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黎明
(锦州市康宁医院精五病房辽宁锦州121000)【摘要】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罹患冠心病的人数越来越多。冠心病发病既有生物学因素,又有心理因素。焦虑、抑郁是最常见的两种心理障碍。观察抗焦虑抑郁药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冠心病患者一旦合并焦虑抑郁,早期进行抗焦虑药物治疗非常有效。
【关键词】冠心病;焦虑抑郁症状;赛乐特【中图分类号】R971+.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215-01
焦虑、抑郁是最常见的两种心理障碍。临床医师对焦虑、抑郁往往认识不清、诊断不足,常将一些焦虑、抑郁的躯体化症状归于躯体疾病,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本研究旨在探讨抗焦虑抑郁药物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康复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6年8月—2010年12月在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诊断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诊断标准,经心内科医师三级查房确诊,有相应的试验诊断及器械诊断证据。排除明显智能障碍、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精神病阳性家族史和个人史、精神创伤史、癫痫、抽搐发作等神经系统异常者及心肌病患者。符合入选标准的冠心病患者入院时予以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评分阳性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评分阴性者为无焦虑抑郁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病程、临床分型、SDS评分、SAS评分、血压、血脂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药物治疗的方法
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治疗,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支持等住院患者浅层心理行为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口服抗焦虑抑郁剂赛乐特(正式品名:盐酸帕罗西汀片,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95)卫药准字J50号,批号:02060158),每日晨服一次,自10mg开始,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不同调节剂量,范围10—20mg,共6w。
2结果
两组治疗后SDS、SAS评分比较:抑郁干预两组两种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讨论
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在冠心病患者中发生率极高。笔者曾调查发现,1/2以上的冠心病患者伴有焦虑情绪,约1/3的冠心病患者伴有抑郁情绪,1/5—1/6的冠心病患者兼有焦虑、抑郁症状。Musselman指出,由于研究样本不同及采用的标准不一,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生率从18%—60%不等。焦虑、抑郁等心理社会因素通过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如吸烟、酗酒、持久紧张的高负荷工作与生活节奏、A型行为等),激活神经内分泌机制、交感神经和血小板的活性,引起脂质代谢紊乱,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率变异性降低,冠脉内皮功能损伤,粥样斑块破裂,冠脉痉挛,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引发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焦虑、抑郁本身可导致不适主诉增多,通过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可缓解焦虑、抑郁,其不适主诉相应地减少,有利于早日康复,同时也抑制了上述病理生理过程,恢复内环境的稳态,改善了心肌供血供氧,从而减轻躯体症状。
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不仅长期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是引发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病人的预后。Ford、Ariyo、Penninx等研究认为,抑郁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Kwachi等报道,伴有明显焦虑情绪的病人发生致命性冠心病和猝死的危险度增高。
Fleet等综合6个研究报告的结果后提出,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合并焦虑与惊恐发作,必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明显增加心血管并发症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几率。Thornton研究发现,及早诊断、积极治疗冠心病伴发的抑郁症状,对减少心脏并发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因此,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努力纠正患者的心理障碍,在临床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觉症状与情绪密切相关,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可延长住院时间,延缓康复以及增加医疗费用,因此,通过抗焦虑抑郁治疗(药物治疗),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伴发的焦虑、抑郁症状,明显缩短自觉症状缓解时间,同时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给予新一代抗焦虑抑郁药———赛乐特治疗,该类药物是高度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经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可靠,克服了传统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引起心动过速、传导阻滞等的缺点,依从性好。同时,随着人们健康需求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生命质量的重要性,用生命质量评价健康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采用的生活质量量表是一种有效、全面、重复性及应答性均较好的量表。
本研究显示,经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各方面都有明显改善,且在躯体症状、健康愉快感、日常活动功能障碍方面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其以定量分析的方式肯定了抗焦虑抑郁药物在治疗高血压、冠心病中的作用。参考文献
[1]Herrmann-LingenC.Anxietyanddepressionincardiologypatients:howtodiagnose,howtotreat?[J].Herz,2001,26(5):326-334.
[2]叶志荣,杨菊贤.冠心病、高血压与心理障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7,6(4):313-315.
[3]FordDE,MeadLA,ChangPP,eta.lDepressionisariskfactorforcoronaryarterydiseaseinmen:theprecursorsstudy[J].ArchInterMed,1998,158(13):1422-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