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融视角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2

从金融视角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李忠顺

李忠顺

(济宁市市中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山东济宁272000)

摘要:我国金融部门掌管着巨大的社会财富和金融资源,对经济发展承担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具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天然职能和历史使命。

关键词:金融体制;和谐金融;生态环境;改革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早于2004年9月提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执政能力的五大任务,其中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此后,和谐社会理论不断充实完善。和谐社会是针对我国市场经济转型后出现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以及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提出来的,是党中央倾听社会底层声音,代表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一、和谐金融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金融部门掌管着巨大的社会财富和金融资源,对经济发展承担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具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天然职能和历史使命。金融业如何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应有作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崭新课题。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健全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其构成要素不是单一的,而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多种要素构成。社会的发展是这些多种要素辩证交互作用的结果,具体凝聚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的综合进步成果之中,外在体现为经济、民主、科教、文化、社会等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说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概念。根据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谐金融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谐金融的基本内涵是指在一个区域内金融生态环境良好,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业在市场机制下优胜劣汰,安全有序运行,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与保险市场相互促进,与经济协调发展,各种关系处于一种比较融洽的状态。

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建设和谐金融的关键

构建和谐金融,营造法治公平、诚信稳定、竞争有序、金融与经济和谐发展的金融生态格局是基础。只有具备金融赖以生存的条件,金融业稳健经营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得到保障,

金融才能得以发展。

1.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我国转轨时期金融机构作为独立主体,在经济金融全球一体化环境中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经济金融全球一体化的条件下,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和执法体系及信用体系,没有高标准的会计和审计制度,没有专业化的中介机构,即使经济大环境很好,银行的贷款风险也会大大增加,其可持续发展也无法得到保证。

2.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是促进中国金融业稳健运行,充分发挥金融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核心地位作用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一个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必然是最吸引资金的地区。随着改革的深化,商业银行经营决策的独立性、自主性越来越高,资金的流动性增强了。构建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不仅仅是金融业稳健运行的需要,而且也是金融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必然要求。

3.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是从根本上改善金融生态现状,推动金融改革的治本之策。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尚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环境下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一些企业利用破产法的不完善,以破产逃避还债,进而导致大量银行坏账的产生。由于信用资料的收集和共享不足,银行在通过借款人信用对贷款风险做出合理评估方面还有很多困难。因此,加快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从根本上改变当前金融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是推动金融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治本之策。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金融政策与措施

1.积极推进金融业产权改革,构建多元化发展的金融业。金融业生命力就在于金融生态中存在自由竞争的机制,金融生态主体在自由竞争中优胜劣汰。建立和完善自由竞争机制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使金融生态中的参与主体多元化。

2.完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为做大做强金融产业创造条件。长期以来,我们将金融简单地定位于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融通,没有将其作为一个产业来研究和发展。事实上,金融既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把金融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通盘考虑,整体规划,制定专门的产业支持政策。

3.建立与完善金融生态环境的各种机制。首先,要不断完善金融法律制度建设,建立生态调节机制。当务之急是尽快出台有关金融机构破产和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其次,强化信用和风险防范建设,建立生态稳定机制。要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改善金融信用环境;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要促进以货币政策为核心的金融政策对经济主体行为的驱动力,加大货币资金对国民经济渗透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高其整体的流通速度和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敦富.区域经济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2]曾菊新.空间经济学[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

[3]王铮.理论经济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5]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凌申.江苏沿海小城镇发展生态化的思考[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