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雷(辽宁省营口市中医院115000)
【摘要】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体会。方法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5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资料。结果58例糖尿病中医药治疗显效52例,无效6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3-0334-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其发生率高达90%以上,一旦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生命质量会受到严重的损害。根据临床表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中医痹症痿症是一致的。
(一)现代医学认识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认为与以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有关:如遗传因素,糖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微血管病变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影响
(二)传统医学认识
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中医文献中早有论述。如对消渴病“腿膝枯细,骨节酸疼”(《丹溪心法》)、“足膝痿弱,寸步艰难”(《续名医类案》)、“四肢痿弱无力”、“手足烦疼”(《普济方》)、“手足麻木”(《王旭高医案》)等描述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糖尿病性肌萎缩极为相似。其主要发病机理是消渴病日久,肝肾阴津亏耗,气血亏虚、筋脉失养,进而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俱虚,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多种病证。
我科在临床诊疗中对于5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采用西药控制血糖基础上,联合传统中医药治疗,效果较明显,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58例患者中,男33例,女25例,年龄47岁~73岁,平均年龄56.5岁。糖尿病病史5~8年,肢体末端麻木,发凉,疼痛,感觉异常等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均不超过2年
(一)西医治疗
1.纠正高血糖及代谢紊乱,合理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及皮下注射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控制空腹血糖6~8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7~9mmol/L。
2.抗氧化应激静脉点滴硫辛酸,口服复合B族维生素。
(二)中医治疗
(1)气血两虚,营卫失调
主症:步履蹒跚,或站立不稳,两下肢乏力,如踩棉花,手足指尖麻木,重者手指不能拿物,肌肤不仁,触之不觉,腓肠肌肉干瘪,收缩无力。舌胖嫩红,边有齿痕,苔薄,脉濡细。
治则:养血补气,调和营卫
方药:当归10g白芍12g挂枝10g白术10g栀子15g川牛膝12g茯苓15g红人参20g甘草10g
(2)肝肾不足,络脉瘀阻
主症:初始仅足尖发凉,逐渐麻木,经年累月,逐渐向上蔓延,累及上肢,手指末端麻木,进而痛如针刺,或如触电,或如撕裂,昼轻夜重,不可触摸,疼痛难忍,肌肤干裂,阳事不能,四末不温。舌红少苔,脉濡弦。
治则:滋肝补肾、熄风通络方药:枸杞10g,山萸肉10g狗脊15g牛膝12g葛根15g当归12g生地15g桑椹子10g制首乌10g鳖甲10g水蛭9g地龙9g
(3)阴虚风动、络脉空虚
主症:腰骶下部,疼痛剧烈,犹如刀割火烧,时做时休,入夜尤甚,腿膝无力,张力下降,肌肉干瘪,不能过久站立。大便秘结,口干,舌红少苔,有裂纹,脉弦数。
治则:益气滋阴,熄风通络
方药:麦冬10g党参12g升麻10g红人参15g白术12g全蝎10g地龙10g杭菊10g白花蛇10g炙龟板10g当归12g白芷10g
(4)肝脾失和,络脉瘀阻。
主症:胸胁刺痛,如火烧火燎,并向上放散,轻轻触及,顿觉不适,日渐消瘦,体重下降,腹部肌肉萎缩,食少便溏,舌胖嫩,边有齿痕,苔薄黄,脉弦滑。
治则:健脾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方药:柴胡12g当归10g黄芩15g白芍15g炒白术15g红花15g菊花10g丹参30g地龙10g桃仁10g
(5)湿热伤肾,肾精亏虚
主症:下肢懈怠乏力,双下肢肌肉,日见干瘪,以致步履维艰,肌力下降。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则:清热利湿、益肾填精
方药:菟丝子10g黄柏10g白芍15g当归12g牛膝12g菟丝子12g肉苁蓉12g茯苓15g狗脊15g枸杞10g
(6)气阴两虚,津枯风动
主症:四肢末端麻木发凉,或如蚂蚁虫如行皮中,行走如踩空中,逐渐蔓延至四肢,亦觉麻木发凉,继而痛如针刺火烧,或如撕裂,四肢远端皮肤干燥无汗,皮温发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疲倦自汗,口渴多饮,舌嫩红,边有齿痕,苔薄少津。此类症候,治则:益气养阴、驱风通络方药:黄芪15g西洋参15g枸杞10g全蝎10g白僵蚕10g丹参30g生地15g五味子12g茯苓12g酸枣仁12g
2结果
本组58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最短三天,最长十天,空腹及餐后血糖均达标,无口烦渴,多饮,多尿,52例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明显改善,6例患者诉四肢末端感觉异常无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分析,治疗总有效率达89.7%,无效率10.3%,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在神经系统发生的多种病变的总称。它涵盖植物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等,其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1],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病情进展缓慢,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可伴痛觉过敏,疼痛,后期可有运动神经受累,出现肌力减弱甚至肌萎缩和瘫痪[2]。该病早期呈现相对可逆性,后期发展为顽固难治性神经损伤[3],传统医学治疗糖尿病,已运用几千年,临床积累经验丰富,认为认为其病机为血脉涩滞,淤血痹阻为核心[4],笔者总结在应用西药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见效较快,尤其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效果尤好,虽然临床中个体各有所差异,但往往又互相联系,最终疾病的形成仍是上述病因长期积累的过程,久病必瘀,初病在经在气,久病入络在血,“络病分虚实,总以络脉阻滞为特点”。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病久入络,且阴虚生内热,影响气血正常运行,从而导致血行不畅形成血脉瘀滞。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充分体现出辩证论治,将整体性与个体化相统一的治疗,实现了中医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使两者的优势得以最大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仝小林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解读2009年11月108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2008年1月777
[3][4]周仲英中医内科学2011年8月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