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仙(云南省昆明市福利医院综合科云南昆明650101)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浮肿的误诊为心力衰竭的原因,以减少误诊。方法对8例误诊的下肢浮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8例患者均误诊为心力衰竭。结论对下肢浮肿与心力衰竭的鉴别诊断及对下肢浮肿的病因不清等是误诊的常见原因下肢浮肿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然而下肢浮肿可以见于多种疾病,往往导致临床医生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本文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年住院8例下肢浮肿病人误诊为心力衰竭资料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患者8例,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在64~72岁,平均年龄为64.9岁,其中合并肺心病2例,高血压2例,老年痴呆2例、脑卒中后遗期2例。
1.2临床表现呼吸困难2例,全身浮肿2例,单侧下肢浮肿4例,乏力1例,伴咳嗽咯痰2例次,食欲不振4例次、偏瘫2例次。体格检查:口唇、指端发绀2例次;肺气肿征阳性4例次;肺底闻及少许湿性罗音2例次;心脏扩大2例次;
1.3辅助检查
心电图:1例右室肥大,1例左室肥大,其余6例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左室增大1例,右室扩大并肺动脉高压2例(30~45mmHg),其余6例未见异常。
下肢静脉超声:3例左下肢静脉瓣关闭不全,1例右下肢静脉瓣关闭不全,深静脉血栓形成12例。
血常规:Hb﹤10g/L2例
尿常规:尿蛋白+1例例
肝功能:白蛋白:﹤3.0g/L2例。
肾功能:尿素氮7.2mmoL/L肌酐127umoL/L1例
诊治经过:8例患者误诊为心力衰竭均给予去乙酰毛花苷或地高辛、呋塞米、螺内酯等药物治疗,6例下肢浮肿可暂时缓解,停药后下肢浮肿很快又复发,其中1例患者出现洋地黄中毒,2例患者下肢浮肿由膝以下发展至大腿,8例患者无颈静脉怒张及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此时方考虑诊断有误,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如上述,诊断为下肢静脉功能不全4例,低蛋白血症2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例。给予相应的治疗好转。
2讨论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主要继发于下肢静脉瓣膜病、静脉血栓性疾病、各种静脉先天畸形及静脉术后回流障碍等,其共同特点是下肢静脉瘀血,远端静脉压增高。导致瘀血性水肿、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皮炎及溃疡[1]。Kistner提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概念,认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所致的血液返流是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重要病因。Ruju提出,所有的原发性静脉功能不全(CVl)均与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有关,,临床上多以发生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肢体肿胀明显,即双下肢浮肿不对称,临床上采用超声或静脉造影对该病进行辅助诊断,目前内科治疗采用利尿剂对症治疗,外科可行深静脉瓣膜重建手术[2]本文就有4例患者经超声证实静脉瓣功能不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常见原因主要有静脉血流滞缓,如长期卧床、手术、妊娠、肥胖、口服避孕药等;静脉壁损伤,如化学性损伤(静脉点滴各种药物)、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骨折碎片创伤)和感染性损伤(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等有关[3]。2例患者因脑卒中后遗期长期卧床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用利尿剂无效,经溶栓后好转。无论是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还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即便有心脏病者也可并发,然而如无心力衰竭时,无颈静脉怒张及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临床上如不加以鉴别,治疗上按照心衰治疗下肢浮肿可以缓解,但可引起不必要的浪费,甚而引起药物的中毒,本文就有1例发生洋地黄中毒。
低蛋白血症由于白蛋白降低而至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水肿,1例老年痴呆及脑卒中后遗期1例患者进食少,导致营养不良诱发低蛋白血症,亦无心衰的表现,尽管应用利尿剂有效,毕竟有文不对题之嫌。发生水肿的原因很多,邝贺龄在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中对水肿的描述就有20余种,这些疾病临床上各有其特点,亦可根据不同的检查手段来明确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4]。就其8例患者发生误诊的原因是医生对于心力衰竭主要是右心衰除原有心脏病的病史、心脏体征外,其临床表现重要的体征就是颈静脉怒张及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医生对水肿的临床表现这一点掌握不佳,只要水肿就认为是心衰而造成误诊。对于水肿的发生原因了解不够,也是造成误诊的原因。尤其是目前一些比较常见的疾病认识不够,今后应加强学习,提高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罗翠艳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预防和护理中外健康文摘20118(3):283-284
[2]李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外科治疗现状新疆医学201040:79-81
[3]罗占想.骨科患者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0,25(19):196-197.
[4]邝贺龄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4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