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初产妇的产后护理中,总结并阐述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效果。方法:特选取我院接收的初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路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观察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后第1d、出院前、产后第42d抑郁症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产后3个月内实验组攻击行为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后第1d、出院前、产后第42dEPDS评分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产妇在出院前EPDS评分大于产后第1d,对照组产后第42d大于出院前,两组产后3个月小于后第4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产妇的产后护理中,相比于常规的护理路径来说,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有效降低抑郁症发生率、攻击行为发生率,确保产妇与新生儿的健康安全,值得应用。
关键词: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模式;初产妇;产后抑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特地区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期间初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45例,实验组中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8.2±3.2)岁,其中急诊剖宫产10例,计划性剖宫产26例,阴道试产9例。对照组中年龄(19-35)岁,平均年龄(29.5±3.3)岁,其中急诊剖宫产11例,计划性剖宫产26例,阴道试产8例。两组在基本资料的比较上,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所有初产妇均意识均清楚;均有健全的家庭功能,丈夫陪同;均认知精神正常;均自愿参与实验,并且已经签订自愿治疗协议书。
1.3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排除产前抑郁症者;排除高危产妇,如前置胎盘所致早产;排除怀疑为极低体重儿。
1.4方法
1.4.1对照组
45例对照组初产妇依据常规的方法展开护理,按照分娩的方式,选取适当的护理路径,尤其是针对急诊剖宫产就需要组织急诊护理,完善术前准备,贯彻好术后护理模式,针对计划性剖宫产、阴道试产,则需要应用相应的路径处理。
1.4.2实验组
45例实验组初产妇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小组护士均展开相关的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来进行管理,主要涉及了:(一)以家庭为中心的住院环境:将病房环境有效的展开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最大程度上保证家庭化,构建一个优良的家庭氛围,将病房环境和产妇家庭环境中的区别有效的缩短,比如应用粉红色粉刷、装饰墙壁,也需要依据产妇的实际喜好程度,来装饰病房等。
1.5观察指标
产后第1d、出院前、产后第42d,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13分就能够当作产后抑郁症,评分和抑郁症严重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典型的症状包括了思维迟缓、情绪低落、意志活动消除等,轻者主要是心情悲伤压抑,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一般会失去生活自理水平与照料婴儿的水平等,严重的抑郁症所造成攻击行为,涉及了伤害他人、自伤、破坏物品等。
1.6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择SSP16.0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通过t进行检验。
2结果
2.1两组抑郁症、攻击行为出现情况的比较
实验组产后第1d、出院前、产后第42d抑郁症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产后3个月内实验组攻击行为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1。
3讨论
现如今,一般的观点就是认为产后抑郁和社会、心理以及内分泌等多类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优化与发展,产科护理也逐渐向“以患者为中心”、“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在产科中大力的融入了“以人为本”的个性化、人性化护理模式,获得了产妇及其家属的普遍肯定。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后第1d、出院前、产后第42d抑郁症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产后3个月内实验组攻击行为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后第1d、出院前、产后第42dEPDS评分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产妇在出院前EPDS评分大于产后第1d,对照组产后第42d大于出院前,两组产后3个月小于后第4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相关的研究报道数据吻合。
综上所述,在初产妇的产后护理中,相比于常规的护理路径来说,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有效降低抑郁症发生率、攻击行为发生率,确保产妇与新生儿的健康安全,值得进一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梁文化,杜娟,徐来,等.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2):304-306.
[2]任婷,陈洁,王循红,等.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3):479-481.