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宁市拦江中学龚彪
在上个世纪90代初,我国文化界带头掀起一场救救孩子的狂潮,当时“小皇帝”,“太上皇”的称号屡见不鲜,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已成为习惯,孩子自理能力急速下降,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救救孩子,就是要反对这种溺爱现象。断断十几年,这种溺爱之风有所衰减,但另一种急迫的呼声又响起来了——给孩子多一点爱。
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尝到甜头的人们都跟着经济这根主旋棒转,竞争激烈。九十年代初的那种缓慢的生活方式彻底胀破连相对保守的农村也卷入进去,农村大量闲置人口,以及他们闲置的时间加速了这种进度。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从而引起农村的空洞,这种空洞影响最大的不是土地的浪费,也不是家庭的稳定,而是儿童的关爱的空缺。农村空巢儿童问题直摆上教育界论坛。
在最近两千多年的文化历程当中,儒家“仁”、“礼”观点一直引导着文化思想的潮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要仁爱守法敬长辈的“礼教”,“恕”即宽容,“敬”即关爱,其间,爱成为其核心,若没有博大的胸襟,没有人与人的关怀,那么,儒家思想又何以附焉?爱的教育对于个人而言,从小就被传教,妈妈讲的童谣,邻里的批评与鼓励,朋友的互助,无不流露出这种爱。我们说学习是终身的,按其教育关系的性质和空间分布,可以把教育实践分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个部分,随着孩子步入学校,家庭教育也逐渐退居其次,但家庭教育有很多是学校教育不可取代的,家庭教育讲求“言传身教”,借助伦常关系和丰富的情感色彩,于孩子而言,对他们仁、爱、礼,以及个人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有极大的整塑性,而这对其接受学校教育及至人生有莫大的影响,也是学校对这方面的教育影响远远不及的。
对于中小学而言,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这种整型过程尚未完成,而父母,这个家庭教育的核心成员却悄然离去,给孩子这方面的教育留下个断层,使之停滞。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我们才有希求的欲望。对于这些空巢儿童而言,家庭的关爱尚待饱和,而短缺。按理说,他们对于这些需求欲望会更加强烈,但经调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有80%的空巢儿童回答“不想念爸爸妈妈”,电话中提到的频率最高的一句话是“认真读书”,而“爸妈想你”这类情感丰富的句子却很少,两成都不到。这又是为何?怎么会对父母的爱如此淡漠呢?于这种现象,笔者认为是爱的失落,他们不是因为不需要爱而是爱在这里变了味,转了向,而导致他们的冷漠。原因有二:
首先,父母的关爱变质,我们说家庭教育以爱为本,以情、血缘为纽带。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对父母的关爱,他们更多的需求是生活上的照顾与关怀,他们的感情还处在哺乳期,但由于父母的离去,不得不给他们断奶,充其次的就是奶粉。父母外出,一个月最多那么两三次电话,每次最多不过十来分钟,试想对于一个为断奶的孩子,这点奶可够?更不要说奶与奶粉的区别了。他们所求的是关爱,而父母给的却是压力——“认真读书”、“听话”——“奶粉”,久而久之,希求与所得相差甚远,当这根弦断了时,爱也就变成了空影,甚至负担。而对于青少年而言,青春期的骚动与叛逆往往与爷爷奶奶的无力看管相抵触,“天下老子最大”的思想慢慢滋长。这也就不难理解上面提到的问题了。
其次,社会因素。对于社会,人们的看法是复杂的,而对于金钱的看法却极其简单(农村大众的看法)。金钱在人做事时往往放在第一位,这也无怪乎我国农业相对薄弱这一国情,中小学生对事物摹仿能力在成长阶段也最强,在这样一个大的氛围中,爱不能得以张扬,甚至畸形;另一方面更有甚者,某些父母雪上加霜,他们把社会中这种赤裸裸的金钱观注入孩子脑中,这样劣质的“奶粉”怎能不让孩子“生病”?
当爱失落后,学生学业负担、精神负担以及社会负担就直接压在了孩子肩上,在重压得不到释放的情况下,他们要么选择逃避,转向内心,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这种学生在我们调查的空巢儿童中几乎占了一半;要么选择张扬,由于得不到父母、社会的正确引导,这种张扬也是扭曲的张扬,很容易走上另一个极端——生活习性无常。
在教育中,我们提倡素质教育,人文关怀,教材也有这方面的倾向,主要是“语文”和“思想政治”学科。由于学科所限,对于爱的因子的投入始终不足,比如初中语文,每册六个单元,最多只有一个单元以情感为主,但由于教法和侧重点不同,很难肯定得到什么感动;而政治学科多是礼仪、道德说教,直接的关爱教育又有几篇。面对爱的失落,我们提倡奉献爱,固然不错,但笔者认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这些孩子如何去发现爱、珍惜爱、获取爱,岂不更好?这也是我们将要大力找寻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