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市蒙汉族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状况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锡林浩特市蒙汉族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状况调查

丛峰明

丛峰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要】目的了解锡林浩特市蒙汉族中小学生的营养发育状况,并分析其差异情况。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锡林浩特市4所学校中的7~18岁中小学生共2611人为调查对象。结果①锡林浩特市中小学生超重率为24.32%,其中蒙汉族分别为24.94%和23.66%;男女生分别为27.73%和21.04%;按年龄分析,超重率为17.34%~27.51%。②锡林浩特市中小学生肥胖率为10.69%,其中蒙汉族分别为10.80%和10.61%;男女生分别为12.42%和8.98%;按年龄分析,肥胖率在5.59%~13.43%之间。结论①锡林浩特市中小学生有1/3以上者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②超重与肥胖率均无民族差异;③超重率男生高于女生,肥胖率无性别差异;④超重与肥胖率均为小学高年组最高,之后有随年龄增高而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蒙古族;汉族;青少年;肥胖;超重【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6)5-0239-02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人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近年来,儿童肥胖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儿童青少年期超重与肥胖不仅影响健康成长,而且对其成年后的生理功能也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是某些成年期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的危险因素[2]。因此,进行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调查研究,对预防多种疾病的早期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解锡林浩特市中小学生身体发育状况,本课题组于2014年9~11月在该市进行了调研。

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锡林浩特市属4所中小学(民族小学,蒙古族小学,第六中学,蒙古族中学)7~18岁学生共计2611人;其中蒙族学生1343人占51.44%(男生656人,女生687人);汉族学生1268人占48.56%(男生624人,女生644人)。

1.2测量方法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的操作方法测量,均在每日上午8:00~10:00时进行身高,体重测量,身高精确到0.1cm,体重精确到0.5cm。早晨空腹时集体测量,脱鞋测定体重一次,身高三次,身高取平均值,并记录计算BMI。

1.3BMI的判定标准BMI=[体重(kg)]/[身高(m)[2],参照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3]对照各年龄进行超重、肥胖的筛查。

1.4质量控制参与本次调查的所有成员都经过对于测量方法的统一培训与考核合格后遂开始进行调查。

1.5统计学处理将所有的体检资料进行核对编号和整理,录入后的资料经核查无误后统一转化为spss数据库,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2.1超重检出情况2.1.1一般情况为缩小误差,采取年龄段分层比较;以3岁为一段即7~岁(小学低年级)组、10~岁(小学高年级)组、13~岁(初中)组和16~18岁(高中)组进行分析比较。由表1、表2可见,锡林浩特市中小学生超重率为24.32%(635/2611);按年龄分析,超重率为17.34%~27.51%,X2=18.28,P<0.05,超重率存在年龄差异。

2.1.2各年龄组学生超重率分民族比较蒙汉族学生超重率分别为24.94%(335/1343)和23.66%(300/1268),U=0.01,P〉0.05,两者未见统计学差异,结果见表1。

3讨论我国学者在研究中发现,2000年我国发达城市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呈全面流行趋势(4)。同时,国内的很多研究也表明,我国的青少年肥胖发展速度比欧美发达国家发展速度还要快{4-5}。

有半数以上的儿童青少年期体重超重和肥胖将持续到成年。

据文献记载,在我国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率从2.09%~9.99%不等(4)。本次调查,对锡盟市区蒙汉族超重的及肥胖率分别为17.34%~27.51%和5.59%~13.43%之间,其中肥胖率的平均值(10.69%)处于全国中上水平,结果不容乐观。这可能与锡林浩特地处蒙古民族聚集区,牛、羊肉等动物性食品是蒙古族最普通,也是最喜爱的主要食品,其食用量远大于去其他民族,加之居民普遍缺乏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相关知识,致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素摄入不平衡,能量摄入过剩有关。超重与肥胖率均无民族差异,说明当地汉族居民在于蒙古族同胞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在饮食习惯上已经被同化所致。超重率男生高于女生,肥胖率无性别差异,不同于北京地区报道男童肥胖率普遍要高于女童(6)。超重与肥胖率均为小学高年组最高,之后有随年龄增高而下降的趋势。超重与肥胖除于饮食因素有关外,学生缺乏课外活动及适宜的体育锻炼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学生随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与活动量亦随之增大,应该是导致学生超重与肥胖率随年龄增高而下降的原因。

中小学学生肥胖不仅不利于其体质发育,进而影响到成年之后的身体素质,还将影响其生活质量与社会交往。故,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关系着整个国家人口身体及心理素质的提高。要继续改善儿童的营养,鼓励他们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等,避免营养过剩;同时,还要鼓励儿童青少年积极增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从而有效的预防或减少肥胖的发生。

参考文献{1}吴洁,毛萌,小于胎龄儿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2):117-119.{2}惠春霞,钱永刚,内蒙古地区城乡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2):116-117.{3}陈春明,季成叶,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J},2004,25(2):97-102.{4}季成叶,孙军玲,陈天娇,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1985~2000年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动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103-108{5}罗飞宏,沈水仙,屠月珍,等.上海市6~18岁少儿肥胖患病率调查.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6):427-429.{6}孟杰,陈欣欣,杨海河,北京市城区3~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近10年的流行趋势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2):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