

[2]徐尚刚,黄洋辉,梁隆斌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院前及院内溶栓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0):2430-2433.

[3]徐瑞,殷世武,王转等.支架取栓与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比较[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6,25(12):1027-1030.

[4]林玲玲,黄银辉.脑卒中合并心房颤动的rt-PA溶栓及抗凝治疗的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2013,19(22):4112-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